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马英九一中各表 中共理解不附和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能否坚定地恪守一中原则,一直是两岸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曾经闹出「台独选项」、马修路线、中国国民党改名等风波之后,马英九关于一中的一言一行都备受注目。近日马英九接受CNN专访,主持人问:你承认一中原则吗?这一问,又勾起了两岸的好奇。 

  马英九是如何回答呢?他说,「我们接受一中原则,但两边(大陆与台湾)有权对『一中』的内容做出不同的解释。我们把『一中』解释作『中华民国』」。马英九的回答,其实就是重申过去他一直坚持的「一中各表」的意思,堪称为可圈可点。 

  我们认为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肯定马英九的回答,从多年来的马英九的讲话中,我们很清楚马英九是具有一个中国观的人。最能够体现他的一中原则的观点当是「五不、五要」新思维。 

  「五不」:第一,台湾不会宣布独立;第二不会变更「国旗国号」;第三,不会在宪法列入「国与国」的特殊关系;第四,不会制造统独麻烦;第五,不会废除国统会的争议。「五要」:第一,在一个中国原则之下,两岸不要彼此否定对方存在,同时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展开对话;第二,与大陆以和平基础展开谈判,以避免双方的武器竞争;第三,两岸应该建立共同市场,推动直航,帮助台湾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第四,要增加台湾的国际参与,也希望大陆不要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第五,两岸应该加强文化交流。

  作为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有这样的大局观,有反对台独、维护一中的决心,值得高度肯定。 

  最大的问题出在「各表」,「各表」之下,一中会否受到严重的扭曲?成为两个极端?或者完全模糊化?甚至为台独势力所利用?这是中共最担心的。当然,所担心的不是在马英九身上,所担心的是台湾的不认同一中的政治力量。我们相信,在过去国民党完全执政的时候,特别是一中原则基本不成问题、没有实质争议的时候,中共未必不同意两岸「一中各表」。现在,在台独政党执政的日子,在台独政权「去中国化」的时代,在国民党未有完全走出迷局的时候,谈论「一中各表」实在是过于奢侈、不切实际的政治话题,多说不如少说。 

  我们也要看到,马英九与中共之间也存在着沟壑的,这一条沟壑就是「各表」二字。马英九承认「九二共识」,但将其内容解读为「一中各表」;马英九要加强两岸关系,但他的大陆政策之一是推动大陆所谓的民主化,谋求「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当然是中共不愿意看到的,马英九也不可能做到的。 

  去年4月16日,国民党发布新闻稿,对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连胡会提出四项建议,所展现的务实态度表示肯定。但是由马英九字字句句斟酌的新闻稿指出:胡锦涛特别强调「九二共识」的精神就是「求同存异」,这点正是「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也就是「一中各表」。换言之「求同 / 一中、存异 / 各表」,正是「九二共识」的精髓所在。对台湾而言,只要政府能运用智慧,充分掌握求同存异的精神,就可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之上,顺利化解两岸僵局,进行对话与谈判。

  实在来说,胡锦涛的求同存异不是什么「一中各表」的意思,马英九的领会是不准确的。但由此可见,马英九对「一中各表」的坚持是十分固执的。马英九这样考虑问题,主要原因不外乎是:一,马英九对于国民党的一中立场的传承,是很坚定的。二,马英九预留与台湾更广泛的民众打交道的空间。三,马英九对民进党设下了阻挡抹红战术的防火墙。四,马英九希望两岸留下合理的政治回旋空间。五,马英九为未来执政打下理论基础。六,马英九有可能理解的角度实在是不同。 

  我们理解,在现阶段,马英九的「一中各表」未必是最好的表述方式,只能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但是,中共对马英九的要求是,只要能够坚持一中原则、反对台独,就好。日前,海协副会长张铭清表示:马英九反「台独」,认同「九二共识」,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从张铭清的讲话可知,中共对马英九能够坚持一中原则,仍是信任的。 

  因此,中共对马英九的「一中各表」虽然不会附和,不会讨论,但是可以理解。中共与马英九之间不会因此发生冲突。 

  目前,国共之间的头等大事,是如何形成合力,遏制法理台独。马英九曾表示,国民党是台湾目前最大的反对党,要捍卫现有的「宪法」不被更动,因为现在的「宪法」是以一个中国为基础所建立的「宪法」。马英九与中共之间,在反对法理台独方面,有一致的目标,没有「各表」的空间。

  

  2007年2月4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