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谢长廷以老子之道论两岸,有意思



  谢长廷的大陆政策呼之欲出,相信经过美日之行,汇报之后,即可推出。日来,谢长廷已经开始放风,陆续透露有关政策思考的内容。谢长廷日前向国际媒体说明其两岸政策主张,竟引用了老子的话,很有意思。 

  谢长廷引用老子道德经「无有入无间」的说法宣称,中国大陆如果能够拥有「无有」台湾的心态,采取开放的态度与想法,两岸关系才有发展的可能。 

  要弄清楚谢长廷的意思,首先要读懂老子的话,不然就会玄之又玄,高深莫测。正如历史评价的一样,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内涵丰富的哲学著作,它贯穿历史数千年,流传至今,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谢长廷借用老子的哲学思维来应对两岸关系,可见其哲学功力不比一般。 

  老子在《道德经》中是这样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按照白话文翻译就是:「天下之至柔者,可左右天下至坚强之事物。无形无状者,可深入于似无间隙的事物之中。我因此而知晓顺应当然的无主观妄为之有益。用客观实际现身说法的不言之教,顺应客观当然的无主观妄为之益,天下很少有人能实行和得到。」 

  由是观之,谢长廷的「无有入无间」,有是的一方面,也有非的一方面。一,是的一方面:大陆采取开放的政策,两岸高度融合,是至柔。长期激化的两岸矛盾因此得到缓和,是至坚被至柔左右。二,非的一方面:「无有」不是没有,「无有」是指无形无状者,可以看作是精神、是意志、是象征。大陆认定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样的理念,也是「无有」的最高内涵。 

  如果按照谢长廷的说法,大陆完全放弃对两岸统一的理念,完全放弃对台独的阻遏,完全把台湾从中国范畴推出去,这就是高度肯定的「无有」,如是,台湾给予回报,大力发展两岸关系。说到底,不就是「一边一国」吗?恐怕这样的「无有」,终将是乌有!完全是政治幻想。 

  老子还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按照解释,老子在此中的「无」不是絶对的空无,而是未显现为有形有象具体之物前的状态;是一个由未显现之物至显现之物的演化过程,也是一个由旧形态至新形态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由旧事物至新事物的发展过程。天地万物,始于无而后生,始于微而后成;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而且物种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变异。进化与演化,自古固存,生生不息。哲学家黑格尔说:「在道家以及中国的佛教徒看来,絶对的原则、一切事物的起源、最后者、最高者乃是『无』。这种『无』并不是人们通常说的无或无物,而乃是被认作远离一切观念、一切物件,也就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的、抽象的统一。因此这『无』同时也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所叫做的本质。」 

  谢长廷挑战马英九要以九二共识为谈判前提的说法,他宣称,九二共识在台湾是有争议的,陈水扁及「陆委会」都说没有这项共识,「我认为这不重要,但态度很重要」,若有意协商,即使没有九二共识也可进行,但大陆方面也没有承认有九二共识。 

  如果这是谢长廷的真实主张,那么,就是违反两岸关系的本质,把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视为无物,如此状态下的两岸关系政策,不可能推动两岸关系的演进。如果谢长廷不是故意说说的,而是一心以为可以这样做的,那就错得离谱了。 

  所以,谢长廷把两岸关系看作的「无」,如果是没有的解读,那就大错特错了,其两岸关系政策必入误区。初步看来:谢长廷两岸政策思路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务虚为主,务实为辅。二,以峙为主,以和为辅。三,极端为主,理性为辅。四,以谋为主,以形为辅。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有入无间。老子的这两句话重合在一起,这才是谢长廷应该重视的。两岸关系的前途,需要谢长廷思考,如何认清本质,务实推动,使两岸关系进入到最佳的和谐状态,这才是对老子思想的真正理解! 

  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套用到两岸关系中,可否这样比喻?两岸一体,一体两面,两岸关系需要新的思维,新的思维将推动两岸关系的蓬勃发展。不论是马英九或者谢长廷,谁能够推出新的思维,谁就是最大的赢家!这才是真正的有意思、够意思!

  

  2007年6月13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