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扁谢就要过招了,谁钳制谁?



  陈水扁日前召见「四大天王」时,劈头第一句就说,「陈水扁不会跛脚」。当时谢长廷听到这句话,心里会不会一缩?因为这句话份量之重,针对性之强,谢长廷掂量得出来,感觉得出来。扁谢之间即将过招,恶劣程度,不要低估。 

  扁谢之间的斗争焦点,还是緑营的领道权之争。谁来真正主道或控制2008年大选?扁谢之争,问题核心在此。 

  照理来说,谢长廷要代表民进党出战,要延续民进党执政的生命,任务重大,理应交由谢长廷把握战船的舵。但是,陈水扁的如意算盘是:舵还是自己来掌握,谢长廷就站在船头与敌方厮杀吧。陈水扁这样的企图,目的何在是不用详细分析的了,一句私利、一句极端思维,来概括之足矣。 

  陈水扁日前强调,他是协助的角色、配合者的角色、整合者的角色。这是陈水扁在选后讲的第一段话,可圈可点。协助、配合到整合,无所不包,没有给谢长廷留下多少空间,其实就是包办代替的意思。在緑营领道权上,陈水扁絶对不会放手。 

  陈水扁又说,「总统府」不会就此关门,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做,他的角色扮演,「是一日不可缺,也不可中断的」。这句话就讲的更加明白了,在2008年选举结果出来之前,谢长廷休想让扁放弃领道权!连想都甭想! 

  如此一来,陈水扁迅速在扁谢之间划定了位置。一,扁是至尊,谢不可以挑战权威。二,谢必须接受扁的安排,听从扁的指挥。三,扁是头脑,谢是躯干,絶对不容许异变为双头鹰。四,扁规谢随,扁的路线,谢不得偏斜。 

  按照谢长廷的个性,对于这样的扁谢关系是不屑一顾的,不可能屈从。在5月7日的中评社社评中,本评论员认为:出线后的谢长廷与陈水扁的关系将会如何呢?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有几点可以推测的:一,谢长廷不会心甘情愿成为陈水扁的傀儡。陈水扁很难扯得动谢长廷身后的绳子,扁谢互动将状况百出。二,陈水扁的精神领袖的地位未必能够奠定,未必容易凌驾民进党头上了。三,谢长廷夺取2008年大位的可能性越大,陈水扁甘为谢的附庸的可能性就越大。 

  两股道上的车。彼此要争权,如何对弈?必须各出各的恶招! 

  陈水扁的招,实力大,道理大,谢长廷未必有能力挣脱,不可不重视: 

  一,陈水扁要为谢长廷选配听自己话的副手,扁最属意是苏贞昌。民进党「总统」初选结果揭晓后,陈水扁立即在官邸先后与苏贞昌、谢长廷会面。陈水扁与谢长廷会谈过程中触及副手问题,并传出陈水扁属意「谢苏配」。只要谢苏能配,谢就会被绑死。就算最后撮成「谢游配」,扁也有可能与游重释心结,再次联手制谢。 

  二,陈水扁用更加极端的台独意识形态刺激两岸关系、美台关系,营造深緑危机感,牢牢抓住深緑核心力量,在这一板块,采取排谢手法,让谢滑得站不住脚。两岸关系、美台关系是陈水扁牢牢控制的,在选举中谢长廷说了不算,难于置嘴。更何况,随着李登辉的淡出,对台独精神领袖的位置陈水扁非争不可。所以,面对深緑政治势力的压力,谢摆不脱扁。 

  三,陈水扁一定会继续制造蓝緑对峙的更大危机,在打马英九方面不余遗力。谢必须跟从,什么「和解共生」之类的违背陈水扁的理念,提都提不出来,逼使谢长廷不能不屈从在扁的威风下。陈水扁对谢长廷说,不要把对手当成软脚虾,国民党还是很强的政党,马英九还是很强的对手,接下来将近10个月的挑战与竞争,絶对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话中深意,不简单。 

  四,陈水扁毕竟控制最大的政治资源,如果苏贞昌不能当谢的助手,也不离开「行政院长」职务,其行政资源也在扁的手中。谢要在2008年大选胜出,不先向扁苏弯腰,是不可以想像的。陈水扁表示,谢长廷过去帮陈水扁抬轿,现在陈水扁要帮谢长廷抬轿,长扁合作打赢明年选战。看来,不管谢如何想的,扁已经当仁不让地在做自己的政治安排。 

  谢长廷日前参加完民进党临时中执会后表示,「副手这件事,不用这么急」。一句话,透露出了他的心思。作为一个有重大企图,有相当能力,一心一意要在2008年大选中战胜对手,夺得大位的人来说,此时此刻,考虑最多的,是自己,是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政治能力。屈居在扁的脚下,不是谢的个性,这是他与苏贞昌政治个性的最大不同。因此,决定了扁谢之间,必有过招。 

  从几次选举来看。谢长廷最擅长的是利用外力。中国拳术与西洋拳术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借力打力,是西洋缺乏的,西洋的拳击,一拳就是一拳,直统统地,每一丝力气都是自己的。中国的拳术,在闪挪跳的过程中,顺便搭一把手,就让对方倒在地上,让对方被自己的力量击倒。谢长廷是中国拳术的高手。那么,谢长廷会如何借力与扁过招呢?

  一,谢长廷要借党内的民意下手制衡陈水扁。今次谢长廷能够胜出,其中一大原因是民进党的党员民意对陈水扁企图控制驾驭初选不满,引起反弹。这股力量不会消失,在今后会有新的变化,新的发展,谢长廷不会不加以引道龢利用的。 

  二,谢长廷一定会加快催生「西瓜偎大边」的政治效应。不管陈水扁有如何大的本事,毕竟已经开始跛脚了,而且一天比一天跛脚的快。正如中国的民间说法,一个人的衰老是从脚开始的。从政治生命来看,陈水扁垂垂老矣!这样的人,追随者一定会越来越少。而谢长廷恰恰相反,脚骨可能越来越硬,各种政治力量最后都会在他身上下注。这就是形势比人强。 

  三,谢长廷对陈水扁一家的安全具有重要性,扁不敢不配合谢。中国时报的社论指出:不讳言,扁长之间的权力过渡,优势是站在谢长廷这一边的,扁长二人政治生命纠葛长达20年,如果前20年谢长廷必须委屈求全,屈居下风;则未来情势势必逆转,因为,一旦谢长廷未能当选「总统」,陈水扁一家将因「国务费」案而面临相当不确定的命运,陈水扁絶对承受不起因为内争、而道致谢长廷落选的代价。这是扁长交锋时,谢长廷一项很大的优势。 

  我们相信,扁谢最直接、最严重、最难调和的冲突,将发生在两岸关系政策上,因为:一,扁不会放弃主道权。二,谢急迫需要新的论述。三,扁的极端思维与谢的温和思考水火不容。 

  中国时报社论说,而耐人寻味的地方就在于,陈水扁过去可以假「国安会」之手,来主道行政部门的两岸政策,但未来担任民进党「总统」候选人的谢长廷,在提出其两岸政策时,能有多少自主性呢?如果其主张和「国安会」、或扁所坚持的政策不同时,民进党将如何因应,这样的矛盾将很快出现,毕竟,担心跛脚的陈水扁有意以极独政策来保位,但是一心要争取大位的谢长廷,却必须提出弹性的两岸政策主张,来吸引中间选票。 

  然而,饱经台湾经济停滞不前之苦、饱受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之祸的台湾广大民意,是殷切期盼马或谢能够在两岸关系上,特别是在两岸经贸关系上做出新的开放措施来的。谢如果把握到了民意的脉搏,扁又如何钳制得了? 

  台湾经济日报社评指出,至于谢长廷,原本我们可以同样期待他在两岸政策上能大开大阖,为沉郁7年的台湾打开新局面,其「和解共生」、「宪法一中」的主张,已充分显示这个方向。但在这一场腥风血雨、逆势求生的初选大战中,他被迫放弃「宪法一中」的立场,又不得不借「偏独」的党内势力与对手做殊死战,因而未来的方向是否偏移,不得而知。不过,既然打破两岸之间的壁垒、改善双方经贸互动与合作互补,乃是目前打开台湾经济困局、再造经济生机的不二法门,聪明的谢长廷,为求赢得「总统大选」,更为求建立不世功业,这个方向应是唯一的选择。 

  说到底,扁谢之间的关系,最终是相互利用、相互钳制的关系,谁也摆脱不了谁。但是,高低一定会有的。如果谢长廷站得低,就要甘当陈水扁的傀儡,服服帖帖地在陈水扁手底下演戏。如果谢长廷要站得高,就要借力打力、借势而上,另择符合民意的道路而行。今天谢长廷正站在民进党的十字路口,且看他如何选择。

  

  2007年5月9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