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如果苏贞昌出线 泛緑走势将如何



  民进党内「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初选即将有结果。如果没有特别的意外发生,将与大家意料中的一样,候选人苏贞昌力除群雄,独占鳌头。那么,在候选人出线之后,苏贞昌、民进党及泛緑阵营将会面对怎样的一个迅速变化的政治局面呢?将有何特别的走势呢?

  第一个方面:所谓的「四大天王」内斗一定会放缓,在大势已去的情形下,另外3个人将加速夺取剩下的其他政治位子。因此,民进党也不可能发生分裂。当然,所谓的「四大天王」的心结是再也难解开的了,他们之间的别扭会一直闹下去,心理的不平衡时时会发作,但是无碍苏贞昌全力投入2008年的选举。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潘锡堂为中国评论通讯社撰写的评论中指出:吾人并不认为此次内斗炽烈将会造成民进党的分裂,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未获得民进党内提名而径自出走独立参选者,仍将一如既往地背负分裂党的罪名而难逃饱受党内严厉批判及遭到原支持者的唾弃的命运;第二,扁为了选后「保平安」不致被「秋后算帐」,一定会竭尽所能「乔」出一组最有胜算机会的民进党「总统」候选人,以求胜选并保障扁的利益。潘教授之观点,我们深以为然。 

  第二个方面:苏贞昌不太可能在意识形态及政策思路方面另起炉灶,但又不太可能跟在陈水扁后面亦步亦趋,所以,中和的、多层的、适合各种民进党力量口味的妥协性策略是苏贞昌必须奉行的。与此同时,用极端台独的思维来刺激民意、凝聚力量,是苏贞昌不敢背离的。可以预测:尊扁、促独、伐统、毁蓝,是苏贞昌在大选前与大选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与立场。 

  苏贞昌不久前接受中央社专访时指出,谢长廷的「宪法一中」说法,让很多民进党支持者搞不清楚和感到担心。「宪法一中」应先讲清楚,初选过后如果要乔,要先乔这个,也才跟马英九有区隔,「否则民进党的人选和马英九无法区隔」。民进党推出的领道人,不能在「一中」问题和国民党没有区隔,会相当麻烦。苏贞昌说,谢长廷在2000年提出「宪法一中」、「一国两市」,明知道民进党、陈水扁都反对,还表达赞成立场;现在到了选举,才讲当年是错的,他是要修宪,这个差距太大。从苏贞昌这一番话,可知其为达到目的,是敢于操弄台独意识形态,敢下重手的。 

  第三个方面:民进党及泛緑阵营将掀起尊扁潮。今次民进党的初选,控制权完全在陈水扁手中。陈水扁借此一役,翻云覆雨,唯权力是图,斩获甚丰,达到了三个目的:一,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延续了自己的理念。二,登上了精神领袖的台阶,完全凌驾在民进党之上。三,获得了緑营民意最大程度的附和。苏贞昌不会挑衅陈水扁在这三个方面的成果,反而会小心翼翼地维护之。 

  联合报社论很精辟,社论指出,陈水扁是民进党的大罪人。民进党若任他透过操控「总统」初选而再次肯定及巩固了这名大罪人,那将是民进党的大悲剧,亦是台湾的大灾难。唯有设法摆脱陈水扁对「总统」初选的操控,民进党始有维新再造的可能。但可笑的是,去年主张「弃扁保党」的新潮流,如今竟与陈水扁共同支持苏贞昌;「改革派」变成了「保皇派」。相对而言,去年主张「挺扁保党」的游锡堃,却成了初选的边缘人;「保皇派」已被陈水扁弃若敝屣。可见,陈水扁并不顾惜路线及流派的问题,而只是不择手段地欲维持对民进党的操控地位而已。利用完了游锡堃,如今又回到了「新苏联」。 

  第四个方面:言行极端的台独意识将空前泛滥,一系列打击国民党、马英九、冲击两岸关系的更加具体措施将出笼。因为有三大需求:一,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整合内部力量,防止分裂和不团结的趋势蔓延,危及阵营安全。二,为了在2008年确保延续政权的需要。三,陈水扁必须按着苏贞昌的牛头饮水,让苏贞昌服服帖帖地跟着自己走。 

  陈水扁日前在电视台宣称,为了让台湾能够走出去,今年他很坚定地第一次以「总统」的名义写信给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提出以台湾名义申请成为WHO的会员国,但是对方不但没有任何交待,还在三更半夜时将信「偷偷」塞在台湾在日内瓦办事处的门缝内,「很过份」、「瞧不起台湾」。陈水扁这番情绪性极强的话是负责任的吗?堂堂的WHO有何可能、有何必要在三更半夜时将信「偷偷」塞在台湾在日内瓦办事处的门缝内?从去蒋化、去中国化等言行看来,陈水扁没有什么不敢说不敢做的。相信在今后的日子,这样的煽情的言行,苏贞昌也少不了要说的。 

  第五个方面:苏贞昌利用职权,全面实施政策买票的选举策略,必将刺激选情恶化,逼使蓝緑对峙加剧,2008年大选形势不妙,如果危机发生,主要责任在民进党。2008年大选,民进党要打一场不对等的选战,要用最大的行政资源来进行选举博弈。资金困乏的国民党将完全处于下风。 

  陈水扁日前在高雄宣布,「立法院」如果在七月不能通过人民「年金法」,行政部门应马上提案将老农津贴加码到每月6000元。同一天,苏贞昌在嘉南地区赶场拚初选,也在一天内就送出了超过260亿元的所谓「建设红包」。台湾联合报愤怒地批评说:台湾整体的财政情况则已陷入各级政府累积债务达4.2兆元的窘况,若按照学界采行的国际定义及包括隐藏债务来估算,更是远远超过了「国有财产」总值的规模。这样一个负债累累的政府,如今有什么资格谈减税?有什么资格加码老农津贴?更有什么能力开办「国民年金」?但是,「行政院」院长却仍然乱掷行政资源,到处发选举红包,难道不是「台湾之耻」? 

  对这一点,连其他「天王」都怒火填膺。中央社报导,民进党三位「总统」初选参选人吕秀莲、游锡堃、谢长廷27日发表联合声明,批评另一位「总统」参选人苏贞昌滥用行政资源,换取执政县市长支持。 

  对付党内同志尚敢赶尽杀絶,对付异党呢?岂能手下留情!苏贞昌正是凭着这股狠劲,脱颖而出。 

  今日之苏贞昌,非昔日之苏贞昌,什么「苏修路线」,都已是黄花。一个不同于陈水扁,但是又相似陈水扁的民进党政治人物,是不是已经诞生?也许需要继续的观察。

  

  2007年5月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