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民进党力推「迁都」 国民党麻木



  民进党为了赢得选举,已经不管不顾,只要有一点价值的,不管对错,都要拿出来炒作,所谓的「迁都」就是一件极之荒谬的事。但是,民进党炒得津津有味,煞有介事。 

  日前有消息说,台「总统府」和「行政院」继续推动正名,让緑营「立委」士气大振,中南部的「立委」再接再厉,积极推动迁都公投连署,已经到达5-6万人,接近第一阶段8万人的门槛,不过迁都花费的金额「立委」粗估要100亿美金,约台币3千亿以上,耗费相当庞大。要迁到哪,还没有共识。这则消息表明,民进党推动「迁都」的事,已经初具眉目,不完全是说说而已。 

  回顾「迁都」的始作俑者,吕秀莲算是一个。2002年3月17日,吕秀莲就说,台湾「首都」长期设在台北市并不合适,她个人支持迁「都」,但要迁「都」到何处,还有待各界广泛讨论,以形成共识。2005年8月,吕秀莲更公开建议考虑「迁都」或「双国都」设计,一个在北部,一个在中部或南部。但是,对吕秀莲的「迁都」说,台湾各界长期来回应者寥寥。直到最近,民进党忽然如获至宝,把这个冷门话题紧紧抱进了怀中。 

  台湾要把行政中心搬到哪里,本来不必多置一词,因为搬到哪里说明不了什么。有利必有弊。 

  台湾《联合报》的评论表示,民进党又扯起「迁都」话题,显示陈水扁及民进党已经意识到在北部颇不得民心。民进党面对此一困境,或许有两种对策。第一种对策是反躬自省,收拾民心,全力修补民进党在北部的人望;第二种对策,则是放弃北部民意,否定北部民意,甚至「迁都」中南部,落荒而逃。「迁都公投」之议,正是第二种对策。这篇社论看得不可谓不透彻。 

  但是,「迁都」算是民进党推动法理台独的重要一招吗?如果算,那么就显示出民进党已经无招可用。台湾,不好意思地说,只不过是弹丸之地而已,北边喊一嗓子,南边听得清清楚楚。需要花费如此之多的民脂民膏搞什么「迁都」吗?除了借此煽动政治议题,强化族群矛盾,挑动南北对峙,还能有什么其他目的呢? 

  还有一个重大目的,就是借「迁都」话题为台独公投制造话题,催升温度,创造机会。 

  今年1月2日中午,民进党老牌「台独」分子,号称「蔡公投」的蔡同荣带领大约20名緑营「立委」前往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领取「公民投票提案表」,从而拉开了「迁都中南部」提案的「公投」连署程式。蔡同荣表示,他推动的「迁都中南部」提案,目前正通过「立法院」提案与「公民投票」连署双重管道争取民意支持,获取多数民众共识,也希望今年能顺利迈过「公投」连署门槛,让这项「公投案」能与年底「立委」选举合并举行。看,说穿了,民进党之意,就是为了「公投」! 

  「迁都」对民进党来说,是对己极其不利、极其险恶的招数。一,完全丢失北部重镇,放弃最重要的台湾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方面面的中心。二,民进党政府躲进小楼成一统,政治影响力加速边缘化。三,北部民众逆反心态更重,南北分裂局势形成,民进党能夺得政权,未必能夺得民心。四,道致台湾的政治经济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更加疏远。 

  如此重弊之下,民进党非炒作「迁都」不可,可以得知,「迁都」议题是民进党担忧在2008年的选举中失利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刺激方式。须知,夺取政权是民进党的唯一,没有政权就没有民进党。所以,夺取政权后台湾会乱成什么样子,不是民进党所担心的。 

  从轻言「迁都」,制造重大扰民事件来看,民进党的确不是成熟的执政党,至今还是在野心态。民进党没有「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玩弄的是「民为我用」的执政手段。 

  目前有人被民进党吓破了胆,总觉得民进党了不起,懂选举,会炒作,国民党未必是对手。其实细细观察其「迁都」之议,可知民进党不过如此耳耳,花拳绣腿,看得人们眼花缭乱,只要定睛,当能发现破绽百出。 

  可惜的是,国民党对民进党的「迁都」议题听之任之,完全没有对策,对于如此困扰民众、妨害千千万万民众生活的大事没有采取积极反对的态度,没有全面进行舆论围堵,没有充分说理,没有加以批判,没有高度警惕「迁都」之议在选举政治中的恶劣影响,堪称为麻木不仁。

  

  2007年3月5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