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六个「更加」与中国前途



  国家主席胡锦涛昨天出席第七届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发表讲话,他在谈及中国的发展目标时,一口气用了六个「更加」,这六个「更加」,表述了中国甩掉经济「拉美化」威胁的决心,描绘出了中国发展的前途,值得重视。 

  六个「更加」是什么?胡锦涛主席说:「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敎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六个「更加」并非空洞口号,其有经济实力的依托。胡锦涛主席表示,中国准备再用15年时间,把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4万亿美元,人均提高到3000美元左右。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3000美元的GDP,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发展的重大超越。 

  今后的15年左右,正是胡锦涛主席主政的重要时期,作为国家的掌舵人,他的理想是什么?他的追求是什么?这是海内外都希望瞭解的。从胡锦涛主席的各种言论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与历代领道人一样,国家民族的振兴,是孜孜不倦的最大追求。而六个「更加」,是需要胡锦涛主席亲自推动的中国突破重大障碍才能实现的重要的目标。 

  六个「更加」、15年、4万亿美元,这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这是中国完全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经纬线,编织之下,就是动人心弦的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只要登上了这一级台阶,中国就完全有能力攀登更高的阶梯。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相信,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就进入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有可能发展,也有可能陷入「拉美化」的停滞局面。中国目前正处在这样的一个阶段。西方国家已经在关注中国的走势,甚至有人急不可耐地发表中国可能是下一个巴西的结论。中国的问题有特殊性,不可能与拉美完全相同。但是,预防「拉美化」问题在中国发生,是不可忽视的。 

  胡锦涛主席对此非常重视,早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时,就反复问,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怎么办?现在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讨论中,可知已经明了了对策。胡锦涛主席的六个「更加」和GDP人均3000美元,就是跨越「拉美化」威胁后的中国发展新局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5年之后:中国的财富在国家与人民之中,而非在什么特殊利益集团之手;城市中产阶级人数大量增长,超过了所谓在15%至20%人口中徘徊的不发展线;农村问题进一步解决,社会在共同富裕上大大前进一步,摆脱了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现代化的局限。如果实现了这样的目标,中国将彻底地甩掉所谓「拉美化」的威胁,突破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就可以向人均5000美元、甚至人均10000美元进发。 

  胡锦涛主席的六个「更加」,是顺应中国主流民意的,正是中国人民当前的最大期盼。

  

  2005年10月1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