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城镇化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步伐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请同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敎授讲解城镇化问题。胡锦涛在主持时发表了讲话,强调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由此可知,在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制定中,如何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仍然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要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如何真正有效地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三农问题也有显着改善,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初步的解决。局部地区的农民已经富裕起来了,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区域,农民比城市人还要富裕。但是从整体来看,农民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薄弱的。 

  所以,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城镇化建设,成了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中国期望,今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标志,是城镇化。城镇化,是解决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的主要方法。 

  事实确实如此,以广东以及珠江三角洲为例,城乡差别消失在城镇化建设中。70年代后期,广东全省只有10座城市,现在特大城市有6个,大城市有9个,中等城市有16个,在这些城市周围,是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深圳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全部农民洗脚上田。根据统计,现在广东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并计划在2010年,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50%,珠江三角洲达到70%。 

  现在的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群。已经拥有建制镇近400个,城镇平均距离仅9?郾8公里,初步形成了国际特大都市连绵区雏形。珠江三角洲农民因此得到的富裕,令世界刮目相看。 

  类似珠江三角洲的区域还有很多,比如长江三角洲区域,城镇化更是首屈一指。而环渤海经济圈、大长沙经济圈、西安经济带、成渝经济圈、东北城市群等等的兴起,意义重大。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镇化的建设将出现突飞猛进的趋势。再经过30到50年左右的发展,农村人口将大量转移到城镇之中,农民问题有望得到基本的解决。我们有一个值得参考的数字:1978到2000年,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63个,建制镇由2173个发展到20312个,市镇总人口由1?郾7亿发展到4?郾56亿,占从全国总人口的17?郾9%提高到36?郾1%。 

  这个了不起的成就,用了22年完成,如果再用两个22年,科学地、平衡地、和谐地、节约地、高效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国的农村将会起到什么样的重大变化?中国的农民将会获得什么样的富裕?中国的农业将会得到什么样的进步?毫无疑问,一个真正的共同富裕的中国将展现在世界面前!

  

  2005年10月3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