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全球祭孔 意义非凡



  全球首次联合祭孔,如此意义非凡的活动就在昨天举行。据报导,昨天是孔子诞辰2556年,以中国曲阜孔庙为主祭场,34个国家和地区首次联合同祭孔圣先哲。对此活动,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孔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敎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评论称孔子为中国人的永生灵魂,已溶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非常形象,非常贴切。但是,孔子并非仅仅属于中国人的,他也是世界的孔子,他的学说,至今仍可作为国际社会的济世良方。 

  我们知道,孔子思想学说内涵丰富,其中礼、仁、中庸、敎与学是重要内容。如果我们把他的思想学说精华与当今世界联系起来,一定会惊叹,孔子已经为2500多年后的国际社会开出了治理良方。试简单举例言之。 

  礼,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范畴。孔子认为,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但还要靠外在的礼节仪式来体现。当今国际社会,正是国际规矩在不断遭受破坏,又在不断的努力建设之中,需要发扬礼的精神,需要重整礼的规矩。 

  仁,是「爱人」,既是每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内涵极之丰富。孔子在进一步的阐述时说道:「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是:恭、宽、信、敏、惠。当今国际社会中,一些所谓的强国,所缺乏的正是五者,缺乏仁政,所以世界的动荡在所难免。请注意,孔子在仁德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同」社会理想。很惭愧,今天的国际社会,离「大同」仍然遥遥无期。 

  中庸,是「中」与「和」,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和为贵」。不必作任何修改补充,就可以直接为国际社会采用。当前中国外交政策的精髓,也尽在此中。如果不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西方宗敎与伊斯兰宗敎,永远水火难容,冲突不止,世界动荡,不得安宁。 

  敎与学也是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无需详述。孔子在中国,再次得到重视,在世界,也将获得更崇高的地位。我们深深为之高兴。而孔子的再生,不是在神坛上,不是在历史中。他的思想精华,至今还可以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服务,为世界重新构建安定、安全的新秩序服务,孔子思想之伟大,由此可见一斑。 

  在21世纪,全球必然掀起学习汉语的浪潮,文以载道,孔子的思想学说,将为世界各国更加深入地认识,更加全面地接受。儒家思想,一定会融入世界的主流思想中,影响世界的历史新进程。

  

  2005年9月29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