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有能力实施「富邻」外交吗?



    中国当前正在加快推进「富邻」外交。实际上,中国是把「睦邻」、「安邻」与「富邻」作为周边外交的主要内容一起提出来的,三者不可缺一。但是,三者又有各自的内涵,在「睦邻」与「安邻」都基本落实到位的时候,「富邻」就格外重要了。中国有能力做到「富邻」吗?中国要如何才能做到「富邻」? 

  「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政策,是在中共十六大确定的「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重要方针的具体化表述,最早见于温家宝总理2003年10月参加在印尼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领道人会议上进行具体阐述的。此后,国家主席胡锦涛等所有领道人及中国外交部门,处理周边国家关系时,言必称之。可以说,中国的睦邻外交获得了新的内涵,「睦邻、安邻、富邻」是中国的既定外交策略。 

  「睦邻」、「安邻」都很容易理解,何谓「富邻」呢,也不难理解,但要具体掌握其丰富的内容,却不是非常容易的,反而容易望文生义,也容易混淆概念。「富邻」,基本的内容应该是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一个双赢的构思。不是所谓的「金钱外交」,更不是「援助外交」。中国的日子好过了,大家都来拿一点,如果作这样的解读,势将贻笑大方! 

  至于中国的「富邻」能力,是完全不必怀疑的。中国现在正积极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实现共同发展。这些就是中国「富邻」的锦囊妙策,就是「富邻」的能力体现。 

  「富邻」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北边最重要的有上海合作组织,通过这一区域的经济贸易的深入合作,中亚邻近中国的国家都能受益;南边最重要的当然是中国加东盟自贸区了,2010年前构成拥有17亿人口的庞大的自由贸易区,能够与欧盟自贸区、北美自贸区相提并论,三足鼎立,这对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来说,都是值得自豪的大事,都将从中大大获益;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环渤海的开发,都对邻近国家走向经济高速发展之路,大有帮助。当然,中国通过这样的区域合作,能够与邻国优势互补,在资源、市场、资金各个方面得到更多的合作,也当获益匪浅。 

  其实,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可以「富邻」,还可以「富」亚洲。胡锦涛主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中国的发展给亚洲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中国的发展与亚洲的繁荣息息相关,中国已经并将为亚洲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这是中国与亚洲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基本的思维框架。胡锦涛举过几个例子,他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和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中国每年有2000万人出境,大部分选亚洲国家和地区为旅游地。所以,胡锦涛断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亚洲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由此可窥一斑,中国领道人与中国政府,在如何才能「富邻」方面,不仅动足了脑筋,也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而且已经开始见效。与此同时,中国领道人还有足够的信心,推动亚洲与中国一同发展,一起走向富裕。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够看到「富邻」的周边外交思维的巨大威力。

  

  2005年11月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