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日首脑有会晤的必要吗?



  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脑峰会期间,中国、日本与各国的领道人齐集韩国釜山。自从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后,中日之间的高层往来已经完全断絶。所以,中日首脑有无可能在今次的峰会中进行会晤,重续关系,就成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但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已经明确表示,没有这个安排,因为不具备气氛和条件。 

  中日首脑有无会晤的必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本来不应该是问题。中日是亚洲两个大国,政治经济关系互动密切,中日关系不仅影响东亚,对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重要的。按照常理,两国领道人不仅有会晤的必要,更应该时时保持会晤的机制和会晤的热情。不仅要藉助国际会议的时机,更要礼尚往来,互相拜会。 

  但是,从具体的角度来看问题,则必须认真考虑中日首脑有无会晤必要的问题。今年以来,中国一直努力与日本政府沟通,特别是与日本的小泉首相沟通,希望在历史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希望在中日关系方面达成「君子协定」,希望中日双方恪守诺言,希望中日关系止住跌势。应该说,是抱着良好的愿望与小泉进行过会晤的,并希望两国领道人继续营造好的气氛和好的条件,以利继续会晤,改善关系。小泉对此也是有过允诺的。 

  10月17日,小泉再到靖国神社参拜,中国方面长达数月的恢复中日关系的努力终告落空。对于小泉扭曲侵略历史、美化战争罪犯以及危害两国关系的行止,中国当然要给予严正的批评。 

  日本又是如何回应的呢?我们所看到的是日本政客们一副蛮不讲理、拒不认错、还要通过靖国神社参拜问题变本加厉挑拨两国关系的劲头。试看一看这些言论:

  10月23日,原日本外相町村信孝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是保护国家利益,显示不会屈从外国压力。他还扬言,要调整外交政策,采取对华强硬的态度。 

  10月31日,新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说,虽然中国等国反对,但他本人今后亦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 

  11月13日,新任的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再次声称支持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总之,日本的政客为参拜靖国神社辩解,以「内政说」、「传统文化说」来作为推卸责任的藉口,何诚意之有? 

  这样的言论,是表示日本政客希望平息中日纠纷的解释工作吗?当然不是。这样的言论,这样的态度,无疑是火上浇油,百上加斤。脆弱的中日关系,实难承受这样的激化矛盾的言论的蹂躏。 

  中国有句古话,亡羊补牢,时犹未晚。相信日本人也懂得这种中国的哲理,甚至更懂得如何反其道而行之。亡羊不补牢且罢了,还要继续毁牢,继续损害两国间的互信。在这样的现状中,小泉又表态,要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与中国领道人会晤,实在令人怀疑其诚意,乃至怀疑其意图。 

  所以,我们认为,在日本根本不愿意补牢的状况下,中日领道人早见面不如晚见面为好,在日本意图藉助国际会议的平台,言而无信,继续动摇中日关系的基础的时候,不会晤要比会晤好。如果中日首脑要会晤,日本必须全面检讨近期的对华政策,做出反思,用实际的言行努力修补被损害的中日关系,日本会这样吗? 

  中国驻日大使王毅日前在日本媒体上撰文指出,参拜靖国神社已经让中日关系打上了死结,只有日本自行解开这个死结,纔可指望中日友好。王大使在这里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 

  

  2005年11月17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