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从赵启正讲话看中日关系的积极面



  

    北京有一个很不平常的研讨会昨天开幕,即是由中国日报社、日本言论NPO、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北京·东京论坛」,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启正在大会的讲话更是不简单。赵启正的讲话,使人重新在中日关系中找到久违的积极因素。  

  赵启正表示自己是现实主义者,也是乐观主义者,幷且预言中日关系在10年内能有明显的改善。在中日两国之间布满愁云之时,为何赵启正可以做出如此乐观、如此大胆、如此阳光的预测?论据何在?  

  赵启正在讲话中从中日的文化关系、经济关系、安全与和平的关系、民间友好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情,更在理。文化的互同、经济的互利、和平的互求、友人的互通,在赵启正眼中,都是中日关系能够得到改善的理由。赵启正的讲话,是从大处着眼,从发展着眼,从共性着眼,所以,气度很大,胸怀也很大。  

  赵启正的讲话予人深省,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如何才能看到中日关系的积极面。对中国的专家学者来说,现在成了新课题。中日关系的发展,有恶化的趋势,有冲突的危险,是悲观或者乐观?考验着中国的思想者,同样也考验着日本的思想者。  

  如果对中日关系,失去信心,完全悲观,很有可能道致中日关系继续恶化,继续下滑。积极的应对措施无法出台,挑衅和平气氛的言行却不断堆积。中日关系的危机,总有一天全面爆发。

    如果对中日关系能够看到积极面,就能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就能够找到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近些日子以来,两国之间,互相看到的非积极面太多了,厌华与厌日的情绪,在两国民间蔓延,这是非常麻烦的现象。之所以有厌,乃是悲观情绪占了上风。  

  所以,赵启正的讲话,值得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传媒人士重视。中日之间,只要找到积极的角度,就可以找到一个重新启动中日关系良性发展的战略高度。

  

  2005年8月24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