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日关系稳定不下来



  中国评论昨天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中日关系的前景及其影响」的研讨会,主讲者多为北京智库的专家学者,本人全程参加了会议,受益匪浅。尤其对专家学者们提出的,中日关系稳定的主动权更多是掌握在日本的手中的观点,深受启发。 

  近来中日之间的关系呈紧张的状态,原因复杂,絶对不是单方的问题,但是关键在哪里呢?中日双方谁的责任更大一些呢?这些问题,纠缠起来,似乎说不清楚。但是,从主动权来判断,那就明晰多了。 

  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采取了大翻案、大挑衅的做法。小泉连续4次拜祭靖国神社,完全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对中国人民的感情作出了侮辱动作。如果日本政要停止这种做法,中日关系是否就稳定多了呢?这是肯定的。 

  日本心甘情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和美国联手围堵中国,直接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尤其是美日修改防卫指针后,把军事矛头直指台湾,更是犯了中国的大忌。干预台湾问题,就是与中国公开为敌。这些作为,完全是日本主动采取的。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近来态度更趋强硬,不惜以武力解决的心态日益明显,完全把中国的劝解当作耳边风。日本出手挑起钓鱼岛军事争端的风险性大大增加。日本为何要采取进逼的动作?为何要主动卷起风险? 

  日本对东海的能源问题态度异常强硬,坚决拒絶中国提出的「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温和的、减少争执的建议,非要先划定界限,并作强行动作。与会专家学者们担心,中日在东海问题上发生擦枪走火事件。 

  所谓的掌握主动权,无非是主动出招的一种表示。在中日之间,看得出来,日本频频在出招,中国只能被动地在接招。日本出的招越来越险,越来越阴,中国却只以不变应万变。纵然中国有心要稳定中日关系,但是掌握主动的日本却没有收手的意思,中日关系如何稳定得下来? 

  中国求稳,日本求乱。中日关系的恶化状态,还没有跌至谷底,中日关系还没有稳定的基础。

  

  2005年7月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