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曾荫权的内地观需要重视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昨天宣读了他任内的第一份《施政报告》,该报告有内容,有对策,有思考,与时俱进,以民为本,值得肯定。同时在此必须指出的是,曾荫权的《施政报告》,透露了他的内地观,尤其需要重视。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份施政报告是把香港放在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坐标上,来思考香港的前途与发展的。报告中提到了最重要的立场:背靠内地,面向世界。曾荫权在如何背靠这个焦点上做足了文章。在通篇报告中,都可见切实的、可行的、与内地合作的计划与安排。 

  从《施政报告》的内容,再结合近期以来曾荫权有关内地的言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一种鲜明的内地观已经形成。概括言之,就是深入瞭解、全面合作、积极有为。 

  香港与内地分隔150多年后,留给香港的内地观一度是大香港、小内地。香港经济比内地优越,内地应该唯香港马首是瞻,曾经是香港人观念中不可动摇的信条。乃至在回归后的几年中,香港与内地的隔阂难于打破,人为藩篱阻隔两地。经过前任特首董建华的努力,在极其艰难中,打开了香港与内地的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合作大门。 

  但是,香港人面对高速发展的内地,仍然怀有深深的失落感,长期担忧内地以上海来取代香港。可以说,正确认识内地,真正重视内地发展,至今未有完全形成社会共识,还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香港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曾荫权就任后,他是如何看待香港与内地关系的?一开始,他就采取积极态度,从经济上、政治上全面出击,力求促进香港与内地的关系。不久前他率领全体立法会议员赴广州访问,获得社会舆论的广泛好评,出手不凡。在《施政报告》中,曾荫权表示要在各个方面推动与内地的全面合作。看得出来,曾荫权的内地观是正确的,是跟得上形势的。 

  我们认为,一国两制的精神不是固化的、不发展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治进步,才能使一国两制在香港得到真正的深入的落实。落后、萧条、封闭、与内地对立,不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所需要的。拒絶深入瞭解中国,拒絶全面与内地合作,甚至逢中必反,这样的内地观,对香港是无益的,对一国两制是有害的。 

  所以,我们深知,曾荫权的内地观十分可贵,作为香港的掌舵者,内地观正确,方向必然正确,香港的发展必然不会迷失前路,必然会少走弯路。香港市民从《施政报告》中,获得了信心。所以,对曾荫权的内地观,必须重视。

  

  2005年10月13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