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港经济亟需合作度难关



  广东省和香港特区,堪称为当前经济的难兄难弟,经济形势都十分严峻。双方急需开创经济合作的新模式,通过紧密合作,共度难关。 

  香港经济问题无需多说,长达数年的不景气,早已伤筋动骨,近一年多来情况好转,但是香港经济的定位问题、转型问题、持续发展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香港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得到中央政府的直接支持,市民恢复了信心,消费市道获得刺激,才能从一路的滑落中企稳,重新反弹。实际的转变,尚待努力。 

  至于广东省,当前的经济形势非常不乐观,正面临着电荒、油荒、民工荒的威胁,整体经济正在不断放缓,号称为全国工业老大哥的广东,许多经济增长指标低于长江三角洲,甚至低于全国水平。虽然说主要是因为能源、劳力短缺而引起的,但是只要一入衰退,问题就会纠缠而至,经济形势必然严峻。 

  广东与香港的合作,早已进入转型时期,从早期的前店后厂方式,要转向互相融合。但是,融合的过程非常艰苦,始终不得顺利。原因复杂,矛盾重重,有制度上的、有思想上的、有利益上的、有心态上的,各种各样的冲突。所以,粤港之间的经济关系始终没有融合起来。 

  广东与香港合作没有紧密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双方对区域经济合作的考虑不够,规划不足,对自己在泛珠江三角洲的地位、责任、义务虽然认识到了,但是功夫下得不足,措施不得力。广东提出的泛珠江三角经济区的概念,是非常明智的,如果整合得当,广东、香港必然受益无穷。可惜,香港方面一直拿不出什么更加积极有效的配合措施出来。 

  广东与香港经济合作共度难关,关键在于两地政府高层首先要诚心诚意地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仅仅是论坛不足够,应该在几个方面建立政府高层的协调机制。 

  一为建立政府统一协调机制,协调中长期规划,协调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产业发展。二为建立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协调机制,推动粤港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三为建立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共同制定旅游业的发展计划,开拓旅游大市场。四为建立共同拓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的协调机制,努力促使粤港的经济与东南亚经济在更深的层次上进行紧密合作。 

  粤港合作共度难关的对策还有很多,能否落实,端视粤港有无全面合作之心、紧密合作之意。

  

  2005年8月17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