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曾荫权需重视香港经济定位



  曾荫权正式当选行政长官,揭开了香港历史的新篇章。从选举的过程来看,香港各界对曾荫权是比较满意的,寄予厚望。今天香港各大媒体纷纷发表社论,向曾荫权提出了各种建议。本社当然也不例外,也得在向新任特首致以祝贺的同时,提出要求。 

  我们认为,曾荫权上任后,所面对的事务千头万绪,但是有一个定位是不能不把握好的,那就是经济定位。香港的经济究竟如何定位,一直是不明朗的,已经严重影响了香港的发展前途。 

  至今为止,香港通过CEPA、个人游等等措施,增强了港人信心,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兴旺,经济势头向好,颇有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似乎惯性又在起作用,又在回到过去的炒楼、炒股、赚快钱的似曾相识的时光。令社会有识之士心中颇为不踏实。 

  回归后数年来,香港一直在为摆脱民困作努力,就事论事多,战略研究少。特区政府并没有认真地探询过重大的经济定位问题,即使特首有提到过构想,但没有获得社会的广泛共识,更遑论付诸实践。所以,经济定位是模糊的、空泛的和缺乏实际的推动作用的。 

  环顾周边,7年多来,韩国的汽车工业一枝独秀;台湾的个人电脑领军国际;就连澳门也开放赌权,把旅游业推向一个高峰。我们香港呢?又有什么能在今后残酷的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独门功夫? 

  归根结底,香港目前还是找不准经济的定位。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并没有达到在融合中起到独特的、有重大引道力量的定位,香港经济在内地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弱。这是当前香港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其实,香港是具有内地无法取代的独特优势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认识、如何去把握、如何去定位。 

  找不准香港经济的定位,香港经济的发展就会成大问题,一旦世界经济有个风吹草动,香港经济又有可能陷入困境。房地产能解市民一时之渴,但絶对不可能为香港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所以,为香港寻找经济战略机遇、确立经济定位,是曾荫权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曾荫权特首,任重道远。    

  

  2005年6月1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