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初探现代珠江文化特征



  198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十周年的日子,作为“先走一步”的广东,各条战线都在庆贺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进行认真的总结反思。文化界和社科界专门组织了广东文化建设研讨会,约我撰写论文,由此而促使我研究新时期以来的广东文化。差不多同个时候,即1992年,我受聘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教组组长,一上任就接受了总结反思改革开放十年广东文化发展变化的课题,与文化界所约题目相同。这些任务,使我在从研究岭南文派的切入而初步触及珠江文化的形态和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和开始了对珠江文化现代特征的研究,写出长篇论文《现代珠江文化特征概论》。在这篇论文中,我提出现代珠江文化特征主要有:一是敏感性与浮动性并驾,二是实效性与消遣性齐驱,三是竞争性与兼触性共存,四是大众性与优越性互进,五是发展性与保守性相克。这些概括,现在看来虽尚可深化,但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可以说是将珠江文化的现代特征及其文化形态表述出来的。

  这篇论文,除在《南粤文化论丛》一书发表外,尚编入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编的《走向世界的坎坷之路——广东改革开放反思録》一书中。此书由前些年辞世的著名经济学家张元元和法学家吴宦,以及语言学家叶国泉、罗康宁、彭祖康和我等省政府参事共同编撰的,分别从经济、体制、法治、教育、文化、语言、华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实际,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反思,从多角度、多学科的眼光去分析总结广东改革开放十年的成果,以跨学科、全方位的方式去论述和描绘了广东在“先走一步”之初所发生的社会整体性的变化和新的风貌,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高。这部书的组织和写作,是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发挥其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参事队伍的优势、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初步尝试,也是珠江文化工程进行跨学科、全方位研究开发的启步。正因为如此,我们对现代珠江文化特征的研究,从一开始即是立体的、多层次和深层次的,因而对现代珠江文化形态的认识和把握是清晰的、科学的。

  (2006年2月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