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紧要建议



  2006年4月26日,我偕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的主要成员,到阳江市参观正在动工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工地,看到基础工程已初步完成,正在高速度地进行地面建设。据阳江市博物馆馆长张万星同志介绍,整个展馆的馆宇建设,可望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基本完成,接着的任务,则是如何将在海底沉睡千年的南海Ⅰ号沉船拖入这馆内的水晶宫了。我们这些当年为这宋代沉船作出“海上敦煌”的文化定位的专家教授,听后都为此格外兴奋,同时也感到在胜利日益临近的时刻,很有必要尽速抓紧做一些关系全局的相关事宜,故特提出如下紧要建议:

  一、应立即筹备在开馆时举办国际学术论坛

  自从我们为南海Ⅰ号沉船作出“海上敦煌”的文化定位,尤其是我们在2004年先后邀请并陪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以及著名海洋学家吴京院士到阳江考察后,南海Ⅰ号已名震世界。由此,也当于开馆之时,邀请世界各界名流前来参加庆典,并借此时机举办国际学术论坛,使世界学术界更进一步确认其学术价值和地位,进一步扩大影响。

  从学术上说,南海Ⅰ号沉船长眠于阳江海域,究竟是偶然事件还是有客观条件必然性,是必须正视和回答的学术命题,应当而必须邀请多学科专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举办论坛进行交流和争鸣,将相关的问题弄清楚。如:这条船满载中国宋代各地名窑所产瓷器、而又是按中东国家图案制作的状况,理当请对宋元的经济、陶瓷生产、工艺美术、海外交通和贸易有研究的专家深入研究;这条船为何在阳江海域沉没、而又在此能千年保持完整的原因,也有待历史学家、海洋学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考古学家、交通学家等多学科的论证,都需要以举办论坛而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达成共识。显然这些研究和组织工作,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如果争取于开馆时举办的话,必须于现在立即进行筹备不可。因为国际学术会议必须提前一年时间发邀请信,这是国际惯例。

  二、应当在馆中设文献展览,并缩影全省以至全国和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研究成果

  从现在展馆的设计和布局上看,以陈列南海Ⅰ号沉船原物原件为主的构思是应当而正确的,但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即会造成与“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名不副实,应当以增设文献展览(包括:图片、美术、雕塑、电视等)的途径和方法,缩影全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研究成果,包括:我省的饶平、潮州、澄海、南澳、汕头、汕尾、惠州、深圳、东莞、广州、珠海、台山、电白、湛江、遂溪、雷州、徐闻,以及香港、澳门、北海、合浦、海南等地,都分别是从古至今不同年代的海上丝路始发港,应当在展馆中有一席之地。此外,一些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对接点或通道,如:南雄梅关珠玑巷和乌径古道、乳源西京古道、封开潇贺古道、怀集绥江水道、云浮南江水道等也应当列入展馆之中。

  虽然展馆以我省为主,也应当将全国、以至世界各国各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研究成果列入。这可以采取每年与一个省或一个国家和地方轮流合办展览、论坛和文博会的方式进行,既可使展馆容量和影响扩大,又可使展馆年年有新气象、有新血液,从而更有朝气、更有生气。

  三、不可错过争取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点的时机

  国家文物局已经宣布,定于2007年上半年,将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所有文化遗产和相关文化遗存捆绑一起,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消息对于我省是有特别紧要意义的,对于冠以“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之名、而又是被公认为“海上敦煌”的南海Ⅰ号的归宿地,尤其紧要。因为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惯例,每个文化遗产项目的申请只一次过,不可零星增补。如果我们不能在2007年上半年完成建馆和南海Ⅰ号的移位工程,那将有错过这一重要时机的危险。所以,我省必须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制定多种方案,力保争取成功。

  应当对南海Ⅰ号沉船的移动工程的进展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应当力争按时按质完成这项工程,但如果出现意外情况,也应当备有应急方案,即在未能完成工程、而世界文化遗产核查专家又必须前来核查的情况下,也能力保申报成功的方案。其中,我认为作好研究成果的文献资料的准备是很重要的,必须尽快着手进行。

  以上建议请省领道、省文化厅和阳江市认真考虑。如有必要,我们省政府参事室、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和教授们,可以参与一些工作,做一些项目研究或相关的工作。                

  (2006年5月2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