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地域文化研究大有可为——序刘伟铿的论著《地域文化研究》



  刘伟铿先生是知名的地域文化学家,对岭南西江古代文化研究特深,著述累累,建树良多,故在学界有“西江通”之雅号。从现在出版的他近年论文集《地域文化研究》即可见其名不虚传。

  在这论文集中的论文,从盘古、舜帝、先神,到牟子、惠能、包拯、利玛窦,从岭南土著族群、岭南汉民族民系、广府文化,到海上佛经之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泛珠三角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几乎从古至今有关肇庆或西江的文化莫不论及,论述面之广、论证之实、论析之深、见解之新,实令我赞佩不已,更感到称他为精通西江地城的文化学家是名至实归的。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即同包括刘伟铿先生在内的一班多学科专家学者启动了珠江文化工程,迄今已进行了十几年。在这过程中。特别是对西江古文化研究考察的时候,我们都依仗刘伟铿先生的“西江通”而萌生了许多新的发现,对一些无人问津的文史资料、遗迹与文物作出了新的解读,提出了新的观点,如:对分界两广之“广”在古“广信”的论证,对封开是“岭南文化古都”之定位,对古代岭南文化是从西向东移走向的论证,对肇庆是中西文化最早交汇地和“五气”圣地之论证,对德庆龙母庙是“西江神源”的论证,对舜帝是珠江文化始祖、惠能是珠江文化的古代哲圣的论证,对怀集是“岭南燕都”幷且是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包括封开、肇庆)的论证等等,都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对西江流城各县市的文化定位与经济、文化、旅游的发展起到积积作用,为建设文化大省作出了贡献,也为广东的地域文化研究和地城文化学的发展尽了微薄之力。刘伟铿先生都在这些定位或论证中作出了贡献。这部论文集的好些篇章就是他参与这项工程的产物和实证。

  刘伟铿先生这些研究成果及其学术道路使我更认识到:地域文化研究,要走以今观古、古为今用、学以致用之路,才会出成果,才会有作为。所以,只要坚持走这样的路,必定大有可为!

  ( 2004年6月1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