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三“点”成一“线”的方史志佳作——评《广东省志·丝绸志》



  《广东省志·丝绸志》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2月正式出版了。这部长达165万字的洋洋巨著,是我省方史志著述上的重大新成果,是对文化大省建设的新贡献。这是全体编纂人员经过三年半的苦心经营而取得的光辉成果,是一部有价值、有质量、有特色的学术大着,堪称为三“点”成一“线”的方史志佳作。

  所谓三“点”,即:地方特点、专业特点、历史时代特点;所谓一“线”,即发展线路或历史进程与脉络:也就是说,这部史志是清晰、鲜明、翔实地记述了广东丝绸行业的发展历史,同时在记述中较好地将地方特点、专业特点和历史时代特点表现出来,幷且将这三“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记述都有这三“点”特色,对整个历程的记述也都以此而梳理得条分缕析、层次分明、脉络清楚,从而使整部著作构成为完整而有系统、有特色的方史志大着。

  这首先表现在整部史着的结构布局上,从目録可见,所列六大篇目:企业,丝绸工业,丝绸贸易,经营管理,教育,科研,学术,文化,广东丝绸业主要企业等,涵盖了丝绸行业的方方面面,首先就从总体上显出丝绸行业的独特系统,显出宏观把握整体的气魄;除卷首的总体概述和大事记之外,各篇各章也大都有概况记述,更显出着者处处着意宏观把握的视点;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整部史志的框架,既是显出广东丝绸行业的天空广阔,也提供并展现了抒写二千多年广东丝绸行业发展历程,以至其每个组成部分和每个历史时期风貌的空间和态势。

  卷首《概述》是一篇高度概括、言简意赅、气势恢宏的好文章。它的开篇是:“广东省地处南海之滨,历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中国丝绸出口的重要口岸。广东省蚕桑丝绸业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四大蚕茧产区之一,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民族资本兴办机器缫丝的首创地”。这段开篇语仅百来字,即将广东省丝绸行业的地域优势,生产、贸易和文化的历史及其在中国、以至世界之地位明确点出,以“之滨”、“前沿”、“口岸”、“历史”、“产区”、“发祥地”、“首创地”等概念之定位,将方志对象(广东省丝绸行业)的地方特点、专业特点、历史时代特点及其历史发展和地位体现出来;接着又以精简的文字记述了民国后、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后的曲折发展历程,直至2000年全省丝绸进出口总值达765亿美元、名列全国丝绸外贸出口第一位的光辉业绩和地位,可谓甚有概括工力和文字功夫。整篇《概述》也是如此。在开篇语后,分三个部分记述:从汉代至民国,都按朝代序列记述,大都只用数百字即概述了为期数百年或近百年的每个朝代状况;建国后到1978年分两个时期记述,即:1950一1965,1966一1978;改革开放后也分两个时期,即:1982一1992,1993一2000,相对而言记述较详,显出厚今薄古的意向,又持续保持着精简文风。《概述》以时序为纵、以断代为横的纵横捭阖记述系列及其内容,更清晰而充分地显出这部方志三“点”连一“线”的特色和优势。

  从选辑的照片上看,首页是《南宋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和《建国前广东蚕区分布图》,开卷即见世界视野的宏观大度和着重专业、地方、历史时代特色之视点;接下各页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大部分,建国前仅选辑少量带有启开性的重要历史照片,如:中国第一间民族资本机器缫丝厂“继昌隆”创始人陈启沅照片,首部《广东蚕桑谱》书影,顺德均安自梳女及其敬老院照片,清代缫丝机,缫丝训练班学员,粤绣代表作,十三行商馆,丝织东家会馆(锦纶会馆)等;建国后的照片系列,在中央和省领道人视察的重要历史照片之后,也是以历史时期为序,选辑丝绸各种行业的代表性照片。这样的选辑标淮和系列,使得这部方志的照片部分也起到了缩影广东丝绸千年史的作用,幷且具有佐证整部丝绸志的意义。由此,这个部分,也是这部志书具有三“点”成一“线”特色的体现和标志之一。

  这部丝绸志与广东省志的其他专业分志最明显不同之处,是增加了丝绸文化一章,同时在概述、大事记、照片和各部分中都强化了文化意识和内容,如:概述开篇语的文化定位,选辑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照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大事记,以文化视野作出的篇章概述,都鲜明突出地显出这部史志及其所志的广东丝绸行业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藴;特别是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记述、历史地图、考察研究活动和成果,都在全书中有较多、较明显的记载或选辑,在《附録》中还编入了有关重要文章,更加清晰地显出了这部史志及其所志的广东丝绸行业的专业、地方和历史时代的特点及其文化意韵;《丝绸文化》一章中,选辑了自古以来广东有关丝绸的诗词、民间文艺、电影、电视、小说、美术、工艺、文物古迹等等,材料丰富、史料珍贵,增添了史志的文化内涵;在教育、科研、学术、刊物等章节中,也有甚多的文化记述,更显出史志的文化风姿,以及着志者的文化意识和自觉。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部史志是在省委领道发出建设文化大省号召后完成的,它有如此浓重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风格,显然是与响应省委号召而使文化自觉和意识的提高分不开的。这部丝绸志的编着,是由蔡高声董事长为首的广东丝绸集团公司主动请缨的。2000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和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联合进行“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考察,也是蔡高声董事长主动提出、大力支持,并派出专家参与,才取得确证雷州半岛的徐闻是西汉“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恢复了被埋没1300多年中国海交史和海洋文化史的重大成果的,作为经济企业领道,如此主动投入文化建设,显然是具有高度文化意识和自觉的作为。也正因为如此,这部以蔡高声同志为首的编委会所主编的《广东省志·丝绸志》,具有如此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味,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2004年6月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