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乳源县文物志》序



  2007年5月下旬,我应中共乳源县委书记梁健同志的邀请,偕同中山大学几位专家教授,到乳源考察文化资源。在这期间,读到了许化鹏同志编撰的《乳源文物志》书稿,喜出望外!因为这书稿提供了我们这次考察所必须瞭解的历史和实物资料,简直可以说是为我们此行送上了一盏指路明灯,对乳源的历史文化介绍得清清楚楚,实实在在,使我们这次考察进行得相当顺利而成功,我和几位同行都深表赞赏和感激。

  使我们惊讶的是:这部长达15万字的文物专志的编撰者,既不是当地文化部门,又不是专业的文物工作者,而是长期从事外贸工作的干部!在交谈中我们才知道,许化鹏同志对家乡本地文化情有独钟,对文物特别爱好,长期收集资料,认真研究,对所见每件文物、每处古迹,都刨根问底,千方百计地翔实论证,往往为找点点资料而查找许多书,走许多路,他是用了20多年业余时间才完成这书稿的,真可谓“二十年磨一剑”!他这种在自己正业职责之外、自找工作负担,不求名、不求利,不怕人误解、不怕人非议,始终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直到最后完成的精神,实在令我们十分钦佩,感动不已!

  完成这部文物志,是对乳源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贡献。读者从这书中,会瞭解到:乳源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檏,文化底藴厚重,旅游资源非常独特而又丰富的地方。书从侯公渡横石山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遗址,翻开乳源4000年文明史的扉页,延续各个朝代的文物灿如串珠。这些文物,是遗存在乳源大地上最能说明乳源历史进程的实物。如:泽桥山东汉至宋代古墓群及其出土文物,反映了当时乳源经济繁荣,人口兴旺的历史梗概;开通于2000年前的东汉时期、经历代重修、今某些路段仍保存完好的西京古道,曾经是“上通三楚,下达百粤”的“必由之路”,凝聚着丰富的古道文化,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文化遗存;五代南汉时期创建的云门寺,是佛教禅宗五宗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今存云门寺的南汉古碑,是研究禅宗文化的重要文物;乳源瑶族,亦可通过文物证明其历史源远流长;《朱氏宗谱》这一重要文物,为史学界提供了争论不休的关于朱德元帅的近祖就在乳源的实物证据。这部文物志,将全县已发现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系统地记述下来,让一件件实物“诉说”时空的流转,“叙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实乃贯串古今四千年,幅员二千二百多平方公里于一书,是其它历史资料所不可替代的。

  这部文物志内容丰富,资料充实,详略得当,图文并茂,编排合理。既符合专业志书的体例,又以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在撰写记述、条目编排上有所创新,是一部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知识性、民族性的历史专著。当然,该志所收编的资料,仅仅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文物古迹,今后,将会不断发现更多的历史文物,以填补本志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中共乳源县委、县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结合本县争创一流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各项具体工作,隆重出版《乳源文物志》,实是英明之举,这对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为今后做好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旅游和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具有使乳源优秀文化传承并启迪千秋万代的重要意义。是为序。   

  (2007年6月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