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江文化的喉舌与龙头——《郁南:南江文化论坛》前言



  2008年2月24日至25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和广东省郁南县委、县政府主办,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承办,南方日报社和广东科技报社协办的“郁南:南江文化论坛”,先后在广州的广东省科学馆、郁南县都城镇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安徽、武汉、香港、澳门和本省的专家、学者、教授、记者近50人与会,云浮市和郁南县有关部门和乡镇领道近百人列席了论坛。在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考察了郁南的南江文化和乡镇文化,印象深刻。与会者提交论坛的论文和在会上发言的报告30余篇。本书主要是这次论坛和发言的汇集。为使读者更清楚研究、弘扬南江文化的来龙去脉,特将有关南江文化的历史和现代资料,以及国内外媒体对论坛的相关报导,也一并汇编于本书。

  这次论坛,是2004年在粤西地区发现和提出南江文化带以来,首次在学术层面上对其进行论证。与会专家各以自身的学术所长和学术造诣,分别从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建筑学、旅游学、规划学等多学科、全方位地对南江文化进行了认真翔实的研讨,充分肯定和证实南江文化带是粤西的客观存在,是有其特定产生的人文和地理条件、发展的历程和历史、独特的形态与特质、丰富的内涵和风采的,在粤西和岭南的历史发展中是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它是岭南本土文化——百越文化遗存较多的文化板块,是贯通和交汇中原文化、八桂文化、岭南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文化长廊;它是以四龙竞珠和珠光四射为特色的珠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茫茫九派流中国”的中华多元一体文化中的有机一“元”。尤其在改革开放中,它更具有幷发挥出新的活力,在建设文化大省和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发现、研究、弘扬、开发南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次论坛,还对郁南县如何发挥南江文化的传统和优势,促进本地经济、旅游和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交流经验,出谋献策,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次论坛,是在一年一度“南江文化艺术节”活动期间举行的,是将铸造文化品牌,作为强化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必将有深远影响。

  从地理上说,郁南是南江流域中水程最长的地带,郁南境内的著名南江口镇,是南江汇流西江的出口处。如果说,南江也与珠江的其它三大支流(西江、北江、东江)一样,是条大龙的话,那么,郁南及其南江口,不正好似这条大龙的喉舌与龙头那样,亿万年来吮吸着珠江和与其一体的海洋文化乳汁,同时又牵动着整条龙身么?所以,《南方日报》在对这次论坛的专版报导中,引用“南江文化”概念首创者黄伟宗教授在《南江文化纵横》序言中的两句话:“郁南是南江文化的心脏和腹地,是南江文化的喉舌与龙头”作为提示,是确切的。这也是这次论坛取得的一项共识成果,故此録之。

  

  (2008年3月3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