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关系转变的四点启示



  徐博东  马淑明

  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曾对来访者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在历史变化的关键点上,有什么样的总结就有什么样的命运。眼前,两岸关系令人鼓舞的转折尚属初期,能否巩固并继续向正面展开,取决于我们主观上能否对这段实践及时作出科学的总结,否则会错失良机,徒增波折。综观今年初《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后两岸局势的变化,有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

  民意是“解扣化独”之本

  但凡目睹过连宋登陆过程的人,无不对胡锦涛总书记以静制动、气定神闲操掌大局的风范感佩不已。然而从深层透析可知,赋予其大自信、大格局扭动两岸僵局的钥匙,是其主政以来始终突出强调的“以民为本”的理念。“民本”正是胡锦涛对台新思维的核心。笔者认为,这一核心,在实践中具有如下几点基本内涵:

  其一:以民意为法宝,开掘逼退“台独”、推进和平统一的新动能与新空间。

  近期以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法宝的四点效力:一能巩固政权基石,以民意支持为坚强后盾,获得主导和平统一大业的大动力和大自信;二能冲出自身思维上的拘谨之态,将发展两岸关系的谋划,从某人、某部分人或某个党派的狭隘视野下解脱出来,真正落实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战略基点上;三能凝聚岛内外和平统一的力量,形成抗压性更强、更稳固的抑制“台独”的反独防独联合阵线;四能直捣“台独”势力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巢穴,粉碎“台独”幻梦,从政治、经济、文化到情感等各个层面,把和平统一事业历史性地推向全面排独、化独、解独的新阶段。

  民意高于天,政治家的所有谋略祇有在这一底盘上运作,才能做出好的文章。《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后岛内泛绿营垒的分裂、顶级绿色台商许文龙的临阵“脱绿宣示”说明了这一点;岛内民调对连战登陆的高支持率(百分之五十)、对两岸和解交流的高期盼率(百分之八十五)、对陈水扁政权与大陆务实谈判的高希望率(百分之六十八),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二:在大民意与小民意的辩证关系中,构建“一中原则”下不可抗拒的“破僵向统”大趋势。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对台方针原本是非常理性的战略决策,然而多年来岛内民调不断显示这样的残酷事实:两岸交流发展了,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反而增多了!何以如此?原因固然很多,但一直以来大陆把“寄希望台湾人民”的文章作得过小、过窄,则恐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须知,“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大群体中的台湾人民,“台湾意识”是中华民族意识中的意识;如果台湾“小民意”失去了全体中国人“大民意”的支撑,甚至与全体中国人的“大民意”相悖离,自会发生向“独”的偏斜。胡锦涛以民本为核心的对台新思维,修正了这一点的不足。

  树大民意之威,启动小民意

  多年来大陆对台争取民心的工作被某些岛内学者讥评为“把台湾人民当成磁娃娃”。然而辩证的事实是,不树大民意之威,小民意便无以正。无威无力的“示好”和“让利”,对台湾人民不仅无利反而有害。其实,明确全体中国人反独的坚定意志,引导台湾民众认知到身边“台独”之险,主动避险、化险,这原本就是大陆对台湾民众利益的最大爱护,同时也是争取台湾人民的最大前提。《反分裂国家法》在全国人大的高票通过,标志着全体中国人的“反独”意志被正式引入到解决台湾问题的变数中,并置于不可动摇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历史高位,得到法律的保证、肯定与伸张。事实证明,这种铸大民意于刀锋之上的“硬”,比起以往单纯的导弹实验和宣言书式的白皮书都要有效得多——既当头截断“台独”势力向“法理台独”的疯狂冒险之路,又从根本上否定了任何外力借助其“国内法”或所谓“双边协定”插手台海事务的合理性;同时,让“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战略方针得到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正因为如此,岛内各党派、美日等国际社会,或振奋或震惊或恐慌或绝望,之后是对大陆主导两岸关系的权威、对全体中国人意志决心的正视、重视而不敢再蔑视、忽视。两岸政治僵冷之水由此才被反向启动,缓和台海紧张局势遂成为岛内外各方的共同诉求。尽管连宋登陆,双方刻意未提一句《反分裂国家法》,但客观事实已经证明:没有它重拳打出的岛内民众“避独求和”的小气候,与美日等外部力量“避独求稳”的大气候,连宋不仅无力走出自身思维、政治之网,也难以突围出“台独”围堵之网,更毋宁谈登陆成功了!

  做深耕细作式的基础民意争取工作

  今年以来,大陆积极促成春节包机、“双亚”赴台悼辜、江丙坤登陆等,注“情”于平和务实的理性中,一步步渐入台岛,吹起化冰的和风。至连宋登陆,更是抓住契机,实现跳跃性升华:大处,重整体布局,以勇气、魄力聚焦海内外、岛内外媒体,构建岛内民众与大陆民众跨越时空正面互动的大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大陆民意与中共高层的正面形象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大规模的“入岛入户入心”。包括台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爆发出来的血脉情感、民族意志与和平渴望,首次生动直面岛内外“台独”分裂势力,成为《反分裂国家法》正义性的最生动说明书。小处,重实质轻形式,在接待规格、细情小节上,突显平等、尊重与情意。如:接触中刻意回避不合宜的言辞与问题;沟通互动中,认真倾听、爽快接纳对方的合理要求,并及时加以推动落实。台湾水果零关税登陆、开放大陆人士去台观光、给予台湾学生学费及奖学金的平等待遇、送国宝熊猫给台湾民众等一揽子“礼物”,标志着大陆将往日对“台商”的关怀,开始全方位地释放给岛内各个阶层的普通民众。其后,对台湾原住民前往日本讨回祖灵的壮举、对受日本海上自卫队伤害的台湾渔民的抗争给予积极支援与关注等等,都无不表明了这种深层的、基础性争取工作的渐次展开。

  其三:准确把握“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与台湾当局直接打交道的辩证关系,对台执政党、执政当局由保守回避变为积极回应、主动出击。从去年陈水扁就职演说前的“五一七声明”,到回应“扁宋会”,到连宋登陆中处处把持的度,以及一再突出强调的“祇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都显示出大陆方面对台湾当局积极主动的争取姿态。施压中释出引力,透出期待,谨防其“破罐破摔”。与握有公权力的执政者打交道,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问题在于采取何种有效策略,才能达到既定目标。目前岛内的政治生态,决定了民进党当局难以成为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口,对它需要施以“周边破击”术。

  大陆已从往日的敎训中,学会以动态、发展、联系的目光,务实地面对岛内复杂的政治生态。世间无僵死不变之物,也无僵死不变之人。对“台独意识”、“台独理论”、“台独人物”,不施以积极、正面的影响力,就等于施以消极、负面的影响力。采取积极、理性的姿态,才能在与“台独”势力争夺民意的斗争中占据主动,才能有效破解“台独意识”,化云为雨、化险为夷。

  启示之二:

  建立两岸反独“战略同盟”意义重大

  泛蓝阵营,是岛内“反独”势力的松散联合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大陆与这个营垒到底是什么关系?在岛内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如何处理与这个营垒及营垒中左、中、右派的关系?这显然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经验与敎训让我们必须坚定如下三点逻辑体认:

  第一:泛蓝阵营的生存态势、泛蓝与大陆的关系状况,对和平统一事业的成败具有指标性意义。

  本质上说,泛蓝阵营与和平统一事业是一体存在的。泛蓝存,和平统一事业存;泛蓝长,和平统一事业长。泛蓝是全球华人反独促统联合战线中的关键部分,而大陆与泛蓝的合作状况,则是这一战线中的关键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决定着泛蓝的生存与发展,也决定着和平统一事业的兴衰。

  民进党执政五年来,大陆与泛蓝阵营间有沟通有合作,但平心而论,总体上既少互信又少默契,并未形成合力,以至错失了不少推动两岸关系转折的良机,客观上给“台独”势力提供了进可攻、退可守的运转空间。“台独”阵营则从污蔑攻击大陆与泛蓝关系、妖魔化“中国意识”入手,分化间离两岸反独阵线,并取得了相当成功。至前年“总统”大选前数月,陈李合作,竟一改以往“渐进式台独”的小步舞,将正名、公投、制宪等三大工程一揽子推出,掀起席卷全岛的“台独”恶浪。泛蓝阵营在“台独”嚣张气焰的裹胁之下,大有视“一中”为包袱的架势,面对选战的压力,不再敢提“九二共识”,国民党高层人士甚至做出了“对两岸的未来不排除任何选项”的妥协表示。

  《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直接促成了连宋的大陆之行。而连宋的相继“登陆”,则实现了两岸关系的一个鲜明的历史跨越。国亲高层与中共高层在海内外所有华人、国际社会面前,公开握手、并肩而立,在反对台独、共振中华上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站在一起。由此而宣告了“台独”手中那把斩断两岸反独战线、封杀泛蓝政治命脉、曾经锋利无比的“杀手锏”——“联共卖台”的红帽子,从此失灵。岛内民调对连宋登陆的高度认可,充分显示了祇有合力,才能使蕴藏在台湾民众中反对“台独”的巨大能量得以释放出来。

  第二:泛蓝阵营是大陆认识台湾政治的放大镜,是有效落实“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桥梁。

  岛内历经多次围绕统独议题的攻守阵地战,政治生态的本土化色彩已很浓,蓝绿阵营政治理念的交叉性已很强。辩证地看,这是在独特历史时空条件下台湾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表现,也是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历史可能注定台湾要在民主化、本土化进程中逐渐实现对统独前途的再选择。或许也祇有通过这个通道,台湾政治才会走出统独极端对立的危险地带,实现对和平统一前途的整体性认知。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土化、民主化不等于“台独”,“台湾意识不等同于分裂意识;台独分子不等同于台湾人民;本土意识不等同于分裂意识”(连战语)。在一定时期内两者内涵的重迭,势必给“求独”与“反独”都带来一定混乱。这种混乱祇能在两岸经济、政治关系的深入整合中,由台湾人民自己去慢慢剥离。

  这种客观状况,大陆方面一定要冷静应对。大智之选,当是重在宏观性、根本性的引导,而非小事小情的无谓纠缠;当然之策,应是与泛蓝阵营诚意、默契地合作,求同化异、放眼大局。正所谓:透蓝看绿,借蓝引绿,靠蓝促绿。争取台湾人民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寻这样的轨道:从中国情深厚的泛蓝营垒各部位有机切入,逐步立体探入其他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情感世界。如:以泛蓝台商瞭解、引导泛绿台商;以泛蓝党派瞭解、影响泛绿党派等等,逐步建设起本土派台胞的中国情和中国命运观。

  连宋登陆,结出了让台胞能品尝、能感受、也能正面接受的实实在在的果实,这是两岸民意相合的初步成果。通过连宋,大陆确切瞭解到台湾人民的需求;又通过连宋,把大陆对台湾人民的这份诚意传递给台湾人民。

  第三:对泛蓝的支持与引导,策略与战略的务实得当异常重要,否则势必适得其反。

  回顾近二十年的历史,可以看出,岛内政治向多元化选举政治演变的过程,同时也是大陆在挫折中逐步体认这种独特政治的复杂多变特征,并努力探索适应这种特征的政策与策略手段的过程。事实一再说明,对台岛局势的任何简单判断或简单行动都会对和平统一事业构成损害。大陆对台岛政治风云的主导力是推不掉的,关键是怎么做,才能产生正面的、健康的影响力,才能让台湾民众正确理解并区分大陆反“台独”与尊重台湾民意的决心与诚意,才能不被“台独”势力所利用,并有效抑制外力负面影响的发酵等等。如下两点敎训应该牢记:必须以真正瞭解、体认台湾民意为基点,不能与泛蓝结成狭窄的党派关系;必须着眼于岛内政治全局与国际政治全局,对台政策不能有过于鲜明的颜色倾向性。如此才能真正帮助泛蓝、支持泛蓝,稳固阵地,壮大和平统一声势,争取更多人的转变。连宋登陆,两个公报,公开透明,既连接起了国共、亲共、国亲间共识共信的纽带,也打开了这个联合战线开放如流的通道。建立在有如此广泛的民意基础和豁达胸怀之上,而且是举世见证的反独联合阵线,自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更强的抗压力与吸纳力。

  启示之三:

  国民党依然是岛内和平统一

  力量的核心

  以新观念诚心耕耘国共的新合作,是非常必要与必需的。勿庸讳言,在和平统一过程中,合作物件与合作性质的准确定位极为重要,直接决定着所有和平筹画的实效。必须与岛内真正能主导和平统一的关键政治力量打交道,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和两蒋时代岛内一党威权统治的政治状况不同,今天的台岛已迈入多党并存、蓝绿对垒、竞选执政时期。国民党无论其地位、特质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身负各种历史积习的折磨。大陆的对台方针重点也已适时地从“寄希望于台湾当局”,转向“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尽管如此,今天,大陆依然要清醒地认识到,国民党无论在朝在野,都仍然是岛内和平统一力量的核心,国共两党的互动,依然是大陆必须要做好的重要文章。

  第一,从实践经验判定,国民党依然具有自我改造、死境求生的内在生命力。

  回顾去年底“立委”选举以来的岛内形势,各党派面对现实,开始抢夺改善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宋楚瑜为避免自己和亲民党被边缘化的命运,祭出险招举行“扁宋会”,与扁达成十点共识,试图以两岸破冰第一人的角色,重振自己的政治生命。然而,大陆《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与连战果断的一脚破门,瞬间搅乱了扁宋的布局,不仅使陈水扁的两岸政策进退维谷,也让宋设计好的如意算盘落空。而连战毅然决然的大陆破冰之旅,则一举扭转了岛内蓝绿政治生态,使蓝营士气大振,凝聚力提升。连战以即将卸任的在野党主席的身份,却写出了主导台湾政局的大文章,找到了国民党于台湾政治体制中所独具的政治伸展空间。这位原本在世人眼中已经过气的政治人物,一夕之间居然成为超越陈水扁的政治明星。表面上似乎偶然,然而细细品味,实则是一种必然。

  试想,背着“台独”包袱的陈水扁,有可能抢这个头、开这个局吗?即使扁有这个欲望,但他有这种情怀和胆识吗?至于在政治生涯上至今仍未死心的宋楚瑜,面对《反分裂国家法》对台岛的巨大冲击浪潮,有魄力不顾一切、毅然登陆“抢头香”吗?

  回顾国民党史,这次连战的“破冰之旅”,颇与当年孙中山“联共求生”之举类似,都是在绝望性挫败后的逆境中逼生出来的向外寻求生命源的大胆选择。它再次证明:尽管这个“百年老店”积弊甚深,老毛病不少,但祇要不弃中山先生的创党理想和敎诲,就总会在关键时刻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发生。

  第二,就现实而言,也祇有国民党才有能力聚集起岛内各种分散的统一力量,成为对抗“台独”的核心堡垒。

  必须认识到,今天的国民党虽然不是两蒋时代的国民党,但也不是在一般西方民主制度下的在野党,而是在台湾独特的政治环境中生存的、拥有一定政治和经济资源的党。相对于岛内的其他党派,这个党人才济济,在“立法院”,在县市议会、政府中,在新闻媒体和各级民间团体里,保持着相当实力、制衡能力与舆论引导能力。可以肯定地说,国民党在岛内“反独求统”营垒中的核心地位,是岛内其他政治力量所无法替代的。随着国民党在连战主持下,逐步远离李登辉路线,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重新出发,亲民党已经完成了它复兴国民党的阶段性使命,或回归或作为其周边组织已是必然,与国民党、民进党三分天下的希图是不可能实现的。特别是选制改为“单一选区两票制”之后,亲民党的生存发展空间必将进一步萎缩。平心而论,非宋楚瑜及其追随者无能,而是历史决定了他和他苦心经营的党,祇能充当台湾政治舞台上的配角!

  目前,国民党适应岛内民主政治需要,依然处于艰难的改造转型期,“国民党该向何处去?”这是国民党内的各派、新老人物,近年面对“台独”势力的挤压,始终在思考与试图回答的关键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免地受到“台独”及外部势力的左右,其政治路线和政治立场在某种情况下甚至会发生偏移——这就如同当年的中共一样,丝毫不值得奇怪。从大局出发,大陆当然不能置身度外,理应策略发挥自己正面的引导与支撑作用。

  第三,就历史与政治视野而言,解开两岸之扣、“台独”之扣,是国民党的当然责任。或者说,国民党具有民进党或亲民党所不具有的改善两岸关系的历史原动力。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台独”则是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副产品。吊诡的是,历史却又将国共两党与这两党都十分痛恨的“台独”是如此难解难分地扭结在一起。始作俑者,应该说是我们从近代便被外人利用的致命弱点——合作素养的欠缺。

  回顾历史,有一点可以肯定,“台独”发生在台湾刚刚回到母亲怀抱的蜜月期。这个母亲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即将步出百年灾难的前夜。在挫折、沉沦、苦难的抗争中,被历史选择出的形如兄弟般的国民党与共产党,在结束对日作战后,围绕“中国将向何处去”的大题,谈判难和,而处于全面决战状态。这对于一个刚刚归来,渴望“家”的温情、关爱、尊严的台胞而言,实在是太残酷。更残酷的是因为地理因素,台湾又成为垂死的国民党残余政权以绝死的悲情、独裁的意志刻意经营的最后据点。想来可笑,在国民党封锁台岛、隔绝两岸的环境下产生并成长起来的“台独”根苗,虽然不曾接触过中共,与之有过任何的恩怨与瓜葛,但却被国民党塑造成为既恨国民党又排斥共产党的“天性”。“台独”对共产党的“恨缘”是由国民党人为输送的。在这双重“怨恨”中长大的“台独”,注定具有偏执、脆弱、狭隘的心理与视野;抱持“台独”纲领的政党,注定具有难担大使命的局限。更明确地说,两岸之扣、“台独”之扣是抱持“台独党纲”的民进党单凭自身的力量所无法解开的。因为事实上,台湾从来不是仅放眼台湾的人所能爱的。真正爱台湾、有能力爱台湾的,不可能是眼睛祇盯着台湾的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台湾问题与“台独”问题的解决,祇能从国共结束内战状态、解决历史恩怨始。打开两岸僵局、破解“台独”危险,是国民党必须要做的“历史交代”。从一九二四年始,中国人之间的分合、中国命运的兴衰,一直是以国共关系为象征的。所以,连战登陆,胡连握手,所蕴涵的历史和现实的多层意义,所发挥的内外影响力,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精神鼓舞,都是岛内其他党派所不能企及的。诚如新加坡《联合早报》四月三十日社论所说:“是让台海两岸亿万人民荡气回肠的一个剧力万钧的高潮”,台湾当政者要推翻国共两党“这历史性的一步”,看来是“不容易”的。历史早就告诉过我们,每次国共双方的手一握,就是一个历史新阶段的开启!从胡总书记的手在北京人大会堂与连主席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那一刻开始,就预示着“台独”的危机已经真正到来。

  第四,国共新的握手,既有现实动力,又有丰富的历史经验敎训作借鉴,将为未来“一中”基础上两岸官方的直接对话沟通积累经验、探索途径。

  历史循着这样的矛盾法则前进:国共合作,优势方执意在合作中获取单赢之果,这不仅给外人提供了“以华制华”的大好机会,也造就了内部“台独”这样的怪胎。而“台独”怪胎的不断成长,又最终积蓄起国共新时期重新握手的动能。当在国共对峙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国民党新一代领袖,终于发现国民党再也无力单独与“台独”势力周旋时,才深刻体认到国共必须重新握手的重要意义,才体认到一直被泛绿阵营所拼命攻击的、自己也曾一度有意淡化的大陆“党脉”和“一中”观念,恰恰正是自己所应当坚持的独有的资本而非负债。破除两岸政治僵局,解除“台独”危险,是国民党的责任,更是国民党重新振兴的希望所在。

  历史上的国共握手,有成功有经验更有敎训。双方不仅仅有在大陆上的分合恩怨史,也有近二十多年的互动沟通史。江李时期,直至李登辉误判形势、抛出“两国论”为止,可谓是两岸高层“密使互动的高潮”(《海峡评论》一七四期,台湾世新大学历史敎学小组召集人李功勤文)。交往既久,相知已深。无论如何,再续前缘,在熟悉的棋盘上对弈,要比与生手重开棋局要容易得多,也要简单安全得多,其稳定性与成功率会超越其他。正如曾经做过李登辉大陆密使、现为国民党发言人的张荣恭在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所指出的:“民进党会很清楚,两岸重要的事宜都要由国民党出面。”

  启示之四:

  和平统一事业的主导权

  必须掌握在大陆手中

  从《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到连宋成功登陆,台湾学者评论说:“北京防独不再依赖美国”。举世承认,与《反分裂国家法》同时树起的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主导和平统一的战略威势地位;而连宋登陆,作为两岸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首次排除美国插手的公开直接对话,则是中共夺回两岸关系主导权的一个重大标志。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所称的“对两岸局势一直未能主控”确是事实。中共高层在世界面前一扫多年来在两岸问题上被动因应的形象,展现出了操控全局、运作大势的气魄与能力。陈水扁在手忙脚乱、穷于应付之余,也不得不哀叹胡锦涛为“厉害的对手”。

  无论何时,海峡主导权不能错置!美国是海峡的重要角色,在重重矛盾压力中,大陆稍有不慎,极易出现主导权旁落于美国的情况。就台湾问题发生与存在的根源及现状而言,说白了实际上就是中美两国争夺台海局势主导权的过程。这个过程无可避免地包括“和台”(和平统一台湾)与“和美”(维护中美关系大局)两个关键战略环节。两者相连互动而原则上有别:不“和美”无以客观上“和台”,不“和台”无以主观上制美、排美。其原则的关键点是,“和美”是为促使台湾正视大陆的和平统一意志与诚意,是要在与美国的直接周旋较量中,逐步降低美国打“台湾牌”的份量,提升大陆在台湾人民心目中的威势地位,让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权最终完全回归中国人自己手中。这个原则一旦错乱,客观上就会变成寄“遏独”希望于美国、而台湾对大陆打“美国牌”的份量就会上升,“台独”就会在心理上、物质上更倚重于美国而拒统,美国的“以华制华”心态就会在两岸中国人的不同期待中不断膨胀,海峡局势就会出现美国主导的逆向运动,产生一个个无法料知的恶果。历史证明的真理是:两岸都寄望于美国,两岸就永远不可能统一!回顾近十多年来两岸关系中的诸多波折,这该是一个深刻的敎训。关键时刻,如果大陆回避直接面对岛内复杂多变的政局,过分看重美国总统说了什么、美国人会怎么做,徒增美国对我打“台湾牌”的份量,既难以达到“遏独”的目的,也使自己失掉了对台岛局势的正面影响力和应对空间。

  总之,以往的所有经验与敎训都证明,海峡这盘多方上阵、交错对弈的大棋,角色虽多,矛盾虽复杂多变,但归根结底,主要角色应该是两岸的中国人,主导角色则应是中国大陆,这是它的历史天职,也是一个铁定的核心条件。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如欲达到各方都有尊严的“多赢”结局,唯有是在大陆主导下的两岸中国人的和平统一。祇有这样,海峡才会真正平静,两岸中国人才会真正安宁,而中美、中日之间也才会去掉一根刺,建立起真正正常的关系,东亚乃至世界才会太平。

  解决台湾问题的五要素

  那么,在海峡新形势下,该如何抓住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权呢?总结近期以来的实践,笔者以为有如下五点要素需要强调:

  一为谋,以全局的视野、辩证的思维,高屋建瓴,抓主要矛盾、关键点、关键人、关键时机,加以运筹,谋势导势,推动整体态势发展。二为勇,既要看得准又要出手快,对岛内各党派内外的主要矛盾运作、对中美和中日关系中的尖锐矛盾,不能东躲西闪,也不能仅以敎条式的喊话应对,要敢于正视,勇于直接交锋较量。三为威,要言必行,行必果,软硬兼施,恩威并用。硬,要硬得确实,说一不二,毫不含糊;软,要软得爽快,豁达大度,仁至义尽。四为实,务实是一切的灵魂,要始终保持务实前提下策略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切勿为敎条、主观的思维模式所束缚。五为稳,必须有信心、耐心和恒心。宏观上看,《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配套措施,反映出中共新一代领导人在处理台湾问题上已具备以上五种基本要素,因而收到了显着的效果。

  实践让我们深刻地认知到:台湾问题放不得,但也急不得。解决台湾问题毕竟与解决港澳问题有很大的不同。港澳问题是如何从外人手中如期顺利收回自己国土治权的问题,而台湾问题则是分裂的中国人如何重归统一的问题。前者是“先统一后融合”,而后者则必须是“先融合后统一”——除非是万不得已采取“非和平手段”。和平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台湾人民身上,但历史与现实却造成了目前多数台湾民众对统一还不理解,还心存疑惧,维持现状仍是比较稳定的主流民意。对此,大陆方面祇能是“慢功出细活”,做艰苦细致的争取台湾民众的工作,而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适得其反。

  我们所追求的和平统一事业,是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而富强、民主、统一三者相连,才是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复兴。这是一个任重道远、持续奋斗的历史里程,是“前无古人”的艰巨事业。这一事业必须建筑在两岸中国人共同的利益基石之上,必须扫尽历史的悲情与隔阂,达至情感与灵魂的统一。唯有如此,才能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据于此,积极的、渐进式的和平统一之路,理应是两岸中国人至上的选择与坚持。

  (原载《中国评论》二○○五年十一月号,第一作者徐博东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敎授兼院长;第二作者马淑明系北京联合大学台研院两岸关系所副敎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