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连宋访陆:现实效用与历史意义——中国评论二○○五年第六次思想者论坛



  饶美蛟:很高兴今天能够邀请到海峡两岸著名的两岸问题专家余克礼所长、张麟征敎授、严安林所长、张五岳敎授,还有香港的政治学专家胡伟星敎授,来参加此次由《中国评论》月刊和香港崇正总会共同主办、由我们岭南大学商学研究所协办的思想者论坛。各位都是研究两岸关系的名家,我就不多说了,请大家畅所欲言。

  台湾舆论开始客观评价大陆是最近两岸关系的最大特点

  余克礼:胡锦涛主席三月四号的讲话对当前两岸关系,有一个高度的概括和准确的判断。他讲,当前两岸关系中出现的一些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积极因素,台海紧张局势出现了某些缓和的迹象,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而且这种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同时胡主席也指出,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仍然是严峻的,复杂的。这个分析,是恰如其分的,非常准确的。

  对于最近两岸关系发展的形势,如果说特点的话,也是从一九四九年两岸出现分离五十多年来的最大特点是,两岸关系正在朝着理性互动的方向发展。

  当前两岸关系的最大特点,是在岛内出现了能够比较客观、理性、正面地看待大陆的对台政策趋势,再不像以前,对大陆提出的所有东西,都是众口一辞地加以痛斥

  和否定,一句“统战阴谋”就解决了。现在,这个调子比较少了。

  大陆准备开放台湾农产品到大陆来,农委会讲了这是“统战阴谋”,但是很多台湾媒体马上就批农委会,这种现象也是很少有的。以前对于这种台湾官方对大陆的攻击,没有哪个媒体、也没有什么人敢出来对这些不正确的言论加以批评,以前是没有的。

  我个人认为,目前的两岸关系是处在最好的时期,因为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那种扭曲的、意识形态挂帅的局面,台湾开始有政党、政治人物、媒体能够比较客观、理性、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两岸关系。

  连宋纷纷访大陆的根本原因

  出现这种状况,也是必然的结果。尽管二战之后国际社会维持冷战对峙局面几十年,但是最后还是要结束冷战,不可能永远对峙下去。我想,两岸关系也是如此。虽然经历了长期的意识形态的对抗、对立,互相以不理性的方式、方法、态度去处理两岸关系。特别是民众,总还是期望两岸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目前的局面乃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就推动因素来说,应该说还是两岸的民众。虽然岛内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基本上是以意识形态挂帅,但是李、陈的这种做法,你搞的时间长了,还是会为老百姓所反感。因为他们的做法,直接使民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去年立委选举,台湾的老百姓以手中的选票作出了选择。选举的结果使民进党包括陈水扁深深地意识到,用拚台独的方式寻求全面执政、长期执政,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所以,在去年立委选举之后,民进党、陈水扁经过反思,提出“和解”——岛内政党和解,岛外两岸和解,其目的也是为了全面执政、继续执政、长期执政。正因为如此,陈水扁不敢再在台独道路上激进地走下去了,这就为国亲两党比较理性地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去年立委选举的结果,一个是泛绿未能在立法院过半,另一个是使陈水扁、民进党再也不敢在激进的台独路线上拚下去了。这样,就使得国民党、亲民党敢于坚持他们以前的那些政策,就是“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现在国亲两党也不怕扣帽子了,这是连宋现在纷纷到大陆访问的根本原因。因为在以前,选票的沉重压力,使他们也不可能迈出这么一步。

  “扁宋会”意涵复杂,国民党借机迈出重要一步

  “扁宋会”的意涵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扁宋会”是陈水扁往“新中间路线”跨了一步,并且有“真诚”两个字摆在那里,陈水扁也不大好马上退回去。从这个角度讲,“扁宋会”对缓和两岸关系、使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敢于大胆地坚持其一贯的政策立场,应该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扁宋会”,我估计国民党还有很多的顾虑。

  我前面讲了,陈水扁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民进党的长期执政,搞“扁宋会”也是这个目的。他的目的,祇是为了暂时缓和两岸关系,将宋楚瑜从泛蓝里面拉出来,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分裂泛蓝、达到长期执政的目标。

  “扁宋会”之后,国民党、连战受到的压力很大。而其后的发展,他们国民党又正好利用了“扁宋会”的“十点共识”。陈水扁在其中公开承诺继续坚持“四不一没有”,公开宣称“中华民国是最大的公约数”,而国民党正是利用这个东西,才敢于在两岸关系上迈出了早就应该迈出的一步。

  所以,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形势的变化,最根本的是去年立委选举的结果。因为选举结果背后所反映的,是岛内绝大多数的民众对民进党、陈水扁、李登辉搞急独,投了反对票。如果去年的立委选举是泛绿过半,我想两岸关系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

  两岸关系这种局面到底能够发展到多远?我的看法是,这种趋势已经出现了,这种民意已经形成了,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走回头路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两岸关系能否正常化,还要打一个大的问号,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执政的民进党。如果民进党还是不想从根本上使两岸关系正常化,即使国民党、亲民党用力推动,也很难实现正常化。

  民进党可以有几种选择,其中一种是不往激进的道路上走,但是也不积极主动地推动两岸关系,就是维持目前这个样子。一方面不去激化,另一方面也不去迈大步,还是坚持其台独党纲、还是不肯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肯接受“九二共识”。在这种情况下,两岸关系大的问题不会出,但是想出现大的突破也比较困难。

  目前这种趋势到底再往前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决定性的作用还是在民进党和陈水扁。

  两岸情势转变的几个重要原因

  张麟征:其实我们中国人说,什么事情都是否极泰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岸关系,我想到○四年春天台湾大选结束之后,已经荡到谷底了,要再坏也很难坏下去了。

  到了去年十二月份立委选举之后,情势突然有了一些转变。就我来看,当然特点就是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可以说是一个逆向发展。从那种最坏的情况,慢慢地朝向比较缓和的情况去发展。

  对于转变的原因,我认为要从多个面向切入去观察。

  从二○○○年的夏天开始,到○四年的大选结束,这段时间里面的躁进台独政策,大陆和美国都非常的关心。我认为,造成今天两岸情势转变的最基本的原因,是陈水扁走得太急躁。急独不一定会导致急统,但是至少会让方向扭转过来。

  反分裂法的压力是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扭转过来呢?有几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大陆对这种情势看起来有点像脱缰的野马,必须要想办法来遏止。

  《反分裂国家法》从酝酿到尘埃落定,给了台湾一种很大的压力。而美国也感受到了压力,因为可以用《反分裂国家法》来反制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所以从大陆和美国来的这两股压力,使整个台湾内部开始反思。当然,我不认为陈水扁会有深刻的体悟,大概祇是而已。

  我认为,《反分裂国家法》的酝酿和出台,是导致今天两岸关系朝着一个理性互动的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因为有《反分裂国家法》的酝酿和出台,有美国促谈的压力,陈水扁必须在躁进台独的路上有所调整。

  泛蓝分裂导致国民党必须应变出招

  另外一个,我看两岸关系的理性发展,与泛蓝的分裂有很大的关系。

  “扁宋会”的出现,对国民党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因为本来是想通过国亲两党合起来,在立法院制衡泛绿,使两岸关系能够走一个不同的方向,使任何与这个方向不相符合的作为,我们都能够反制它。可是宋楚瑜与陈水扁达成“十点协议”之后,国民党、连战原先的设想就破局了。这样,国民党祇好自己来出招。

  宋楚瑜是想以扁宋十点协议,来抢占处理两岸关系舞台的核心角色。当然大陆对他的反应不错,其中“胡四点”里头就有了很有利的反应。

  我们也很理解大陆的反应,因为对大陆来说,任何人祇要能够把陈水扁往中间拖一点,那都是大陆所乐见的。

  当然,大陆看到的是表像还是实象,我们不知道。我讲过,扁宋两人其实个性是很相像的,就是说很权谋,也很善变。其实两个人都没有诚信,“真诚”两个字其实在他们两个人之中,没有一个人配当。他们的“十点协议”能不能当真,其实是一个问题。比如宋楚瑜说要到大陆访问,想先见陈水扁,而陈水扁先拒绝掉了;后来陈水扁要见宋楚瑜,宋楚瑜又不想见。什么原因呢?此中都是有权谋的考量。所以我觉得泛蓝的分裂,导致国民党的智库和智囊团向他建言,在两岸关系上国民党要主动出击。

  就连战、宋楚瑜、陈水扁来说,连战在两岸关系方面的立场是一贯的,从来没有说摇摆过。

  所以连战在两岸关系这个议题上头,他的“一个中国”的原则,是非常稳定而可靠的。而泛蓝的分裂,导致连战要迅速出招。

  为国民党建构未来的两岸关系框架

  因为连战还有一些考量,这个考量就是他即将在今年七月卸下党主席的位子。亲民党常常批评国民党,说国民党在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是有杂音的,因为你确实听到国民党里头有人说“台独也是选项”。

  所以连战为了在交棒之前让国民党在两岸关系的路线上能够确定下来,一定要先做一些事情,让框架能够确立。连战率先访问大陆,当然也是为他自己和整个国民党的历史定位着想。就像李登辉在卸任前提出“两国论”一样,当时李登辉是为连战构设一个框架,让连战以后跟着他的路走。

  今天连战也是希望在两岸关系上头,建构出一个新的框架——未来无论王金平、马英九谁接班,都要追随着这个脚步来走。

  连战考虑到这一步是有原因的。因为很多人说王金平与李登辉的关系太好,虽然王金平一再为自己辩护。其实我觉得王金平的可塑性其实蛮高的,而且他没有原罪。如果王金平二○○八年出来参加大选的话,他不一定会被泛绿逼着走泛绿的道路。他的可塑性其实是很高,但是他的不确定性还是有嘛。

  马英九因为有原罪,所以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头,表现得要很“清白”。陈水扁说马英九是“逢扁必反”,实际上马英九也差不多是“逢中必反”。无论对法轮功也好,对《反分裂国家法》也好,无论你讲得对的错的,他通通都要反。他反的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就是表示说他不支持中共的所作所为,我爱台湾,我有台湾的主体性。所以说,其实马英九更不可靠啦。

  连战此次率先到大陆访问,就是表示:披荆斩棘的事情我来做,所有抹黑、抹红的事情我来扛,你们后来的人,就可以推责任嘛。他们继续走这条路,如果有人说他们卖台湾,就可以说这是前任党主席给我们制定的,我们是追随者。

  两岸情势逆转与国民党大胆出招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觉得,今天这种情势的逆转,其实与国民党的大胆出招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泛蓝的分裂,导致连战跨出的步伐比较快、比较大。而且就像刚才余所长讲的,台湾内部的气氛也在改变。我认为,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让大家都可以脱掉红帽子。

  许文龙在三二五发表的那篇“退休感言”影响巨大。这个“退休感言”是对的,而且许文龙是民进党、陈水扁的“金主”。由他出来讲这个“退休感言”,说他一向都是支援一个中国的,我觉得《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就很踏实。他的这些话让人家听起来非常的错愕,但是既然最深的企业领导人都讲了这些话,那么政治人物的红帽子也就脱了。所以不管是直接也好、间接也好,许文龙出来说这番话,是导致台湾迅速在两岸关系上头迈出大步的重要原因。

  连战老早就计画访问大陆,但是到最后总有些犹犹豫豫。但是这些事情出来之后,他很坦然了,心里的很多压力都去掉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比媒体的功效还要大。

  导正价值思维取向意义重大  爱台湾可以有多种方式

  严安林:对于连战和宋楚瑜陆续访问大陆,到底应该怎么看?我感觉,政党交流对两岸交流和对话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应该充分看到。政党交流一小步,两岸关系可以说是一大步。或者说连宋各自的一小步,两岸关系也是一大步,意义应该说是不小。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国国民党的主席第一次到大陆来,尽管定位为政党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第二点,作为台湾最大的在野党,国民党与大陆的交流,应该说对于两岸的和平稳定,包括说和平之旅、破冰之旅,应该说都是有积极的作用的。国民党在内部的政党互动中抢占了先机,但是我感觉最值得重视的就是刚才余所长所提到的,两岸关系最长远的意义,就在于在台湾岛内导正价值和思维的取向,这个意义是很大的。对于连战登陆,岛内支持的民意还是远远高于反对的民意。

  这样一种情况,这样一种举动,是告诉台湾民众,爱台湾是有多种方式的,多种方式都可以爱台湾。使两岸关系稳定,两岸关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保持两岸和平,是真正的对台湾人民有利的爱台湾的方式。过去民进党那种挑衅大陆、制造两岸紧张的方式,是不是真正的爱台湾?我觉得恐怕是值得思考的,那是爱台湾,还是害台湾?

  这个价值取向上的导正,我觉得是连宋此次来大陆的意义之所在,对未来两岸的互动和发展,是影响最大的。

  应该对连宋访大陆客观定位

  我认为,对于连战和宋楚瑜到大陆进行政党交流,要有一个适当的定位。媒体的确对此非常热,但是会不会给老百姓一个错觉,好像统一已经为期不远了,两岸关系上的僵持已经不存在了。

  其实老百姓看到的往往祇是表象,因此我觉得,对于两位党主席来,也要有一个客观的定位。事件确实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但是不是给国际上的感觉,两岸现在走得太快了、太热了?恐怕也并没有真的那么热。我们应该明确到,目前的政党交流,并不是谈统一,谈的也不是统一。我相信有很多共识,但是也还存在很多分歧。

  我觉得,他们到大陆展开的政党对话,本质上还是属于民间交往的性质,因为国民党和亲民党都不是执政党,就是说,这不是两岸执政当局进行的对话和交流。

  对于连宋与大陆进行政党交流、展开对话,我觉得民进党、陈水扁的心态恐怕是有问题的,是不正常的。不需要吃醋,也不应该生气,更不应该用一种失落的心态对待连宋的访问。什么“去政府化”、“去公权力化”,这样讲是没有意义的。

  我呼吁民进党应该积极地跟进,甚至是抢先,走得比在野党更快。因为民进党手上有公权力,完全有可能做。而且在两岸问题上,执政党比在野党能够做的事情恐怕更多。

  民进党目前的心态之所以说不正常,我觉得它其实恐怕还要一个思考。就是说,国民党为什么能够在两岸问题上争得一个舞台?为什么能够抢得这么一个先机?原因到底是什么?台湾的民众为什么又是多数赞成他们来访问、来交流的?

  那是因为,民进党上台的五年来,在改善两岸关系、促进两岸发展方面无所作为。民进党自己的无所作为,造就了国民党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表现。如果民进党能够有作为,这个舞台,国民党是抢不过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不管是民进党拉宋楚瑜压连战,还是对两岸交流上完全采取紧刹车的政策,我觉得恐怕未必符合实际,而且未必真正行得通。

  民进党希望体现其主导性

  张五岳:过去这段时间,我认为可以用四件事情来印证两岸关系。与以往相比,确确实实有不一样。第一个就是春节的包机,第二个就是《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第三个就是许文龙的退休感言以及三二六的游行,第四就是国民党正式以党对党的名义到中国大陆去访问。这四件事情,如果在以前,我们大概是很难看到、很难想像到的,但这确实是同时在这样一段时间里面出现的事情。

  我相信,每一点的出现,不仅是总结了过去的两岸关系,也会对未来的两岸关系发展产生实质性或者是深远性的影响。

  对上述几个事情,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去年一年,两岸关系当然很难有大幅度的进展。第一是去年年初有台湾大选,第二是年底有立法委员的选举。这两个选举制约了两岸关系,也制约了台湾方面对于很多大陆政策的基本看法。

  我们看到,选举之后泛蓝内部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因此首度有了“扁宋会”。正是因为有了“扁宋会”,有了执政党与在野党的政党合作,国民党的大陆政策长期在两岸关系方面比较具有主导性的角色,马上面临被边缘化的可能。因为很清楚,国民党和亲民党在两岸关系,其实在具体的政策主张上,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但是既然两党在两岸关系的主张上是没有差别的,其中一个是公权力做一些暗中支撑的、甚至是默许的,一个是公权力不但不默许而且是极力杯葛的,这样的情况之下也就造就了后面几个问题的出现。

  点滴发展对两岸关系都是有利的

  我发觉,两岸关系点点滴滴的每一个成果,最后都会发挥效用。比如春节包机,在二○○三年推动的春节包机虽然是单向的、单一定点的单飞,经停港澳,但是处理了几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今年春节包机在双方谈定之后,十五号谈定,二十九号已经正式起飞。短短的两个礼拜的时间,就达成了今年的包机安排。应该说,虽然我们对二○○三年的包机不满意,但是那次的成果在于,为春节包机已经建立了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可以让原来很多长期隔阂的事情得到解决。

  既然今年的春节包机已经取得成果,也不可能走回头路,还要再往前进一步发展的。

  因此我认为,两岸之间的点点滴滴、多多少少都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谁都不能再走回头路。

  许文龙感言影响颇大,全球反独统一战线成形

  许文龙的退休感言确实影响很大。前有张荣发,后有许文龙,这两个人分别是二○○○年和二○○四年色台商的典型。他们在“一中”的问题上,在《反分裂国家法》的问题上,都有清清楚楚的表态,这当然加速了有关连先生访问中国大陆的力度和效度。其次,这让很多的台商在两岸关系方面,我不说对促统有多大帮助,但是从连宋的纷纷访问中国大陆,从《反分裂国家法》通过之后,第一个效应就是大陆的全球性的反独统一战线,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反独这个部分,不仅在一百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构一个有利的反独促统的联盟,而且在台湾内部、在反独促统这个部分长期是寄望于台湾民间部分比较小的团体,如今政党也不讳言地在谈反独问题,这个框架已经是基本形成了。

  党对党接触的效应既不可高估也不能低估

  国民党组团到大陆,是海峡两岸分治以来首度用党对党的名义进行正式的接触。这个接触的意义在哪里?意义在开启了党对党处理谈判、交流的经验,这是以前没有的。

  其实我从来不觉得那个“十点共识”和大陆的“十二点成果”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国民党访大陆,意义在于开启了政党之间的接触和对话;而政党之间的对话与一般民众之间的对话是比较不一样的,有一些后续性的效应,它可能会在将来台湾内部的选举当中成为一些政治的诉求和政治的基础。

  我的意思是说,不要太高估了政党接触的效应,但是也不要低估政党接触所可能产生的一些后续性效应。因为政党与其他团体最大的不一样,政党都是以执政为第一要务和考量,我相信国民党和亲民党很清楚。在政党接触当中,我的看法倒是比较正面,不是悲观的。因为国民党很清楚,将来决定国民党能否东山再起的,一定不是大陆怎么来看待,或者大陆民众是否喜欢,而是台湾民众对国民党的基本看法。因为以目前的政治环境,国民党到大陆去发展,空间有限,效用也很低,我相信也不是其当务之急。

  政党本来就应该有各式各样的良性竞争,台湾既然标榜政党政治,政党一定要进行良性竞争。没有良性竞争,怎么让选民可以看到可行的方案、政策究竟在哪里?

  民进党希望在两岸关系中体现其公权力和主导性

  民进党对两岸关系也好,或者对大陆内部也罢,显然双方的内在原因、内在政治因素是很重要的考量。

  我举一个例子。前几天我接触过一个朋友,他多多少少是有一点发言权的。他怎么看待国民党、亲民党与大陆的接触?他讲得有道理,他是这样讲的:从他的角度来看,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看,连先生是即将走入历史做毕业旅行的,大陆方面愿意这样积极与他接触,而并没有选择与马市长或者王金平来讲话,显然大陆方面第一是一定没有所图,从主观的意愿看是如此。第二个,既然政党是有合作,他们民进党讲话很直,有些讲话是很直接的,由于宋楚瑜有政党合作做基础,实际上是民进党想体现公权力在两岸扮演的角色。我这个朋友说,连先生与大陆谈,就算谈成了一些成果,这个成果本来是民进党想做的,这样民进党也绝对不做。他们绝对不做,他们就是有这种心态。这个事情本来是民进党要做的,正是因为连先生谈出来的结果,因此民进党选择不做,就是要让你谈定的问题变成空头支票。

  我问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如果此例一开,那还得了?可能让在野党和大陆方面都共同相信,此例一开,永远都不会找我民进党的。他说,如果是民间团体在前面谈,后面要政府的公权力来背书,要是后面公权力不背书的话,将来还更麻烦。

  但是他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我想大陆方面很清楚,也感受到目前为止是在做的。他说,如果是亲民党来做就不一样了。因为亲民党有政党合作的基础,因此祇要亲民党与大陆的互动有一些结果,他比喻说,这如同礼卷,虽然不能换现金,但是一定可以换很多丰富的礼物。

  所以你看,民进党很多的观念,包括现在他们的选择不做,是想体现民进党的主导性和公权力;选择要做,无非也是要体现公权力和主导性。我的意思是说,两岸的关系是需要双方的公权力做各式各样的一些形式的互动跟评估。

  大陆对台政策从未如此主动,台办士气从未如此高昂

  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反分裂国家法》通过之后一个月左右,两岸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陆方面自一九七九年以来,从来没有在对台政策方面采取这么多的主动、积极的举措。

  所以如果我们想评估两岸关系的特点,大陆在对台政策上,大概也总结了过去的工作经验和认知,也因应了客观新形势的需要和需求,真的是采取实际的主动出击,而不是口号;真的是刚柔并济,真的是区隔对待。所以,主动出击、刚柔并济、区隔对待,台办的士气大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昂,有这么多事情可以做。这也是目前两岸关系互动的另外一个特点。

  我认为两岸关系短期之内,对未来的看法是比较正面。第一,大陆在反独的部分,不仅国际之间取得了一致性的理解,连台湾内部主要的反对党跟多数的民众,也大概是反对台湾独立的。既然反独如果是重于促统,显然在处理两岸关系里面,面临到的严峻挑战的情势,我相信大陆方面的看法比较正面和有信心,会采取积极的看法来看待。第二,不管民进党是否真心地要信守所谓“四不一没有”,但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我看大陆先正面肯定“扁宋会”的若干共识,既然大陆都已经肯定了,你不好意思马上自己推翻。推翻不仅使两岸关系产生波折,连台湾内部的政党合作,都会产生彻底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台湾内部“四不一没有”这样一个基本的立场和看法,最多最多是做擦边球,不会明显立即在这个问题上出格。如果出格,不仅两岸关系、美台关系,甚至台湾内部关系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连宋访大陆都有自身的政党利益

  胡伟星:近半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良性互动,呈现比较好的趋势,是多方面的原因的合力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立委选举之后岛内政治生态的变化;第二是,不仅是《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内容,其过程对岛内也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第三还有美国的态度变化等国际上的因素,等等。所以,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两岸关系目前这种积极趋势的出现。

  《反分裂国家法》导致了岛内政党之间的竞争,包括泛蓝之间的竞争,都在抢占台湾对大陆政策的制高点。连、宋相继来大陆,都有其自身的政党利益。

  从泛绿来看,阿扁通过“扁宋十条”,实际上是住中间跨了一步,他往中间一跨,就引起了台联的强烈反弹,导致泛绿也出现了分裂。陈水扁进退维谷,往前冲有很大的阻力,往后退又受到其他力量的牵制。阿扁执政五、六年来,两岸关系上一事无成,岛内经济和发展搞得一塌糊涂。他总想做点事,今年春节包机之后本来是一个契机,可以做点事,结果他在等大陆给更多的新的优惠的时候,他又被江丙坤抢了先机。现在祇好踩刹车,不断强调公权力。

  这与“后扁时代”马上来临有关,谢长廷、苏贞昌都看着二○○八年,陈水扁周围的人也都要看着自己在○八年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对陈水扁来说,这种跛脚现象是越来越突出了。这种跛脚现象,可能对大陆是一个契机。因为阿扁是比较权谋的,他会不会在他最弱的时候走出一大步?我认为他接球和迈出一步,都有可能的。当然,这要看如何与大陆互动。

  大陆如何因应形势出牌值得深入考虑

  岛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对大陆来说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契机,特别是可以利用岛内的政党政治、政党竞争,来达到推动两岸互动的目的。大陆如何利用这种形势来出牌,我觉得这是一个议题,值得大陆好好考虑。

  还有,大陆应该考虑如何利用目前这种良性的互动,取得对台湾民众的一定的话语权,把信心真正带到岛内民众里面,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两岸的互动,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岛内朝野竞争的局面,且在野党内部都有竞争。今后的局面是双轨制呢?就是在野党与大陆直接沟通,执政党也想打开自己的管道;还是苏起说的单轨制、单轨双棒制——先是在野党去蹚路,用自己的资源打开一条路,然后把棒交给民进党,由执政的民进党再去做点事。到底是什么模式,目前还看不清楚,此种有很多契机。两岸最近的互动,应该给两岸的决策者提供了一些观察的线索。

  连宋登陆意义超越具体事务让台湾民众客观看待大陆

  余克礼:对于连战、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我觉得我们应该站到很高的角度去看。大陆不会对台湾的情况误判到那个程度,寄希望会马上实施什么事情,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所希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是通过连战、宋楚瑜,也就是国民党、亲民党的主席到大陆访问,最起码可以营造一个两岸的政党,而且是很大的政党,可以互相就两岸关系直接接触。我们现在不是谈统一,也没有想谈统一,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就是要发展两岸关系,而发展两岸关系有很多的障碍,对这些障碍应该怎么去解决?就这些问题可以交换意见。最终的,是想确定一个发展两岸关系的架构。

  虽然连、宋不是执政者,但是我们可以讨论、可以探讨、可以研究,最起码在形成一定意见之后,可以把共产党、国民党、亲民党的主张讲出来,让台湾老百姓去选择、去判断。我们所要的是这个效果,并不是想现在就做成几件事。即使你做了一百件事,如果老百姓的观念改变不了,还是等于零。我们要的是台湾整体民众的思维的、观念的、意识的一个大的转变,这个转变从哪里开始?台湾长期把大陆妖魔化,把大陆污名化,包括大陆的形象、政策。我们要的是,让台湾的老百姓逐步客观、理性地瞭解大陆、看待大陆。

  连宋访陆打破诸多岛内顾忌  老百姓可知阻碍责任在谁

  连宋来大陆访问,最起码使台湾很多的民众今后到大陆来没有任何的顾忌,很多顾忌就打破了。既然国民党主席、亲民党主席可以来,其他的很多民众为什么不可以来呀?

  二○○二年我在北京见过一个民进党的创党元老,后来他离开了民进党。他当时到大陆来的心情,说起来都很好笑。他离家到大陆来的头一天,他们家搞得气氛很悲壮。由于台湾长期的反共宣传,他觉得到大陆之后可能再也回不来。因为他加入了民进党,民进党是“台独党”,大陆见台独分子就抓,可能回不来了,吓成那个样子。可是一见面,并不是那么回事。他一讲,我们都觉得很好笑。他说你们别笑,我头一天在家确确实实是做好回不去的准备了。

  连宋到大陆访问,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报导,最少可以让岛内民众觉得,今后可以自由地到大陆去,没有任何的顾忌、顾虑。我们希望的是这些东西,并不是想与他们谈成具体的东西。比如江丙坤来搞了“十点”、“十二点”,这表明瞭双方的主张,最起码大陆的中央想做什么事,国民党想做什么事,这些事对台湾的老百姓有没有好处?如果台湾的老百姓觉得有好处,为什么不能做?最起码责任很清楚,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如果民进党这么去分析判断形势,回回都不对头。他们首先应该考虑到他们做在野党的时候,谢长廷九三年第一次到北京的时候,我就跟他谈,我说我如果是民进党的话,我就主张“三通”,我绝对不会跟着李登辉的什么三个条件去起哄。即使李登辉从台联的角度考量说得很对,作为执政党也不能为他背书。

  其实民进党开始时的政策,比今天国民党推动的要激进得多。两岸关系走到今天,应该充分肯定早期他们给国民党施加的压力。民进党当时也没有公权力,但是推动去做,国民党不得不承认。本来就是这样的,民进党今天执政了,怎么反而连这个都不懂了呢?

  (张麟征插话:不是不懂,他们祇是没办法、没辙。)

  问题是,他们靠这一套是没用的,因为这是违背民心的,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是行不通的。现在民进党出台的一些政策,有谁替他说好话了?包括暂停新华社、《人民日报》在岛内的驻点采访。“七点”也好,还有什么“三反对三要”也好,祇能是笑话嘛。

  对连宋访陆应大处着眼,如何评价其意义都不为过

  对于连战和宋楚瑜访问大陆的影响,我们要从大的方面去看,不是说谈成几件事。我想,胡锦涛总书记也不可能与连战、宋楚瑜谈一些具体的小事。即便有些具体的事,都不会是什么坏事,最起码让台湾的老百姓知道,共产党想干什么,国民党想干什么,这些对台湾的老百姓有没有好处,这是可以说清楚的。最起码对原来那些整个被扭曲、歪曲的宣传,让之站不住脚。

  对两岸关系还是要有诚意。陈水扁老讲善意,民进党喜欢讲善意,我一直不同意这个看法——你没有诚意哪来的善意?没有诚意,就是有权谋嘛,那是善意吗?民进党要想真的发展两岸关系,必须要有诚意。现在连战、宋楚瑜到大陆来,还有胡锦涛主席的四点意见,至少让很多的台湾老百姓知道大陆发展两岸关系是有诚意的,大陆为台湾同胞做事是有诚意的。我在前面所讲的那种意识形态的、扭曲的、非理性的宣传,现在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了,媒体也不跟着他们去炒。

  我所说的两岸关系目前是最好的时期,指的是刚才讲的这些东西。长期以来那种污名化的、扣帽子的、诬蔑的、宣传的,已经搞不下去了。

  所以,我们对连宋访问大陆的影响和意义,怎么去估计,我觉得都不为过,毕竟这是五十几年来第一次,有两个大的政党领袖到大陆来,很多的禁忌、顾忌被打破了,这是其意义所在。

  民进党会调整但程度未明,但搞急独无法连续执政

  民进党采取目前的这些做法,也是在其措手不及的情况下搞的急就章。我当然现在并不瞭解陈水扁到底是怎么考虑的,但是立委选完之后我与很多国民党的人交谈,我让他们向共产党、向民进党学习。共产党和民进党都是会调整,我们讲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国民党不能老是那么僵化。我与很多国民党人谈过,说这样下去你就完蛋了。

  必须认识到,民进党的确有其特点,还是会调整的,但是民进党到底会调整到什么程度,我现在没有数。现在既然你想靠拚台独达成长期执政已经走不通了,但是既不推行激进台独、又不想大幅度开放两岸关系,就能达到长期执政的目的吗?

  所以,到底目前的形势会对民进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陈水扁如何因应连宋到大陆访问之后的形势,目前还要观察。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如果陈水扁还是像以前那样赤裸裸地、公开地讲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再宣扬他那一套急独的东西,肯定是不行了。

  民进党对此也是非常清楚,要不然陈水扁就不会在“扁宋会”之后几次讲“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讲了那么多次,意思是很清楚的。如果按照李登辉那一套搞下去,你还执什么政呀?

  美国近期在台湾问题上隐隐有动作

  美国对台湾的影响是相当深、相当大的,我赞同“扁宋会”之后一位学者在《联合报》上发表的观点,他说“扁宋会”是美国人做导演,陈水扁和宋楚瑜在那里演戏,观众是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老百姓。我觉得这个看法非常恰当。

  宋楚瑜此次敢抖一把,可能是因为他在美国得到了什么东西。但是我觉得,宋楚瑜这次是不是看准了,对美国的意图、对陈水扁的意图是不是把握得很准确,是很关键的。如果他没有看准,宋楚瑜就是这次很大的输家,但是这次他之所以急着要来,也是觉得美国人和陈水扁靠不住。如果他要是相信陈水扁真的会在两岸关系上有大的突破,他不一定来。

  如果陈水扁真的想突破,他也不要宋楚瑜来;他如果承认“九二共识”,他自己就可以派人过来谈了嘛。

  从目前来看,宋楚瑜是比较尴尬的,但是最后他选择来,这个选择是对的。

  美国对未来两岸关系的互动和发展,我祇能讲我们要密切关注。事实证明,汪辜会谈之后,两岸关系走得很快的时候,美国并不是那么很赞成,李登辉一次一次去踩刹车,不能说没有美国的背景。这次民进党搞出“七点结论”、“三要三反对”,暂停两家大陆重要传媒的驻点采访,也不能说他和美国没有沟通。

  事实上,陈水扁也好,美国也好,美国是希望谁在台湾长期执政的?其实是不用讲的。搞“扁宋会”为了什么?还是为了民进党长期执政。

  所以,很多东西,我们还要从大的战略层面去分析、去观察,不好马上作出结论。

  不在乎结果而在乎过程,大陆力图塑造台湾新民意

  张麟征:对于连宋访大陆,并不在乎协议,而是在乎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透过媒体的报导,来塑造台湾的新民意。要让台湾人民瞭解,两岸关系真实的情况并不是像民进党讲的那样。也就是说,不像国共两党当年极端对立的时候那样,如果两岸不交流,可能台湾的人真的以为大陆人都在吃草根,而大陆的人真的认为台湾人整天啃香蕉皮。

  这个过程事实上会发生一些效果。除了会慢慢扭转民意、会有新的体认之外,我觉得这对于民进党陈水扁政府会有非常大的压力,就是增加执政党的压力。执政党虽然可以说你连战去谈的什么我都不做,宋楚瑜谈的则因为有扁宋“十点协议”,所以可以考虑去执行一部分。但是从事实来讲,无论连战也好,宋楚瑜也好,如果谈的都对老百姓有利的话,执政党不做,实际上就凸显出你所谓爱台湾,就是假的,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政权而动员本土化的民意,“爱台湾”仅仅是为了吸纳票源而说的,并不是真正的“爱台湾”。

  所以,执政党不做没关系呀,他们不做,台湾的老百姓会看破民进党的手脚。

  其实正因为连宋访问大陆,给民进党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非常大的挤压,台独势力因为连宋访问大陆而受挫,所以才会抬出公权力呀、主导性呀,等等。

  民进党在野的时候,从来都不管什么公权力,越是公权力我越是要冲撞。

  所以,事实上我觉得无论国民党、亲民党怎样对付民进党,其实都是小巫见大巫。

  我认为,对于国民党、亲民党访问大陆,应该让媒体充分发挥。其实江丙坤仅仅是探路石,但是“一石激起千重浪”。因为他的探路,媒体大加报导,结果良好,连宋马上就访问大陆。其实不管是不是要塑造台湾新的民意,或者是挤压台湾的执政党,从争取台湾民心来讲,增加媒体的曝光度,增加国际对台海问题的关注,其实大陆媒体报导的力度越大越好,这一点是不需要怀疑的。

  陈宋“性相近”“求相异”

  阿扁不变的是绿色票源

  至于民进党说连战达成的任何共识,他们都不会执行,宋楚瑜做的则考虑会执行,其实我认为这个可能性不是那么大。

  因为基本上,我觉得民进党、亲民党的合作是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基础上。我们说,宋楚瑜有很多点与陈水扁很相像,比如善变呀,立场不是很确定呀,很有政治魅力可以争取选票呀,等等,都很相像。不相像的是,这两个人的大陆政策截然不同。宋楚瑜是讲“一中”的,不管是不是欧盟化,但是他还是讲“一中”;而陈水扁,一定是讲“一边一国”的,即便不讲也还是坚持“一边一国”的。从陈水扁的“七点结论”、“三要三反对”,通通都表达出来他的立场,这是两个人不同的地方。

  第二点两个人不同的是,我不认为民进党会这么快地改变政策。为什么?陈水扁什么都可以变来变去,唯一不变的是他要把他的票源巩固住,所以,他对绿色选民的支持是非常重视的,为什么在二○○三年到二○○四年的选举期间,他有那么多的躁进的政策,就是要巩固他的绿色票源。

  宋楚瑜是很奇怪的,他为了达到“扁宋会”的目的,根本是置选民的支持于不顾。所以,到后来泛蓝的选民对宋楚瑜非常反弹。这就是为什么到最后宋楚瑜要在“扁宋会”各自表述的时候,要讲一大堆对《反分裂国家法》的解读。其实他除了讲给大陆听之外,是讲给他的泛蓝的选民听的。他为什么要抢着登陆,除了要抢占这个舞台之外,也是要告诉他的选民,他是要弥补两岸裂痕,他其实对改善两岸关系是非常执着的。

  国亲争相登陆使陈水扁原先谋划完全落空

  “扁宋会”所有的努力,其实以后都是要付诸东流的。因为两个人的大陆政策绝对不同,两个人对选民的重视程度也非常的不同。我认为在当前两岸互动情势之下,民进党政府大陆政策的走向和展望,如果你要是太过乐观,那恐怕是被一些虚假的表像所蒙蔽。

  其实扁宋合作有三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就是他真心诚意要来改善两岸关系,因为有美国的压力和台湾现实的需要。他如果要改善两岸关系,可是又不能直接去谈,否则与绿色选民怎么交待呀?所以找个宋楚瑜出来,演一场双簧,就说要政党合作,而合作才能达到立院的过半数,才能够打破立委选后泛绿在立院不过半的劣势。

  可是,我想陈水扁事实上真正的用意不在这里,其真正用意是在美国的压力下,在台湾内部的压力下,跟宋楚瑜唱一出双簧,各取所需。宋楚瑜是需要一个舞台,而陈水扁是要裂解泛蓝以解决他在立院的劣势。可是宋楚瑜不代表亲民党,宋楚瑜不选什么,也许他对二○○八年还有一些梦想,可是他不会马上去选立委呀、国代呀、县市长呀、议员呀,这些宋楚瑜都不参选,所以宋楚瑜可以走得大幅偏离其原来的政党方向。可是亲民党的立委很多都不是与他同步前进,很多亲民党立委对“扁宋会”是很反对的。因为这些立委有选举的压力,他们需要泛蓝的选民。周锡玮出走到国民党,原因就在这儿。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各取所需所扮演的“扁宋会”,实际上陈水扁祇是想利用宋楚瑜来搪塞一下美国,来敷衍一下大陆,来应付岛内泛蓝的一些压力。

  我不认为陈水扁的政策真的会变。他的台独当然没有像李登辉的颜色那么深,但是他如果叛离了他的绿色选民的话,他的票到哪里去找?你陈水扁不选二○○八,可是我苏贞昌或者是谢长廷还要选呐。所以,陈水扁叛离得太多的话,绿色选民不会接受的,而且转弯也没有那么快。

  因此我们看到,陈水扁对连战非常生气。因为陈水扁即便要变,他也要有一个过程,要慢慢转,慢慢转,把舵朝这个方向转过来。可是现在连战的登陆,迫使宋楚瑜要紧接着登陆,否则他亲民党五月份就不用选国代了。而这两个在野党抢着登陆,就让陈水扁原来的谋划全部落空。

  我认为,民进党的大陆政策要变的可能性非常小,反而在短期内会踩刹车,对于农产品登陆、两岸交流、经贸交流,通通踩了刹车,原因就是这么简单。

  岛内政治实力消长影响两岸关系

  未来一段时间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我觉得还是在三个层面。一个是台湾内部政党的板块的挪移。现在这种情势的变化,在泛蓝里头、在泛绿里头,政党势力都有所消长。第二个是看大陆能够对台湾再有什么样的争取民心的做法。大陆能释放什么,直接就做了,这样对连战有加分的效果。

  不是因为我是连战的朋友所以为他讲话,我也是宋楚瑜的朋友,不过他做得实在很差。事实上,如果大陆今天想在台湾找一个沟通、谈判的对手来说,我看不出有谁比连战更合适。因为他是即将卸任的党主席,他不像宋楚瑜那样还有二○○八年的幻想,他没有。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为两岸关系能够真正破冰,能够导正过来。他是既追求国民党的历史定位,也追求他个人的历史定位。国民党通过连战访问大陆可以做球,不管民进党接不接,没有关系。在野的力量经过这样一种过程和酝酿,慢慢会壮大;然后有一天政权拿回来之后,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我想可以真正落实。

  美国用台独和日本军国主义牵制大陆

  美国因素是非常值得观察的。美国人当然是不希望两岸打起来,也不希望两岸合起来,就是坏不要坏到打起来,好不要好到合起来,这是最符合美国利益的。所以美国人一方面在叫大陆不可以用武,一方面在对陈水扁说不可以进行法理台独。但是美国人的居心,你在别的方面可以看得出来。

  从美日二对二的安保谘商里头,看得出美国已经在日本身上着力。所以美日安保对话把台湾问题作为美日两国共同关切的一个议题,日本对此已经正式表达,而以前它是不敢正式表达的,顶多是说“周边有事”是日本关切的,但是此次点明了台湾议题。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美国人对两岸关系的策略,就是你们不要打,你们也不要合,用台独和日本军国主义来牵制中国大陆是很清楚的一种策略。

  两岸能否平稳发展存在很多变数

  严安林:连宋登陆后,两岸互动会怎么走?美国在两岸互动起什么样的作用?我感觉不脱这几个方面:

  对大陆来说,一方面牵涉到对连宋的定位。因为此次连宋来大陆高度重视,定位是相当高的。我关注的是,大陆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尤其是操之在大陆的部分,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落实?这才是两岸政党交流了也好,两岸交流了也好,能不能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操之在大陆的部分你怎么做?我觉得这是大陆需要思考的。

  从岛内来看,也是双轨的。从在野党来说,就目前来看是比较积极,但是我觉得存在很大的变数。比如连战回去之后要辞去党主席一职,新的党主席不管是马英九还是王金平,在整个两岸关系上准备怎么表演?政策走向怎么走?我觉得恐怕是有很大的变数。

  从民进党来看,陈水扁也许是有他的一个考虑。比如民进党长期执政,也许在两岸问题上是不是可以争得一席之地或者有所表现?尤其是我感觉,苏贞昌等人从党的角度拿出的“三要三反对”,尽管你可以批评他们莫名其妙,用民进党的决议来要求在野党,好像管得太宽了,但是这表现了一种心态。

  尤其是牵涉到今年年底的县市长选举,苏贞昌又是负最大责任的,选好选坏,苏贞昌首当其冲。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会不会因为县市长选举的需要,巩固选票也好,从各方面考虑也好,使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又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表现,我觉得这恐怕又是个变数。

  大陆对连宋登陆定位太高,美国可能出手刹车

  最难的就是美国这个因素。之所以我认为对连宋访问大陆要有一个恰当的定位,我是从有利于两岸互动的角度来说的。我认为,千万不要让美国感觉两岸又太热了,然后像民进党一样又要刹刹车了。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对两岸互动是不利的。

  我们一定要注意美国到底在两岸的问题上起什么样的作用。当两岸有可能擦枪走火、非常紧张、紧绷的时候,它要求两岸对话,而且采取措施来推动。但是当两岸太热的时候,它是在暗中踩刹车也好或者暗中给谁加油也好,施加自己的影响。两岸紧张的时候,美国似乎起一种稳定的作用,但是当两岸平稳地向前发展且发展态势不错的时候,美国可能起的是消极的作用,甚至某种程度上是破坏性的作用。

  对这一点,我们是不能不看到的,这也是我前面讲对连宋访问大陆不宜定位过高、不宜在国际上给人一个两岸已经如何如何热络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两岸之间能不能平稳地发展,的确存在着很多变数。

  对于有助和平发展的行为应该乐观其成不持异议

  张五岳:对于连宋访问大陆,如果有助于台海的稳定,各层次、各形式、各种各样的接触、交流,都应该去鼓励,是不应当持有异议的。我们如果认为台海今天最重要的是建构

  一个和平与发展的环境,这种交流如果有助于和平与发展,我们不但不应该持异议,而且应该是乐观其成的。

  但是事实上我们很清楚,决定连宋访问大陆后对两岸关系会有哪些影响、几个部分的影响,也是要进一步评估的。第一就是连宋访问中国大陆之后,台湾政党之间的合纵和连横、竞争与合作,这个部分的格局会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因为这个变化,是会影响到整体两岸关系的推展。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看得很清楚,如果台湾拥有公权力的一方,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来改善两岸关系,或者说受制于各式各样的考量,两岸关系是很难有大幅度的进展的。

  值得重视的是,对于台湾的这种情况,大陆怎么来看待,应该是进一步来评估的。

  用连宋之口讲“中华民国”

  我认为,大陆方面愿意借由与连宋互动的机会,那么哪些是可以主动的、操之在己的务实可行的部分,对这些部分,大陆确实是应该好好地做一些评估和盘算的。这个部分,公权力操之在大陆的主动释放的善意,就算民进党政府有不同看法,台湾民众还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

  第二个部分,连宋与大陆就一些将来必须由双方共同敦促的、努力的方面交换意见,这个部分是可行的。

  第三,连宋有些话,要让大陆来讲其实是不容易的,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大陆方面愿意让连宋到大陆这个场合,在所有这么多的媒体面前来表达他们的主观看法,就是怎么样来界定中华民国。你要让大陆方面自己的嘴巴讲出“中华民国”,我相信短期是不现实的。但是你愿意让连先生在媒体面前清清楚楚地讲出“中华民国”,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展。

  两岸关系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民进党可通过民亲合作解套

  民进党政府的大陆政策,我们其实也很难想像到他们基于哪些考量,但是有几个部分大概是很现实的考量。我想第一个目标大概是想长期执政,这是其主要的目标,从来是把两岸关系当成手段。

  第二方面是几个内在因素的制约。第一是民亲的政党合作。因为祇要民亲还维持政党合作一天,民进党在两岸关系的议题上,就不容易走外界所认为的冒进与激进的路。这很清楚,亲民党和民进党合作是冒着很大的风险,而亲民党的合作主要注意一个基调,一定是抓住两岸关系这个基调。因为如果亲民党能够成功地让民进党的政策往中间来走,那么亲民党就能够成就其历史定位。同样,如果亲民党认为其两岸关系的主张与民进党是南辕北辙的,我相信民亲合作一定会立刻破局。所以民亲的合作其实很容易看的,宋楚瑜先生一定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其唯一的合作的。这种合作对他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一旦政策南辕北辙,民亲合作立刻就破局,立法院也就会回到固定的生态。

  如果是民亲先合作,陈总统长期以来所宣传的包括“四不一没有”,以及包括宪改等议题,民进党是不是能够信守它的承诺,如果信守承诺,显然两岸关系就不容易出现一些比较大的让人意外的一些冲突和危机变数的发生。

  这几个部分,是民进党考量政策规划与对话的重要因素。民亲的合作,也是民进党唯一一个为了想让两岸关系进一步开展,而找到一个楼梯或者下台阶。

  现在台湾政党是高度竞争,所以对国民党这部分所谈的,民进党在短期内确确实实是不容易落实的。但是对亲民党这个部分所推动的,由于有政党合作做基础,其实民进党或许有一些选择性的作为的。刚好在这一种情况之下,亲民党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很清楚,甘愿而且自许做一个桥梁的功能,意义在这里。因为亲民党认为他的政策与国民党没有很大的差别,既然大陆方面与它做沟通,它唯一比国民党好的一点,是它以政党合作为基础。所以亲民党的定位是什么?是一个桥梁,是一个所谓功能性的角色。

  这个部分其实也是两岸里面,民进党唯一比较容易做自我解套的。严格讲,如果民亲的合作格局不变,其实民进党是容易从亲民党这里找到一个解套的空间。这个解套的空间,对内多多少少还可以自我交待,就是因为有政党合作作为基础,多多少少也必须要履行一些政党合作的可行职责。如果没有亲民党合作做基础,很难对民进党内部的基本敎义派有所交待的。

  对“九二”的观点在靠近,还有第三种方法

  两岸协商的基本重点,大陆是强调“九二共识”,台湾对此是一步一步在往前推展,但是这个推展在目前还不能让双方很满意。民进党早年讲的是“九二精神”,强调“九二是没有共识的”,“唯一的共识就是没有共识”,这种说法显然是没有交集点。

  民进党去年的说法,是“九二香港会谈”。今年三月份之后,最新的说法,是“建议双方以九二香港会谈所获致的成果来作为两岸展开对话的基础”。这样,第一它强调九二年在香港是有会谈的,第二是强调会谈是有成果的,第三是这个成果是可以作为双方重新对话的一个基础的。

  我倒是认为,如果“九二共识”这几个字不是用“以词害意”,其实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拉近了。如何在这里面再创造一点可行性,我倒是觉得还有开展的空间。

  如果“九二”这个问题还是无法解决,还有一个方式,就是第三个,就是两岸关系的主要因素,就是公权力能否透过适当的方式,通过授权的民间团体,来从事两岸之间的协商与对话。

  连宋访陆和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对两岸是一个契机

  饶美蛟:刚才几个问题都谈得很透彻,观点也很精辟。我得到的一些总的印象,似乎就是大家大致认为《反分裂国家法》与连宋访问大陆,肯定会使两岸关系获得一个新的发展,而且大致上会向一个理性的方向来发展;民间交流的空间会更加宽广,对台海的稳定,应该有一个正面的作用;台湾岛内的政治力量也会有一些消长。

  经贸合作我们有所涉及,这是值得我们留意的领域。我个人的看法应该会比较正面。特别是连宋访问大陆之后,经贸发展会更进一步。

  总的来说,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和连宋访问大陆,两岸对于存在的问题的把握会比较好一点,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契机。

  (原载《中国评论》二○○五年六月号,本次论坛主办机构为中国评论月刊、香港崇正总会、香港岭南大学商学研究所)

  附:评论员简介

  余克礼: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著名两岸关系问题专家,长期从事两岸关系的研究。

  张麟征: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敎授,台湾著名两岸问题专家。

  严安林: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市台湾研究会秘书长,海峡两岸关系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当代台湾政治与海峡两岸关系研究,着有《台湾选举纵横谈》、《民进党对外关系研究》、《中国国民党史》(合着)等论著。

  张五岳:中华港澳之友协会秘书长,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副敎授,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法学博士。一九六○年生于台湾南投,研究专长和领域涉及大陆对台政策、两岸政经关系、分裂国家统一政策之比较、香港问题等。

  胡伟星: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副敎授。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马里兰大学政治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学、海峡两岸关系以及东亚国际关系的研究与敎学。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