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小议粤剧之成年——梁洁华女士在“粤剧的起源和形成”



  研讨会上的发言(梁洁华,广州市粤剧粤曲学会名誉会长,中山大学名誉博士。)        

  我祖籍顺德,是粤剧名家辈出的地方。我的祖母喜欢看粤剧、听粤曲,我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对这一富有南国特色的戏曲艺术产生了兴趣,在研习绘画之余,也开始尝试投身其中,成为业余爱好者。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获香港音乐家朱庆祥先生指点学唱粤曲,其后应陈笑风先生要求和鼓励,録碟义卖,参与香港灵实医院善终服务慈善筹款,得到师友和同好的肯定、捧场,为社会尽到绵薄,为有需要的人群出一分微力,这是人生的一种慰借和欢快!历年来,香港几大慈善机构每年的筹款活动,差不多都有老倌、名人、艺员演粤剧、唱粤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支持,踊跃捐赠,蔚然成风。粤剧、粤曲成为市民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显示这一岭南艺术奇葩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民众基础。

  我热爱文化艺术,关注粤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久前,我曾对一些朋友提出殷切希望:“粤港两地戏曲专家、学者和有志之士,多组织、参与学术研讨会,对一些长期有争论、一直没有结论和定见的问题,开展实事求是、心平气和的讨论”,这是促进、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有利途径。今天,我喜见众多戏剧界的行家聚集广州,探讨粤剧起源与形成这个有一定难度的专题,各抒己见,这是个良好的开端。我在繁忙的社会活动中抽出时间,不避浅陋,提出一些粗略看法,就教在座行尊,参与讨论。

  什么时候有粤剧?一直以来意见分岐,这是学术上常有的现象。有人认为,广东粤剧始于明代,有400多年历史,有的说在清朝,300余年,有称更为久远,迄今已有500年以上等等。其中的论据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种:“碑碣说”、“戏台说”、“琼花说”、“声腔说”等。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商榷、探讨,从而找出相对接近历史实际、合情合理的结论,是大有裨益的。

  关于“碑碣说”。在佛山汾江河畔有一碑碣,碑文刻着“大明万历琼花水埗”。这显然是红船湾泊“私伙”埗头靠近自己的行会——“琼花会馆”。“这块碑碣……入民国以至日寇侵华,老艺人们还亲眼看见。有了这块碑碣,就显得依据传闻,说它发端于清雍正年间,颇为失实。……明代迄今已远,若以年算,也不止三百年。”〔1〕

  有人曾见过一个碑碣,就证明是粤剧出现的时间,这个结论未免简单化了。近几十年来,全球有不少人曾在多个不同地区看见过天空有不明飞行物(UFO)出现,时间、地点、人证俱全,有的更有照片、録像,这是否可以认定这些不明飞行物来自外天体?就是外星人所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中国新疆天池、吉林镜泊湖、湖北神农架,先后有多批人士声称曾亲眼目睹过有所谓“水怪”、“野人”,迄今学界都没有轻率就此下结论。这是科学的态度。何况,即使真有所谓“大明琼花水埗”,也未必就是粤剧的专用埗头,更无法“依据传闻”,从中证明粤剧已存在300年以上的史实。

  关于“戏台说”。说到粤剧历史,有人提及佛山祖庙的戏台——万福台(原称华丰戏台)。据《佛山史话》称,明代成化十七年(1487),佛山石湾太原霍氏族谱记载:“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又据干隆《佛山忠义乡志》称,“六月初六日,普君神诞,……以次率资演戏,凡一月乃毕”,“十月,晚谷毕收,自是月至腊尽……万福台中鲜不歌舞之日矣”。在《五百年粤剧大本营》一文中称,早年“粤剧艺人每年六月上旬组班”,然后“集中在万福台首场公演后分别到外地演出”。佛山就此“成为粤剧的大本营”,万福台乃是粤剧演出中心场地。〔2〕

  大家知道,北京颐和园、河南周口(关帝庙前)、河北正定等许多历史悠久的地方,都保留有古戏台,但这仅仅是历史上留下来的艺术表演场地,不局限于演出单一剧种。正如戏曲史研究家周贻白先生所说,“明代戏剧的演出,在一般神庙和农村中,已经有了比平地高出数尺的舞台”,“在昆山腔与弋阳腔并肩前进的时期,两腔都可演出”。〔3〕同样在广东,早年外江班与本地班幷存时期,所有的戏曲都可以在某个戏台上演出,絶不可能人为地固定一个剧种,是毋庸置疑的。用一个戏台来考证一个剧种的历史,我看也欠缺理据。

  关于“琼花说”。在我国将近400种戏曲种类中,广东粤剧界同业是唯一祀奉火神华光师傅的。华光和琼花传说都是共同出自一个民间神话故事,戏行朋友耳熟能详,信服无比,不必赘述。有人将琼花视为粤剧,称有琼花会馆之日,就是广东粤剧存在之时。由琼花会馆乃至琼花宫,粤剧出现的时间越益久远。

  粤剧与琼花有什么渊源?粤剧研究家赖伯疆生前有人曾就此问题向他请教,他回答说:“前人可能因为粤剧好看,而赋以琼花美誉”。好看的鲜花很多,何以琼花比喻?此说欠缺说服力。

  关于“琼花宫”、“琼花会馆”远在几百年前就有了,并与粤剧幷存等说法,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的《试谈粤剧》认为,此说“不能完全相信”。香港粤剧研究者胡振(古冈)先生曾经对此提出质疑,声称“粤剧供奉华光祖师,外省梨园莫名其妙”,令人费解;〔4〕香港粤剧艺人阮兆辉先生在今年九月间“情寻足迹二百年——(香港)粤剧国际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他明确指出:“琼花会馆原为冶炼业的行会”,称琼花会馆自始就是粤剧行会有“客家占地主”之嫌。20世纪90年代初,广西粤剧研究家何国佳先生就着文指出:“琼花会馆并非戏行会馆,而是五金炉冶的专业行会”,“炉冶行业天天同火打交道,故而立火神华光为偶像”。大量史料证明,明清时期佛山冶铸业发达,有“南国铁都”之称,产品有铁铸佛塔、铜铁神像、大香炉、铁铸大炮等等,“冶铁之工莫良于佛山”;石湾的陶瓷业同样兴盛,全盛时期“有陶窑一百零七座,容纳工人六万有奇”。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顶礼膜拜火神华光师傅,琼花宫、华光庙、琼花会馆相继涌现,是合乎情理、理所当然的。据《佛山忠义乡志》载,其时佛山镇内有华光庙11间,终年香火不絶。据瞭解,直到现在,南海九江、金沙等村镇尚有不少华光庙,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华光师傅诞,当地村民及远近亲友都络绎不絶地前往拜祭。香火之盛,不亚于农历新年。何国佳先生又说:早年“广东本地班被外江班排挤,在梨园会馆无立锥之地才去投靠这个琼花会馆”。〔5〕这与阮兆辉先生“客家占地主”之说不谋而合。

  探索粤剧历史,破解“琼花”之谜,似乎有此必要。琼花产自江苏扬州,广东历史上从未有记载。历代文人有许多吟咏琼花篇章,脍炙人口,这里不一一列举。据报导,扬州的琼花观,古称后土祠。相传有琼花一株,天姿国色。诗云:“惟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还说“天下无双独此花”,故欧阳修在花旁建有“无双亭”。琼花现已得到繁衍,成为扬州的市花。〔6〕去年一位朋友去江苏扬州访问,专门就“粤剧与琼花”为题请教当地文化官员和图书馆专业人士,他们除了感到茫然外,简直就是无言以对。

  关于“声腔说”。不少行家已从各个方面考证了粤剧的起源,从声腔、音律方面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我不擅此道,不置妄评。

  综观广东文化发展史,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确有颇为频繁的戏曲活动,但却不是时下的粤剧,这是必须认真考究的。据清代干隆五十六年(1791)在广州所立的《梨园会馆上会碑记》称,来此地登台的外江戏班,安徽有7班,湖南有19班,江西有2班,姑苏(苏州)有11班,均唱昆曲或乱弹。而在广州及附近四乡演出的,多是本地班,或称“土优”、“土班”,“俱属广腔”。戏曲史研究家周贻白先生说:“在明代,一种唱腔,实际上便代表了一项剧种”。〔7〕周贻白先生更指出,“清代初年……在北京的弋阳腔已早与当地语音及土戏声调相结合,改称京腔”。〔8〕有鉴于此,上述的所谓“广腔”,此时是否已经“与本地语音及土戏声调相结合”,形成真正“广化”了的声腔,抑或是“蛮音杂陈”、“不昆不广,殊不耐听”的声调。〔9〕或者说,是广府戏人用不准确的“舞台官话”、充满“蛮音”所唱出的外江戏,而误之为“广腔”。这也是值得认真考究的。

  试看清代中叶,本地戏班演的是什么戏?道光广东举人杨懋建在《梦华琐簿》中写道:“本地班……所演故事,类多不可究诘,言既无文,事尤不经。……鸣金吹角,目眩耳聋。……本地班近西班”。〔10〕又据丁仁长所撰《番禺续志》云:“凡城中有官宴庙神,皆系外江班承值。其由粤中曲师所教而多在郡邑乡落演剧者,谓之本地班,专工乱弹、秦腔及角扺之戏。”“乱弹、秦腔似即梆、黄的初期称谓,角扺指武剧,当亦源出徽班”。〔11〕由此可见,清代中后叶,本地戏班演出的基本上是外江戏,使用的亦为“舞台官话”无疑。欧阳予倩的《试谈粤剧》称:“广东戏用的所谓戏棚官话,可以说就是桂林话”。〔12〕

  中国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堪称世间少有。地方戏曲类别如何划分?是以从业演员的籍贯、地域来决定?还是戏曲的地方特色和本土方言为主要分水岭?我认为:无可置疑应是地方特色和本土方言是具决定意义的,舍此无以辨别。广东本地戏班萌芽、孕育于清代中后叶,逐渐向本地化方向发展,一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仍然沿用“戏棚官话”或称“舞台官话”、“中州话”,实际是本地戏人用外江话演外江戏,用一位广州著名艺人的话说,是“唱昆曲、唱弋阳腔、唱汉调的旧大戏”。〔13〕另一位本地老艺人生前说过:“我做了一辈子戏,从中年开始用广州话,才真正算是演粤剧,称得上粤剧艺人”。这位名艺人更明确地说,把“舞台官话改唱为广州方言”,“这几十年才有名正言顺的粤剧”。

  

  注 释:

  〔1〕何建青:《替粤剧算命》,《粤剧资料汇编》,92、93页,广东戏剧家协会编印。

  〔2〕《佛山史话》,164~165页,中山大学出版社。

  〔3〕《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336、33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4〕胡振(古冈):《广东戏剧史——红伶篇之三》,53页,香港利源出版社发行。

  〔5〕何国佳:《佛山不是粤剧发源地》,原载《粤剧研究》,1990年3-4期,20页。

  〔6〕 《人民政协报》,2006年4月6日。

  〔7〕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3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3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9〕 苏州緑天《粤游纪程》之“土优”篇,《粤剧资料汇编》,2页,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编印。

  〔10〕《粤剧资料汇编》,3页,广东戏剧家协会编印。

  〔11〕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4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4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2000年11月在第三届国际粤剧节理论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粤剧资料汇编》,25页,广东戏剧家协会编印。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