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剧起源、形成问题初探



  张力田 郭英伟 李 颖(张力田,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郭英伟,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副理事长,广东八和会馆常务主席;李颖,广州市粤艺中心档案室负责人。)

  对于广东第一大剧种——粤剧的起源时间,文化理论界多有分歧。“800年说”、“400年说”、“300年说”、“200年说”、“100年”说等多种观点分庭抗礼,形成了一派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

  经过多方搜集资料、查阅文献,我们对粤剧的起源、形成时间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 粤剧定义的界定

  探讨粤剧起源时间,应明确探讨对象——粤剧的基本定义。对“具备什么属性和特征方能被定义为粤剧”这一问题的不同结论,将直接影响对粤剧起源时间的推论。

  赖伯疆、黄镜明的《粤剧史》曾指出:“对于地方戏曲来说,唱腔音乐是成为区别地方戏曲剧种的重要标志之一。”〔1〕这一观点为我们如何界定粤剧概念提供了思路。粤剧作为一地方性剧种,首先应该具备有别于其他地方剧种的唱腔体系。目前,人们对粤剧具有以梆子、二黄为主,辅以南音、木鱼、咸水歌等广东民间音乐元素形成的音乐唱腔体系的认知基本上是一致的。粤剧之所以为粤剧,而不是以“二黄”、“西皮”组成唱腔体系的京剧、也不是以“昆山腔”演绎的昆曲,就是因为其具有上述富于个性的唱腔体系。

  其次,《现代汉语词典》对“粤”字的解释为“广东、广西”〔2〕。“粤剧”这一名称,本身就包含了一个地域范畴的意义。粤剧应该是两广特有的剧种。某剧种为某地所特有,就应该具备形成于该地,以该地为主要演出地点,在该地形成数量相当的演出群及观众群,并以该地方言演绎等属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为粤剧下如此定义——形成于粤地,以粤地为主要演出地点;在两广,特别是广东,形成了数量相当的演出群体及观众群体,具有以梆子、二黄为主,辅以南音、木鱼、咸水歌等广东民间音乐元素形成的音乐唱腔体系并以粤方言演绎的剧种。

  我们就是针对这样一个对象,去探讨其起源时间。因此,我们认为粤剧的起源时间应该以这一剧种初步具备其定义中包含的基本属性为界定。

  二、“800年”与“400年”——粤剧形成历程的蓄势酝酿阶段

  
在理清了粤剧的定义以后,我们可以结合粤地的演剧历史,对粤剧的起源时间进行推论。

  粤地的演剧历史可以上溯到唐宋两代。据《广州府志》记载:唐宋两代广州城北的将军庙“岁为神会作鱼龙百戏,共相睹戏,箫鼓管弦之声达昼夜。”〔3〕

  又有南宋时人刘克庄写的《广州即事诗》:

  东庙小儿队,

  南风大贾舟。

  不知今广市,

  何似古扬州。

  广州作为古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经济重镇的地位到了唐朝,尤其是市舶使设立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彰显。中原人与粤人商贸交流日趋频繁,而文化交流往往伴随着经济交流发生。中原日渐成熟的演剧文化随之入粤,到南宋时期在广州形成了“何似古扬州”的繁荣景象。然而,这个时期演剧活动在广州极为兴盛,但并不具有粤地本身的个性和特色。赖伯疆对刘克庄诗中提及的“小儿队”作如是解释:“宋代小儿队,是盛行于汴京的百姓队伍,拥有歌舞杂技,及简单的戏剧表演。”由此可见,此时广州的演剧活动不过是中原演剧活动的简单复制品,并不具备称“粤”的条件。因此有学者因佛山祖庙有建于南宋末年的石戏台,而推断粤剧起源于南宋末年,距今有800年历史,显然是不够准确的。

  经过元一代的发展,杂剧与南戏成为中国的两大戏剧体系,分别盛行于北方与东南沿海。中国迎来了演剧活动的一个高峰时期。已有唐宋两代演剧文化积淀的粤地自然不会置身于这个高峰之外。成化十七年(1482年)佛山石湾《太原霍氏族谱》有“……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的记载,嘉靖四十年(1561年)《广东通志》也有:广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戏为乐,谚云正灯二戏(正月张灯,二月演戏)”的记载,并有“搬戏难成器,弹弦不是贤”的俗语。及至万历年间(1572年—1620年)“佛山镇大基尾创建了早期的戏剧行会组织‘琼花会馆’。”〔4〕从上述记载,我们可以肯定,演剧已在明一代成为广东民间极度盛行的重要文娱活动。“琼花会馆”的成立更可以体现其时已有数量相当的群体在广东专职从事演剧活动。赖伯疆等学者的以“琼花会馆”成立为标志,提出粤剧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年历史的观点,却值得商榷。

  “有数量相当的群体在某地专职从事演剧活动”无疑是地方剧种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富于地域特色的个性唱腔形成”、“以地域方言演绎”等其他条件同时成立的情况下,可以被视为地方剧种形成的标志。但“琼花会馆”的成立之于粤剧的形成却在这种情况以外。

  嘉靖时人徐渭《南词叙録》作如是说:“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据文献记载,万历至崇祯年间,广州有一名为张乔的苏州籍歌伎擅唱昆曲,大受欢迎。又有崇祯年间,广东博罗人张萱私蓄戏班,其中有个名叫黛玉轩的戏子能以《太和正音谱》唱曲,张萱特为之刻《北雅》一书。从这些可以推知,明代粤地的演剧活动主要演唱当时东南沿海盛行的南戏四大声腔中的“弋阳腔”和“昆山腔”,不能因为其演出地点在粤地就理解为粤地本身特有的艺术形式。正如李门在《粉墨集》中说,元明间流行于岭南以余姚、海盐、昆山及弋阳等腔调为主的剧种均非粤剧。而当时的“琼花会馆”应该是这些南戏演出群体的行会,因此其成立不足以标志粤剧的形成。如果我们可以承认明代粤地与东南沿海其他地区相若的南戏演出是粤剧,我们同样可以承认南宋时期不具备粤地个性的“小儿队”演出是粤剧,那么成立的将是“800年说”,而不是“400年说。”

  唐宋时代粤地的演剧活动、明代南戏“弋阳腔”、“昆山腔”在粤的盛行、“琼花会馆”的成立都不足以被看成粤剧形成的标志。但这些因素却为粤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800年”、“400年”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粤剧形成历程中的蓄势和酝酿阶段。

  三、“200年”——粤剧形成历程中的形成阶段

  清代苏州人緑天游宦粤东,其《粤游纪程》(书前有雍正十一年,即1733年,李元龙作序)内有《土优》一文:

  “广州府题扇桥,为梨园之薮。女优颇众,歌价倍优于男优。桂林有独秀班,为元藩台所品题,以独秀峰得名,能昆腔苏白,与吴优相若。此外俱属广腔,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再为登场。至半,悬停午牌出然而止,掌灯再唱,为妇女计也。……榴月朔(农历五月初一),署中演剧,为郁林土班,不广不昆,殊不耐听。探其取本,只有《白兔》、《西厢》、《十五贯》,余俱不知是何故事也。内一优,乃吾苏之金闾也,来粤二十余年!犹能操吴音,颇动故乡之怆。” 〔5〕

  从上述文献看,清雍正年间,粤地的演剧活动在南戏“昆山腔”、“弋阳腔”流行的基础上出现有别于其他地方演剧活动的地域特色。“广腔”的出现是粤地演剧活动地域特色形成的重要标志。

  “昆腔苏白”以外的“广腔,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可见,“广腔”是在“由一人独唱,众人帮腔,用打击乐器伴奏”的弋阳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广州土语、民謡的穿插运用又使其呈现出“蛮音杂陈”的特点。“广腔”其实就是粤化了的弋阳腔。

  唱腔开始呈现与别不同的地域特色无疑是一个地方剧种形成的先兆。加上唐宋元明以来,粤地形成的浓厚演剧氛围及数量相当的演出群体、观众群体,一种粤地特有的演剧活动呼之欲出。但我们并不能把这种活动笼统理解成为“粤剧”,而把“广腔”的出现时间断定为粤剧的起源时间。

  回顾本文第一部分给粤剧下的定义,我们要讨论其起源时间的对象——粤剧,是以梆子、二黄为主要唱腔体系区别于其他剧种的,并不是以“广腔”作为区别。对于唱“广腔”的演剧活动,我们可以理解为粤剧形成以前的准备形态。

  在演出地点、演出群体、观众群体、粤方言演绎(“蛮音杂陈”)等条件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我们确定粤剧的起源时间,就该从其标志性的“以梆子、二黄为主要唱腔体系”的形成时间着手。

  商业、手工业一向发达的粤地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核心地带。频繁的经贸往来,又一次极大地促进了两广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在粤地流行“弋阳腔”、“昆山腔”的同时,西秦梆子、徽调、汉调等外地唱腔纷纷入粤。“干隆二十四年(1759)……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声腔和表演艺术的养料,使用的声腔起了变化,出现从以弋阳腔为主到梆子腔为主的演出风格。演唱时除鼓板外,还用上木鱼,使梆子的唱法更富于广东特色。” 〔6〕“清中叶,二黄入粤,为混合班所吸收。弋昆腔为之所取代。梆、黄结合的粤剧声腔形成。” 〔7〕由此可见,清雍干时代(距今约200年),粤地形成了“以梆子、二黄为主要唱腔体系”的演剧活动,它形成与粤地,以粤地为主要演出地点在两广形成数量相当的演出群体及观众群体,并开始夹杂着部分粤方言进行演绎,是我们目前探讨对象粤剧的最初形态。所以“200年”应该是粤剧形成历程中的形成阶段。

  经过推论,我们认为“粤剧起源时间为200年”的观点较为科学,符合粤剧的定义的界定。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论证过程未免有偏颇之处,恳望赐教!

  注 释:

  〔1〕 《粤剧史》,  赖伯疆、黄镜明,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年。

  〔2〕《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8年。观近百年历史,粤剧在广东的发展更为蓬勃。本文主要以广东作为主要地域界定,对粤剧的源流形成历史进行探讨。

  〔3〕《广州府志》,一百六十三卷,  戴肇辰,  广州越秀书院 , 清光绪五年。

  〔4〕同〔1〕

  〔5〕转引自《粤剧春秋》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0年。

  〔6〕〔7〕《广州市志》,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出版社。

  

  参考资料:

  1.《粤剧史》,  赖伯疆、黄镜明,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年。

  2.《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8年。

  3.《粤剧春秋》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0年。

  4.《广州府志》,一百六十三卷,  戴肇辰,  广州越秀书院,  清光绪五年(网络资源)。

  5.《粤剧概念的模糊与粤剧史断代分歧》, 李日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