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东塘曾氏



  东塘村原来是两个村,一个叫东山村,另一个叫塘下村。在沙井东塘村里,人们还可以见到一座曾氏大宗祠。这里的曾氏尽管与新桥的曾氏同是曾子的子孙,然而在沙井开基立村之祖郄不相同。早在北宋天圣年间,曾志大就迁到这里来,开基立村,因而新桥曾氏一直尊东塘曾氏为大哥。

  曾志大,字凌云,号龙田,配李氏君、武氏念,任三十校尉,授光禄大夫,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自南雄迁居新安归德(今沙井)。

  曾文忠,字匡甫,志大长子,配萧氏,生二子:曾河,曾汤。

  曾河,字远之,配赵氏,生一子:士义。曾士义,字公宜,秉性宽厚,即使人家冒犯了他,也毫不计较,轻财重义,深受大家的敬佩,配陈氏,生一子二女。长女嫁给乌沙的李氏,次女则许配沙井陈氏,都是大户人家。儿子曾震祖,字烈可,娶黄氏,生一子梦甲。曾梦甲,字汝科,号草庭,配卢氏、文氏,任七致政,授儒林郎,生三子:长清手,字绍澄,号葛天,配谢氏、温氏,为十府佥事,授中宪大夫,性谨厚,多才略,为上司器重,后以父母年高辞官回乡。而双亲见背,晦迹林泉,萧然自足,率乡人创建祠堂庙宇,为塘下分房之祖;次达手,字绍通,号达天,配王氏,任大使事,授奉政大夫,为东山分房之祖;三贤手,其后迁居不知所往。

  曾汤,字沸之,娶郑氏,生一子:士廉。曾士廉,字公养,娶邓氏,号邓院君,舍田百亩于云溪寺。

  曾文惠,志大次子,字仁甫,好星历,堪舆尤精,悦罗田(今松岗)风土,因卜居焉。文惠生曾实。曾实的儿子曾宋珍,字公聘,号罗溪,宋淳祜九年贡士,咸淳十年登王龙泽榜第五甲进士,授迪功郎,循州龙川县尉。他常到东塘来祭祖,当得知姑母邓院君舍田云溪寺的事情后,写下《云溪寺舍田祠记》,刻石立于寺里,文章后来收入《东莞县志》里。

  元朝末年,东塘乱世中走出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受到人们的推崇。史载,曾伯由“为人卓荦慷慨,乡人信服”;元朝末年,政治极端腐败,民族矛盾日益尖鋭,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红巾起义,岭南各地也豪强风起云涌,纷纷打着举义兵灭元的旗号,曾伯由也率乡兵占领归德盐场。当何真的义军来时,曾伯由归顺何真,使沙井一带地区免遭战火,深受乡民的拥护。

  十世柏山,名契养,字辅成,他极其重视对子弟的教育,亲自制订了奬励科举的条例:“童生入院试,每案卷资银五钱正;生员、贡监入科,每科银一两正;进庠,花红银贰两正,金花绸在外,另报喜钱三百文;恩拔岁副,花红银四两正,扁(匾)金在内,树桅接贡,烧猪酒席,保众办理;中举,花红银八两正,扁(匾)金在外,京费银八两,树桅接贡,烧猪酒席,概众办;重宴谒祖,得花红一半……”他娶张氏、王氏,生三子。长子曾乐天,字攸盛,妣文氏,为上街分房之祖。次子曾从之,字攸中,配张氏、黄氏,为下街分房之祖。三子曾贯道,字攸一,娶文氏、蔡氏,生五子,父子俱迁东莞油滘。

  十五世曾存成为曾祜分房之祖,曾存菊为曾科开房之祖。

  康熙元年(1662年)迁海时,东塘也在迁移的范围,损失很大。曾焕的子女失散,不知去向,有人说在东莞长平见到,结果还是没有找到。曾文生和母亲戴氏,带着幼弟文兴、文会、文友一道逃难,全靠文生狼狈扶养,才得以度过难关。

  二十四世曾若蔺,字瑶重,别字醉川,三十八岁入广州府庠生,嘉庆戊辰恩科钦赐副榜,他一生笃学,矢志不渝,临事不苟,处世平和,被誉为楷模,轮值族长。

  到了清末,由于人多地少,开始有人到外地去做生意。如十五世曾纲大,讳体巽,号焕亭,族谱里称他“足涉遐方,算无遗策,识有余长,萦情商贾。”二十八世曾邦富,字国荣,名耀邦,号弼卿,书名大业,带壮勇前往台湾张錤台,赏六品顶戴。他在省城广州娶妻孔氏,无子。后来到安南(今越南)做生意,娶妻武氏,副室潘氏,生有一子。曾德隆,讳锦堂,字灿南,配刘氏,远到四川做生意,还死在了大竹县。

  新桥以大学为家风,颇为张扬进取,而东塘郄以三省为家风,显得几分谦虚谨慎。同是曾氏,东塘曾氏的势力远远不如新桥曾氏,在科举方面,只有曾若兰在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恩科赐了一个副榜,曾珝在清代嘉庆十四年(1809年)已巳贡的恩贡榜上有名。(程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