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曾庐桐反清殉节



  曾庐桐,字淡卿,新桥人,文庠冠军,与东莞前翰林张家玉为同窗友,后佐张家玉军,与陈文豹同殉节死,时年二十八岁。

  顺治三年(1646年)底,清军从东、中、西三路攻入广东,东路由总督佟养甲指挥,经潮州、惠州,进逼广州。被封为清军提督的明朝叛将李成栋率兵突袭广州,攻灭了仅仅存在40多天的南明绍武政权。

  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初四,张家玉以道滘精兵5000人为主力,再次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宣布起义。张家玉,字玄子、号芷园,东莞县万家租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土,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与监军副使苏观生等拥立唐王隆武帝即位于福州,以翰林侍讲兼理吏、户、礼三部事务,与郑彩为隆武朝廷的左右手,多次大败清军,后弃官回老家东莞为祖父守丧。

  三月十四日,张家玉率军攻克东莞县城并准备攻打广州。由于叛徒告密,清军主动出击,于三月十七日与张家玉军大战于万家租。义军战败,李成栋率清军进攻东莞城,义军再败,退至道滘。三月十八日清军再围道滘,血战十日,双方死伤无数,但清军援军不断,义军营寨终被攻陷,许多抗清义士及张家玉的祖母、母亲、妻子、妹妹等人先后被杀。混乱中张家玉坠落马下,被手下壮士背着逃离了战场。一路上张家玉收集散兵,退到了新安县的西乡,希望联合西乡陈文豹率领的义军共同抗清。

  陈文豹,字御赤,新安县南头南山村(今深圳市南山区)人,其祖父在明万历年间迁入西乡,是当地的殷富之家。明崇祯初年陈文豹考中秀才,后来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成功。明朝灭亡了,陈文豹登科做官的美梦也随之破灭。清军不断向南方节节进击,各地富豪或为抗清、或为保境,纷纷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陈文豹也在西乡组建了一队“团练”,以保卫家乡为号召,新安县的一些文才武士聚集到他的旗帜之下,附近小股的山寇海盗也纷纷前来归顺,他的军师是黄田林天佐和新桥曾庐桐,督军是西乡沙井孔胜,战士则以当地农民子弟为主。

  三月二十八日,张家玉在道滘兵败,退到西乡,来见陈文豹,准备与他联合抗清。陈文豹早已有意参加抗清大业,但由于孤掌难鸣,一直未能公开举起反清的义旗。张家玉到来,陈文豹与之一拍即合,又有深明大义的老母亲的支持,决定把自己的“团练”归属到张家玉的抗清大旗之下,同时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准备与清军作战。张家玉则以南明小朝廷的名义,授与陈文豹“总兵”的官职。由于新安县距省城的清军主力较远,而且驻扎新安的清军兵力较弱,于是,他们把第一个进攻目标定为新安县。为此他们调集了大约2000人的精鋭部队,集结于新安县城东侧的白石村,与西乡的大本营遥相呼应,形成了对新安县城的东西夹击之势。

  三月底的一天,乘清军不备,陈文豹率2000精兵突然发起进攻,迅速攻克新安县城,杀死清典史何彦伟、清东莞盐场(其官署设在新安县城南门外,即今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南门外)大使李逢春,斩杀防守新安马兵300多人、步兵1500多人。混乱中张文煜逃走。但是不久,新安县城人肖一奇、黎民服联合原明朝参将董某之子董天爵网罗兵勇,猛攻陈文豹。陈文豹支持不住,退出城外,又过西乡,赴沙井,攻打归德盐场,杀死归德盐场大使朱玉熏。肖一奇等人占领新安县城后,接回了出逃的知县张文煜,准备合力防守城池。陈文豹又回师猛攻新安县城,急切不能攻克,就将整座城池团团围住。四月初十日,明叛将清军提督李成栋派遣监军道副便戚元弼及李成栋的乾儿子贾九率水、陆两路大军来解新安之围,同来的还有武毅伯施福、五镇施郎所率清军。东莞、新安的百姓虽然早已对明朝的腐朽统治不满,但对到处烧杀的清军更加憎恨,得知清军来攻打西乡的消息后,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到清军必经之处设下埋伏。陆路清军所经过的北栅、劳德、大宁、乌沙、沙头等几十个村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拿起武器打击清军。清军被百姓们发明的“撤梃飞钩”杀死的不计其数,一路捱打,损兵折将,只好不断增加兵力,夺占险要之处,艰难地攻到了西乡附近。从水路进军的清军船队刚到新安海面,张家玉就派出战船迎战,两面夹击,大败清军,缴获两艘“大战舰”,杀死清水师官兵百余人。清水师初战失利,再次组织反扑,且雇佣了数百名“红毛鬼子”当先锋,再次驾船攻击起义军的船队。张家玉军将领赵省一令士卒用“钴竿”这种细长的武器去刺杀敌船上的“红毛鬼子”,使他们的“双倭刀”起不了作用。于是清水师大败,纷纷逃跑,又被起义军夺去一艘大船 “昆仑舶”。

  这时不知什么原因,陆路清兵不战自溃。张家玉抓紧战机,命参将何不凡率领600名土兵到乡下招募新兵,得到3000人。何不凡就以这些新兵为主攻打东莞县城。可清东莞知县施景麟事先得到消息,带兵迎上前来,先战于东莞白沙,再战于东莞赤岗。起义军杀敌数百人,清军败退。义军追至河田墟,俘获40多人,全部斩首,但义军方面消耗也很大,只得先退回西乡。五月十一日,张家玉又派兵攻打东莞县城,猛攻三天,就在将要攻破城池的时候,义军内部有个叫何四舍的军官郄出来阻挠义军的进攻,使第二次进攻东莞之役功败垂成。张家玉大怒,命令杀掉何四舍。五月十五日,张家玉亲自率领西乡精兵攻打东莞县城。强盗出身的清军守备司徒义看到张家玉军人多势众,就收兵入城,幷且大开城门,布下疑阵。张家玉到了东莞城下,人马已经疲惫不堪,又见清军偃旗息鼓、洞开城门,知道是疑兵之计,不敢贸然闯入,于是收兵后撤。这时司徒义已经率领清兵从两侧城墙上用绳梯缒下,乘张家玉军不备,发兵几路,掩杀过来。张家玉军死伤惨重,退到北栅,由于大部分士兵已经失散,张家玉只得率余部退回西乡大本营。南头城(即新安县城)被陈文豹的军队围困了两个多月,已经陷入困境,守城清军趁张家玉新败,义军防守稍有松懈的时机,派人溜出城外到广州求援。6月17日,李成栋率领大队清兵乘船到达新安县城外,遂解新安之围,然后回师进攻西乡义军大营。张家玉与陈文豹等用“虚而示之实”之计,向李成栋下战书,约定次日决战,又在营寨前竖起大旗,擂起大鼓,而主力则乘船藏匿到附近小岛上。次日早上,李成栋率兵乘船到营寨前,见寨中旗帜飘扬,郄不发一炮,也不见义军出来迎战,怕有埋伏,不敢贸然进攻。一直等到傍晚,才发现寨中早已空无一人,于是冲进去焚烧营寨。张家玉等人见寨中燃起大火,从附近小岛上奋起冲杀过去。清军没有防备,军阵大乱,被义军杀死1000多人,纷纷弃船逃命。

  过了几天,李成栋再攻西乡义军营寨。义军用“水军战敌陆军、陆军战敌水军”的战术与清军激战两天,义军的水军先败退下去,接着陆军也遭败绩,营寨围墙被清军攻破,在寨中防守的张家玉带兵且战且退,被清军一直追到了东莞的铁岗。陈文豹在寨外战斗,孤军难支,与张家玉的同窗好友曾庐桐等人先后战死。清兵攻陷西乡大本营后,把包括陈文豹全家在内的西乡村民全部屠杀,使这个新安县较大的村镇变成了废墟。(张一兵)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