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日军暴行



  1938年10月上旬,日本军第21军团下辖第18师团、第104师团、第5师团,陆军航空兵和海军空兵各一部份,合共飞机一百多架,舰艇和木船约五百艘,组成南支那派遣军,由司令官左庄干郎中将指挥,总兵力约七万人,秘密集结于澎湖马公岛,准备入侵华南。

  国民党有第12集团军的第151、第153、第156、第158、第186师和独立第20旅、独立第9旅等部队担负广州大亚湾、大鹏湾沿海地区的防御。虎门要塞有守备部队和海军防守,有七艘军舰扼守珠江口。在沙井大村南的杨侯庙(今沙井医院妇幼中心)驻扎了一个团的兵力,四周挖有战壕。时任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兼武装部长的王作尧在这里进行兵运工作,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沙井民团成立宝安县第二区沙井乡抗日自卫队,有队员四十几人,队长陈殿球,花名叫咸虾牛。北团二十几人驻扎在二房厅,南团二十几人驻扎在大王庙。他们参加军事训练,头戴有国民党徽的鱼帽,每日打更巡逻。

  10月12日凌晨,日本军第18师团、第104师团和及川先遣支队分三路在大亚湾的霞涌、澳头、平海登陆。国民党守军由于指挥官去香港欢度国庆未回,部队失去高层的统一指挥,未能进行有力的扺抗,使日本军得以顺利登陆,并在日本军的进攻下,大批部队不战而逃。21日十六时,日本军占领广州。

  农历九月初七,沙井蚝民正忙着从南头、西乡海面把蚝搬上蚝船运回沙井的蚝塘育肥。运蚝工作已持续了三天,第四天上午装满育肥蚝的蚝船正往沙井方向行驶,在到达固戍海面时,蚝船突然被拦截停航。蚝船上多为青壮年蚝民,他们纷纷跳海游向岸边逃命。日本兵放火点着蚝船。一时间海面上烈火当时沙井只剩下蚝船几十艘,蚝民约300户,对沙井蚝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938年农历十月初四,日军第一次由东莞南下到沙井村,村民闻讯逃走,放火烧毁北白岗(今四村尾)民居100多间。

  同年11月22日,日本军再次在大鹏湾登陆,26日深圳镇失守,日本军攻占南头城,宝安县沦陷。宝太公路沿线的西乡、福永、新桥、松岗为日伪军占据,其他乡村的一些有势力的人也趁机而起,纷纷招兵买马成立民团、自卫队、联防队等,或投靠日伪军,或依赖国民党军的庇护自据一方。

  年底,有人向日军报告,说沙井有土匪。日军从南北两面包围了沙井大村,百姓闻风纷纷关门户躲在家里。不一会,枪声大作,人们更是不敢露面。日军包围大王庙和二房厅,抓了沙井民团的队员36人,将他们杀害在大王庙前。

  1941年夏天,日军又一次把沙井大村包围起来,派兵把守住各个通道路口,然后慢慢紧缩包围圈,开始到处捉人,捉的都是青壮年男人。老年人、妇女、小孩未见捕捉。日本兵把捉到的人集中在两个地方,一处是“素斋祖祠”,集中在这里的超过一百人,日本兵令这些人脱去上衣,双手扶撑着后脑,一个接一个地跪在空地上晒太阳,连大王庙那边也跪满了人,当时正是暑天,又是中午时分,这些人没吃饭也没喝水,晒几个钟头,很多人支持不住昏倒在地,不醒人事。

  另一处集中被捉人员的地方是陈汉庭的旧楼,那是间两层小楼,日本兵将捉来的二十多人绑着双手关在楼下的小厅和房间里,不知从那里弄来一大包硫磺,在小厅用木柴枝架起放上硫磺,然后把所有门窗及楼门关上,点火烧着木柴和硫磺,关紧大门。被捆绑着的二十多人在楼房内受到硫磺的烟熏,一个个口干舌涩、呕吐、口水鼻涕一齐流,满眼泪水,连眼睛也睁不开。有一个叫“大旧惠”的人,是在圩边开小铺卖水果、麻糖、小杂货的,也被捉关入小楼熏硫磺。他挣脱了捆绑,打开了通往楼上的门,从阳台上跳下来,跌断了一只脚。

  日本兵一直折腾到下午才拉队离开沙井,把这被捉的一百多人搞得死去活来,幸好他们没有开枪杀人,这算是不幸中这大幸。(马海华)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