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辛养游魂



  1942年以前,游击队公开直接到沙井活动的还不多,宝太公路沿线的松岗、新桥、福永、西乡虽然驻有日军,但数量也较少。各种地方武装民团、护沙队、杂牌军纷纷各自亮出牌号,据守一方。接受日军供给管辖的叫伪军;受国民党供给管辖的叫顽军,他们不时变换旗号,或者两边都有明有暗地往来,但无论是伪军或是顽军,沙井人当时都称之为衰军。

  沙井沦陷后,驻军常有换防,也搞不清它是什么旗号。记得有一团驻军,团部设在义德堂,团长叫林建生,他的部队分散住在沙井各村。林建生驻军沙井后做了两件当时颇为惊人的事。

  第一件事是打汉奸。沙井沦陷后,虽然没有长驻日军,但也有些人出头露面为日本仔公开做事。沙三村的陈永、辛养村的陈福和步涌村的玻璃炮(花名,真名已记不清)就是这种人,当时群众称之为汉奸,这三个人中又以玻璃炮民愤大。那时沙井圩有很多番摊挡,玻璃炮嗜赌,他输了钱就卖子弹。不知道他那里来的这么多子弹,七九弹、卜殻弹都有,卖价比别人低,还允许隔着鱼塘向对面小山岗试枪。子弹响了就要买。当时沙井有枪的人不少,都向他买子弹,而他把买子弹的人一一记下。后来有一次他带日本军攻入沙井收缴民间枪支时,凡向他买过子弹的人,都被他指出名来缴交了枪支。林建生团进驻沙井不久,就把陈永、陈福和玻璃炮三人都打掉了。

  第二件事是处决叛逃士兵。林建生部队有一个排驻在与福永交界的和平二村,这个排的排长带着十多个士兵叛逃到福永当伪军去了。林建生知道此事后十分恼火,通过各种人事关系,把那个叛逃当伪军的排长及十多个士兵要了回来,禁押在义德堂里。团部的人请辛养村的袁寿全和另外三个村民,用了几日的时间在围前岗挖了一个两米多深,两米多宽,近十米长的大坑,把那个叛逃的排长和十多个士兵全部枪杀,葬在这个大土坑里。

  执行处决那天,只见全副武装的士兵押着这十多人,在行刑军号声中,两人一排共锁一个手扣,各人两脚之间用铁线缚着,由义德堂押到围前岗挖好的大土坑边站着。土坑四周的山岗坡地上都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哨兵,土坑北面还架起二挺轻机枪。一路上看热闹的人不少,但走近土坑的人不很多。一阵枪响之后,被处决的十多个人全掉入土坑,成了围前岗的游魂。几个手拿锄头、铁刬的人动手往坑里填土。

  经历了长期的风吹雨打,村落环境不断改变,大土坑的方位连当年动手挖坑的袁寿全也不能准确辩认了。1958年大搞水利,水渠流经围前岗,在挖水渠时发现有一段的泥土颜色比别的黑些,这大概就是乱葬坑的位置。除了泥土颜色稍有不同外,与其他的泥土已没有什么两样了。(马海华)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