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农业生产习俗



  沙井一带原来是古海湾,大约在1800年前才逐渐成为沙洲陆地,盐碱滩涂是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明代之前,沙井的移民主要靠盐业和渔业为生,岗地的农民种植番薯和果树。清代乾隆以后,沙井沿海居民以养蚝业为主,开始围海造田。农业生产以种水稻为主,次为番薯、蔬菜,有些村还兼种花生、甘蔗、水果等。

  沙井地处海边,对种植水稻而言,谈不上是肥田沃土区,加上和一、民主、共和等地的田盐份较重,更因水利配套设施不足,缺少淡水灌溉,所以1958年以前,这些俗称基围地带的田,只能每年种一造,而且只能种植耐咸耐旱的品种——红谷。红谷米质较白谷差,产量也低,每年6—7月份开始播种育秧插田,不用再中耕除草施肥。到11—12月份即可收割,亩产干谷约150斤。

  随着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大修水利,石岩水库、求雨潭水库、七坜水库等一系列水利配套设施的建成,淡水的供给和用于灌溉的问题得到解决,基围咸田或改为双造稻田,或改建为鱼塘,从此沙井再不种植红谷。

  沙井的大部分水田仍是双造,种植普通品种,沙井人当时称为白谷,亩产约300—400斤。按传统耕作方法,晚造收割后,部分田种上緑肥。不种緑肥的田要进行犁田晒白,达到疏松土壤、清除害虫、保肥保水的作用。种上緑肥的农田要到惊蛰至春分时翻犁浸田。此时进行浸种、整秧田、育秧。

  插秧是把在秧田育成约10—15公分长的嫩壮秧移植到大田去,又叫“莳田”。农谚云:“过口左立夏,莳唔莳都罢。”也就是说早造插秧一定要在立夏前完成,不然就过时了。先在要插秧的田施基肥,最好进行三犁三耙。从秧田里把秧苗拔起扎成小捆,挑到大田插秧。沙井插秧的规格多为3寸×5寸。也有因秧地缺水而用铲秧的。70年代则出现了地塘育秧、工厂式育秧,农耕工作方便多了。

  插秧后要进行中耕施肥2—3次,到大暑前后收早稻,农谚云:“小暑小割,大暑大割。”早熟种小暑一过就可收割,新谷登场。农民六月是最辛苦的,此时赤日炎炎,要把早造稻谷割下晒干入仓,又要把稻田犁耙,同时进行晚造育秧,还要把秧插下才告一段落。

  晚造育秧以老劲秧为好,插秧多在处暑至白露后,农谚云:“白露白茫茫,秋分正莳塘。”也就是说受江河水影响的塘田,插秧可到秋分。但也不能插得太迟,不然在扬花时遇上“寒露风”就会造成减产。

  晚稻收割一般在冬至前全部结束,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生产队核算时期,还全队男女老少集中祠堂或地塘聚餐以庆秋收完成。然后各家各户准备过冬过年,养精蓄鋭以待明年大干争丰收。

  80年代后,沙井人洗脚上田,耕田插秧已属少见。90年代后沙井人吃大米也几乎没有本地种植的品种了。(程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