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生活习俗


  建国前,衣服的布料多为棉布,有黑夹布、大成蓝、大成灰,石青、石乌等,夏天着茨莨布、胶绸和云纱等。服式为唐装便服。男上衣开胸襟,七纽四袋或五纽二袋。女上衣右边开纽大襟。男女裤一样,阔裤头,宽脚,用带子来束缚。少数教师、学生及机关工作人员、城镇部分居民穿中山装、西装和衬衫西裤。少数女教师和女学生穿裙装。人们逢喜事外出,男的多穿布鞋,女的多穿布绣花鞋,在家男女老幼都穿木屐。建国后,逐渐过渡为中山装,青年穿青年装,但老农民并无多大改变。布料以棉布为主,间有卡叽、的斜、的确凉、呢绒等。80年代后盛行西装和各式时装,妇女的衣着更是多姿多彩,各种颜色鲜艳、款式新颖的时装,打扮时髦漂亮。鞋的种类多样,有布鞋、皮鞋、橡胶鞋、塑料鞋、人造革鞋,款式多样。清末男子梳辫。民国初年剪辫、剃光头,继而逐渐采用平头或圆顶发型(陆军装和平头装),后来流行西式发型(西装)。少女梳辫,已婚妇女梳髻。建国后,男子仍流行西式发型,吹波加头腊。女子盛行齐眉发,梳短辫。80年代以后,部分青年男女喜欢烫发和将头发染色,发型变化较多。

  建国前,妇女梳髻,头饰有钗、簪,还带耳环、手镯、戒指、项链等。六七十年代妇女戴手饰的几乎絶迹,但男女带手表渐盛。80年代后,妇女又兴起戴耳环、戒指、项链之风,男人也普遍戴戒指。

  大米是沙井人的主要食粮,番薯为主要杂粮。建国前和建国初,沙井人一日以两个正餐为主,午饭在上午10点多至11点多,晚饭在下午6点多,在大米不足或节省的情况下,往往在大米上面放一定数量洗净去皮切成大块的番薯蒸熟当饭吃。下午三点左右也有“食晏”的,但一般是煮一些稀粥放点黄糖,称糖粥(暑天时用枧水粽干煮)。70年代以后,正餐全为白米饭,时间也稍有改变,午饭在中午12时左右,普遍有了吃早餐的习惯,番薯已变成稀有的食品,有人戏谑:“沙井番薯比米贵。”80年代后流行饮早茶。

  沙井地处海边,又是咸淡水交汇的地方,滩涂涌圳多,鱼、虾、蟹也多,很多人自己动手捉鱼捉虾佐膳。蒸咸鱼、蒸虾干是沙井人的主要餸食。

  沙井人喜欢食腊鸭。以前多为自家养一些鸭或买一些鸭自宰在冬至前后制晒腊鸭。80年代后多为买腊鸭,很少自宰晒腊了。沙井人一般多买松岗腊鸭、南安腊鸭等。

  菜干、蜜枣煲猪骨是沙井人的传统例汤。以前每到深秋时节,家家户户都买大担大担白菜烫水晒干,以备家庭煲汤和煲粥之用。90年代后市场供应菜干充裕,货真价平,沙井人已很少自晒菜干了。

  沙井是蚝的产地,沙井蚝更是闻名遐迩,蚝当然是沙井的美食,甚至已发展成为一种食蚝文化。刚从殻里开出的蚝肉叫鲜蚝,每年农历冬至到明年清明前,是食蚝季节。食法有火锅、铁板烧、焗、炸、煎、焖、放汤等,沙井人还喜欢煲蚝粥。蚝干有生晒干叫生晒蚝,水煮后晒干叫熟蚝。春节期间食蚝多习惯加发菜同焖,或加生莱煮汤,以取其发财生财之意。煮蚝的汤液再浓缩加料制成蚝油,已成为粤菜不可缺少的上等调味品。北菇蚝油烩菜胆、蚝油捞面等都因蚝油而得名。

  沙井人的传统住房,多为纵向式,入门为厨房,接着是天井,过了天井是正厅,厅后是卧室,卧室有楼廊。有钱人家,再加一个天井,天井前建一厅一房。前者称纵向式“二进”,后者称“三进”。房屋以砖木结构居多,以三合土(黄泥、沙、石灰)夯墙,房顶以杉木为梁、桁、椽。以天井、明瓦和墙上开一小窗采光,卧室光线很暗。沙井大村的北白岗(今四村尾)原为木屋区,1938年被日军烧毁了。而渔民以船为家,船小人多者,则在基围较高处搭棚栖身。建材以竹木为框架。茅草、沥青纸作墙和房顶、只能勉强遮蔽风雨,常受台风摧毁。

  80年代以后,传统的房舍结构被淘汰,农村的房屋全都盖成三层以上,甚至有五、六层的,样式别致,绚丽多姿,空气流通,采光良好,一般还有个小花园,沙井人叫包园。圩镇居民或单位职工宿舍及商品楼大都成片连盖新式六层以上楼宇,内设若干单元套房(二房一厅、三房二厅、四房一厅)共用楼梯,各自门户。

  沙井境内有茅洲河、沙井河、洋涌河,由于河道弯曲,受潮水影响,内河的运输业并不算发达。清末民初,沙井圩、云霖圩和清平圩商贸繁荣,周边地区多利用船只摆渡人员和货物到圩市来交易。

  抗战前,广宝渡、广港渡经过沙井,有接驳船。从南头到东莞太平客货船每天对开一班,沙井是一个中途较大的上落站。那时,在沙井下涌茶亭处设有码头,用驳船接送客人和货物上落。在码头上为客人挑运货物的妇女,被人称为“担驳艇”。抗战胜利后,沙井一些乡绅联合开办了沙井至东莞太平航班,以二艘近20吨的木质蚝船改装为客货船,叫“民安一号”和“民安二号”,每天分别从沙井和太平对开一班,客货兼运,木船运行到1947年尾结束。以后,换成了一艘30多吨的轮船(当时沙井人叫电扒),船名为“宝沙号”。此轮船先后走过沙井至太平,沙井至南头,沙井至广州等航线,客货兼运。蚝民多通过水路将生晒蚝豉运往广州、香港等地出售。1956年此船由宝安县水上运输合作社接收,以运货为主,船从沙井出海口向下可到蛇口、香港;向上可到东莞、广州;隔珠江对面为珠海、番禺、中山、澳门。还可到达石龙、惠州等地。

  沙井的公路运输开始于1938年,宝安县自南头至东莞太平公路建成。宝太公路经过新桥,在上寮岗设上落站,客车并不进入沙井。营运宝太公路的联商行车公司投入营运的只有客车1辆,货车1辆。当时公路构筑简陋,路宽约3米,路面由泥沙石子铺成,汽车时速只能达到15至20公里,雨天不能行车。宝安沦陷后,公路遭严重破坏,公路停止通车。抗战胜利后,行车公司恢复汽车营运业务。

  1949年底,宝安县人民政府接管各私营行车公司,成立宝安县人民行车公司。深圳至东莞太平客运线仍然途经新桥,每天2班。沙井人要乘车去深圳或太平,必须在班车经过新桥的时间之前到达新桥汽车站等候上车。

  新桥至沙井圩相距约5公里,在未修成新沙公路前,外来客人在新桥下车后可搭单车尾入沙井,也可在沙井圩搭单车尾到新桥乘汽车离开。

  1958年修建新桥至沙井圩的公路,但路面也较窄小,泥沙石子铺设,汽车、拖拉机、三轮车等可直达沙井圩。1973年恢复宝安县汽车站车队以后,深圳至沙井有客车一班,下午从深圳开出到沙井,次日早晨从沙井开出到深圳。1975年11月,沙井成立了交通管理站,广州至沙井班车每天1班,当天下午在广州越秀南汽车站开出到沙井后于次日早晨从沙井开回广州,行车达4小时。1979年增至每天2班。还开通了沙井到东莞太平的班车。

  1984年起,开放运输市场,允许各单位和个体户买客货车参加社会运输,沙井镇成立联合车队,联户购车参加货运,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国家、集体、个体三者一齐上的公路运输新局面。由于运输市场的开放,有公司在沙井开设代办点,客车增多,甚至有一段时期出现了广州客车早上绕圈行驶兜客,上车买票的现象。1985年以后完成了新沙公路的改造工程,建成了新桥高架路,随后镇政府先后投资3亿元,建成瞭高标准的沙井公路网,实现了沙井公路城市化、现代化。

  广深高速公路建成投入使用,最先开通从旧新桥车站发车经松岗、长安上高速公路到广州草暖公园的空调中巴,每半小时两地各开出一班。位于上南的新桥汽车站建成投入使用后,沙井至广州的班车改行豪华旅游大巴,并分别设有锦汉车站和省汽车总站二个上落客点,每半小时两地各开出一班,旅客乘车快捷、舒适方便。

  沙井经济发展迅猛,外来劳务工较多,新桥车站、沙井车站、上星车站和其他代办点有每天或隔天一班从沙井开往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河南、广西等省各地的双层大巴,这些客车多为外省公司所属。同时,每天都有从沙井开往省内各地区的客车,还有省内很多地区、市至深圳的客车都经过107国道新桥站,沙井的公路客运十分通畅。1994年到1996年间,香港至沙井还开办过直通巴士,每天早上从九龙开出经文锦渡过关,十一时左右到沙井,下午返回香港。

  1993年4月13日,深圳市区至沙井专线公共汽车开通(银湖——沙井310专线),每15分钟开出一班,走107国道。以后又开通了沙井至罗湖火车站空调中巴专线,走高速公路。每半小时开出一班。1998年沙井镇内开办公共汽车营运,设有新桥至共和村线,新桥至步涌线,上南加油站至步涌线,新桥到福安加油站线等。

  据清康熙《新安县志》记载,清初,沙井一带就有茅洲旧市、新市、云霖圩、蛋家萌等4个墟市。到了清道光年间,当时新安县共有36个墟市,沙井一带就有茅洲圩市、茅洲旧市、云霖圩、沙井圩和清平圩等五个墟市。

  云林圩位于沙井中学教师宿舍楼云霖花园,东南北三面有将军山、白石岗、磨盘岗、偷猪峰等山岗环绕,西侧有水涌直达虎门太平墟,为水运孔道。贸易货物多为家常用品、药材、布匹等,洋货较少。除商铺而外,还有茶馆、妓馆,民国时期警察区署、西路保安团总局也设于此。

  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沙井圩,在沙井大村以南,旧称街仔圩。街仔圩街名泰通街,长80多米,宽2米,北端有洪圣古庙,庙前有平台,面铺石块,四周有石护栏,是乡公所所在地,内住有乡丁。南有天后庙。因圩偏于一角,且沙井大村范围较广,于是在村中(今沙井三、四村之间)另建一圩,人称新圩街。新圩街长近200米,宽2—3米不等。路面有70多米铺水泥,其余为砖块或乱石铺成。此街是商住混合区,经商的店铺40多间。两圩均无圩期。民国16年在街北另建有市场,叫协成街市。

  每年农历八月到年底,是沙井生意红火的时候。附近十里八乡的农民将各自的农副产品运到沙井来卖,如观澜、龙华、石岩的水果,凤凰、上寮的山草和石岩的木柴等。木柴是蚝季煮蚝的燃料,这个时候大量汇聚到沙井来交易。广州、东莞、香港等地的客商和江湖卖艺的接踵而至,夜晚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有“小广州”的美誉。

  1958年11月成立超美公社(后改称沙井公社),公社党委设在街仔圩内(在大王庙内办公),将街仔圩街扩宽为近20米宽的沙井大街,修通由坣岗、万丰、上星通往广深公路的公路,原街仔圩逐步成为沙井公社的中心,而新圩则由于完成工商业的公私合营和对私人出租房的社会主义改造,圩内店铺改由集体或国家经营。商业、供销等部门对部分店铺进行改建、拆建,先后建有供销社、百货、茶楼、鱼肉类供应站等,米机被改造为粮食加工厂。60年代,建有饼厂、粮仓、合管会、公社招待所,以及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的瓦面市场和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粮仓、粮食加工厂、粮站及职工宿舍。1964年由职工捐钱、筹集材料建圩镇文化站。1966年大王庙成为危房,拆建为派出所。1986年建公社卫生院。70年代建沙井戏院、邮电局、水产公司、公社办公楼等。1976年由各单位出资,为沙井大街铺上水泥路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迅速发展的经济促进了建设事业的发展,街容有较大的变化,建筑由原来的一至二层向多层发展,建有二层楼式的农贸市场。附近的居民大多数有高二至五层的楼房。圩镇的面积已发展到近2平方公里。有国营门店39间,集体门店27间,个体店铺一批。沿沙井大街至广深公路和新桥路段两旁亦建有不少商店、发廊等。1985年将沙井大街通往广深公路和新桥的路段铺上柏油。通往其他乡村的道路亦都改造为柏油或水泥路面,合共46公里。镇内设有公共小巴通往广深公路和新桥。沙井居民历来饮用井水。1960年由公社自筹资金建造一个简易蓄水塘和水塔,明渠引入石岩水库水供应圩镇使用。1983年在上南工业区建了一套自来水供水设施,日供水量1万多吨,保证圩镇用上自来水。

  明、清时期设立邮驿,但也只限于寄递官方的政令公文,不收民间信件。民间的书信由民信局或私人代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宝安县设立南头邮政局,后又设深圳邮局,对民间办理邮寄平信、挂号信和开发汇票业务。也就是说老百姓可以通过邮政局寄信和汇款给外出的亲人,亦可以收到外出的亲人寄回家的书信和汇款,但这必须要在邮路到达和投递区复盖的地方才能办到。

  民国期间,宝安县境内分南头、深圳两个投递区,沙井由南头投递区复盖,邮件皆以步班投递。乡村的信件一般送至代办所(邮铺)或信柜再代转或通知候领。

  随着1910年以后广九铁路的开通,外省外地进入宝安县的邮件多由广深铁路运送。到南头后转递沙井;海外的邮件由邮轮运扺香港,再从香港通过铁路到南头转沙井。1938年宝太公路建成通车,公路从新桥乡穿过,在上寮岗设上落站,南头至东莞太平客车每天往返一次,从南头到沙井的邮件交给新桥代办所,再由新桥步邮班送入沙井的邮铺和信柜。建国前,据说新桥乡邮班有一位妇女,叫陈玉英,每天背着一个大布袋把寄入的信送到沙井圩,又把从沙井圩寄出的邮件背回新桥,无论是寒冬炎夏,刮风下雨,天天如是。正是这位女信使,用她坚忍的步伐给沙井人传送着关怀、爱心和希望。

  除了官办的邮政外,民间也有代送信件、钱物的。如印支和南洋地区的华侨多托专人带信、钱和物件回乡给家人。由于这些人都乘邮轮先到香港再回乡,民间称这些人为“水客”。抗战胜利后,沙井开设了至东莞太平的客货船每天对开一班,据说也有邮件往返,这应该说是民间的邮路吧。

  建国后,宝安县的邮件均由深圳经转和封发,步班邮路由自行车邮路代替,后又改为委办汽车邮路。1975年宝安邮局自办深圳至龙华的汽车邮路,每天一班,途经沙井接发邮件。1979年以后又出现了委办邮路,委办由汽车客运公司承包,每天一班,把封发的邮件由班车运送到沙井,由沙井邮局到汽车站收取。1991年开始,深圳全部为自办汽车邮路,每天专车接送邮件、报刊等。

  今天的沙井邮路已四通八达,不但沙井邮局可派出自己的专车接送邮件,而且个人的邮件、报刊已由摩托车投递员送到府上。

  清末民初,一般百姓人家多以点油灯作照明。灯盏可大可小,灯芯可以用一条或二条,但只能在家中室内燃点,它经受不起风吹。灯油多用食油,如茶油、花生油、菜油等。晚上需要外出,可点燃松明作照明,但黑烟很大(含松脂特别多的松柴)。用开竹笏弃掉的笏肚或上山砍芒杆、篱竹,折成每条四、五尺长,槌裂,成纲置水塘或水坑水浸半个月,捞起晒干,可作户外行走照明之用,无烟易燃,使用方便,但也要忌风雨。

  1943年前后,正是抗日战争艰苦时期,敌军的封锁,交通不便,物资缺乏,再加上天旱饥荒,食用油十分缺乏,用于点灯的油就更少了。于是有商家发明瞭“松香烛”。把竹削成香骨大小,二尺长的竹条晒干。再把松脂调煮成黑糊状,将竹条浸入松脂糊中,待竹条粘满松脂后取出风乾即成“松香烛”,用时像点腊烛那样。这种“松香烛”也用了好几年,到抗战胜利后才淘汰。

  从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到1949年10月宝安解放,直至1965年8月这二十年,沙井民间多以“煤油”燃点照明。各种不同规格的煤油灯应运而生。有大有小,有吊灯也有挂灯,由玻璃制成,灯身装煤油,铁皮做的灯头控制着油芯,上面插一支玻璃灯筒,既可防风吹和飞虫扑熄灯火,又能使光源稳定照亮附近。

  民间家中点的是煤油灯,圩市茶楼开夜市,晚上举办较大型活动或开大会,点的是汽灯。晚上外出时可点“马灯”,又叫“风雨灯”,点燃此灯用手提着可在风雨中行走,灯火不灭。煤油灯之外还配合使用蜡烛,点燃使用也很方便。

  1965年,沙井以人民公社四化建设专款在圩镇大街架设了电线,沙井大街上的商店、机关单位和社管会拉了照明电线。8月1日与大电网接通,从这晚开始,沙井有了电灯,用上了电光照明。这年沙井成立了供电所,到1968年底沙井普及了电灯,基本上做到了村村通电。

  沙井供电所只是从大电网购电,供沙井地区使用。但大电网是计划定量供电的,随着用电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1985年前后供电的缺口很大,经常采取控制用电的办法来应付供电不足。如居民白天停电、分区停电、供四停三等。随着沙井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企业的大量增加,用电需求量不断增大,沙井供电所更新扩大设备,在争取大电网增加电量供应的同时,组织本地区力量办一些小型发电厂,缓解暂时供电不足。先后在岗头、新二工业区、大王山工业区、沙头工业区各建成发电厂一座,各自解决本小区的用电需求。鼓励企业和商店自备发电机。一旦在电网停电时,自备电机开动,尽量少影响生产运作。

  经过一段时期以后,大电网供电增加,沙井用电的供求矛盾逐渐得以解决。1993年沙井供电所改名农电公司,1999年又改为深圳市供电局沙井供电所,成为市供电局的派出营业机构,实行城乡供电统一化管理。(马海华  程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