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万丰粤曲



  沙井人,特别是万丰人有看戏、听曲的传统。

  潘氏九世祖潘楫乃明代新安理学乡贤,倾毕生心血研究音乐,着有《律吕图说》一书行世,有“铎振珠涯”之声誉。潘氏十九世祖潘耀扬,又名耀孚,为清代边疆重臣,官至两广提督,咸丰年间,授三品游击将军。他虽为行伍出身,作战骁勇,屡立奇功,然性格开朗,喜好艺术,品味高雅,犹爱听粤曲。晚年致仕归里,在万家萌(今万丰村仁爱路)建豪宅一座,门眉悬挂咸丰帝御笔的“将军第”宝匾,满堂生辉。潘耀扬在“将军第”之侧,修建了一幢“八音楼”,四时八节招戏班前来演戏,以观赏曲艺、听粤曲娱乐身心。

  在民国时期,万丰有每三年打一次“大醮”的习俗,“醮期”在十月进行,期间,为给“众神灵祈福还愿”,村中请来戏班,夜以继日地上演粤剧折子戏,粤曲美妙的旋律,娓娓动听的唱韵,经久逥荡在万丰的条条小巷,幢幢民宅,田野阡陌,令人心仪神往。村中“唱家”辈出,唱粤曲风气渐启。

  至今万丰还流传着一位本村粤剧“唱家”临阵“救场”的生动故事。这位“唱家”名字失传,只知是四十年代万丰一位理发好手——剃头河仔的父亲。剃头河仔的父亲是个文盲,但他郄有能编、能唱、能演粤剧的本事。有一年正逢打醮,人们搭起高高的戏台,并预先订好请广州省城的粤剧戏班到村中演戏,事前已把演出时间、地点公诸四乡。届时远近村民,密密扎扎齐集于戏台前等候观戏。然事有不巧,广州方面派人飞马报讯,说因下大雨,洪水封路,戏班大车无法按时到埠,延误了演出,而四乡群众听后,观戏兴趣骤升,不肯散去。此情此景,尤如箭在弦上,情急之下,万家萌的“戏班”主角剃头河仔的父亲,二话不说,答应顶替出演“救场”。叫人立即搬来村中的“土”乐器:锣、鼓、叮板、二胡、笛子,叫妇女从家中拿来几张花被单,迅即化装妥当。一时间,只听见后台锣鼓齐鸣,一阵急若骤雨般的鼓点过后,只见剃头河仔的父亲,身披花床单做的五花“战袍”,手持木棍,腰系“宝剑”,一个大花脸谱的“大将”,打“马”上阵,一阵高昂激越、振聋发聩的武生叫板:“阿哈哈……”博得台下观众一片喝采声和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剃头河仔父亲唱道:为王唔食辣椒酱,大荳芽菜炒猪肠。不好了,不好了,有人在里面分“包”,打马回朝食番薯!此番粤曲中的“官腔”、“霸腔”实在惟妙惟肖,惹得台下的上千观众捧腹大笑,前仰后合,“怨气”一扫而光,随台上“老官”(武生)下台,高高兴兴地四散回家去了,一场迫在眉睫“观戏危机”,被剃头河仔父亲“武生”的得意扮相,撩人的“官腔”抚平。而这位万家萌粤剧“唱家”的动人形象,万丰人至今还为之津津乐道。

  潘有声是1938年出生于万家萌村,原取名潘有成,因家贫出世后送给本村潘永辉抚养,旋即随养父移居香港。童年时代,潘有成就显露出演技天才,读了两年书便去学艺,并改名为潘有声。潘有声9岁时便以“神童”的姿态出现在香港上演粤剧的普庆、高升两大戏院的舞台上,受到观众的关注。1949年潘有声随团到广州演出,艺惊四座,名声鹊起。他又随团回万家萌演出一场《甘罗拜相》的粤剧折子戏,少年潘有声,以超群的演技报答故土恩情,万家荫的潘氏为本村出了一个粤剧神童而感到自豪。潘有声的演艺渐至“炉火纯青”,成为倾倒观众的粤剧“名伶”。他曾在多部粤剧中担任主角,并拍成电影,风行世界各地,并随团远涉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演出,誉满梨坛,驰名中外。

  还有一位女演员,她的名字叫孙倩玉,是万家萌的媳妇。她的丈夫名叫潘润钿。潘润镏出生于万丰一村,后移居香港,是潘氏二十代传人,他的妻子孙倩玉是广东粤剧戏班著名的武生,演男角,唱平喉,做功、唱功均佳。她在粤剧界的成就,对万家蓢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万家蓢的妇女以倩玉为镜,扬眉吐气,跃跃欲试。

  万家萌的粤剧唱曲之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曾掀起过热浪。万丰一村潘氏二十世孙潘荣耀,就是万家荫50年代的一位粤曲“唱家”,他颇有文墨,爱看历史故事,也是一位“故事大王”。他自学粤曲,久而谙通,成为能编、能唱、能演的“土”专家,又是一位热心教戏的师傅。还有一队的廖勤安,即潘勤安,他童年时远离家乡,流落到万丰被潘姓人家抚养成人,他也为粤曲所陶醉。他配合潘荣耀,或唱或演,带动群众唱曲习以为常,温故而知新。他们的积极奉献,使万家蓢的粤乐绵长如丝,不絶似缕。

  “文革”时期,万家蓢的青年人,思想也比较活跃,看到全国都在唱“样板戏”,也组织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万家萌卫生站站长潘强恩领着一班兄弟姐妹,组织了乐队,有二胡、陈琴、笛子、喉管、锣、鼓、叮板等乐器,潘应钧、潘国超、潘广筹、潘淦平、潘榜筹、潘灿培等积极参加。妇女方面,有潘吐金、潘银好、潘爱芳、潘爱兰、潘水章、潘容欢等也热情加盟。宣传队把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移植过来,编成粤剧本。其中《红灯记》的演出颇为成功。演员的阵容是:潘国超饰李玉和;潘强恩饰鸠山;潘吐金饰李铁梅;潘水章饰李奶奶。粤剧《红灯记》除在万丰广场演出多场外,还到附近各村及东莞的肖边、乌沙二镇公演,均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同时,还排练、演出从外省移植的《补锅》、《打铜锣》、《捉鸭的风波》等贴近农村生活的现代粤剧,深受万家萌村民的好评。至于文艺宣传队,担任“点睛”掌板的“师傅”则是潘应钧。潘应钧外表斯文,语言不多,但他热爱家乡,默默为万家萌的粤剧艺术耕耘。他平时锲而不舍地钻研粤曲的“叮板”,对“工尺合士上”等音阶反复切嗟,刻苦磨练,把握音韵、破解“叮、板”迷津,成为远近闻名的教戏、掌板师傅,受到后辈的尊重。

  70年代后期,广东粤剧经历“改革”,转唱新腔,万丰也有热心人学唱粤曲新调,但能跟进的人较少。80年代粤剧界又恢复传统唱腔,粤剧之风又在万丰兴起。开始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清唱、对唱,后又乘兴演唱折子戏。至1987年在党支部书记潘强恩的倡导下,万丰成立了粤乐社,负责人为潘广筹,村委拨出专款,为粤乐社购置了一批乐器、道具、服装、头饰。潘泽林少年时期就跟收音机学着唱粤曲。他利用课余时间到村中文艺队队部学师,悄悄学会吹、拉、弹、唱的一套基本功,和扎实的唱功,成为出色的粤剧文武生。潘泽林坦言:我的师傅有三个:应钧叔、黄来师傅、新马师曾大师傅。钧叔教我“点睛”,黄师傅教我演戏,新马师曾给我腔调。潘泽林曾在《胡不归》、《珍珠慰寂寥》、《万恶淫为首》、《六月飞雪》等多部粤剧中担任主角。潘泽林的唱腔仿新马师曾,人称是新马师曾的门外弟子。1993年5月潘泽林随团到肇庆演出,新马师曾听完潘泽林的唱腔后,连连竖起大拇指说:“好声,好声!”潘泽林担纲主演文武生角色,身材魁梧、器宇轩昂,一身正气。他的音质坚实,音色靓丽,音域宽远,一时间“戏迷”云集。

  1993年,万丰粤剧团挂牌成立,团长潘淦平。粤剧团的演员阵容有万丰本村的潘泽林、潘吐金、潘丽霞、潘叶青等。聘请的专业演员和“乐师”多名,有王楚凡、冯丽华、刘谷兰、刘东荣、黄天佑等二十余人。此时期,万丰村的“粤乐”,从“下里巴人”向“阳春白雪”发展。万丰粤剧团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扎根农村,面向基层,排演了一批富有时代精神的剧目,并采取送戏上门的办法,足迹遍及广州、东莞、顺德、惠阳及沙井、松岗、公明、福永等城市、村镇,深受各级领导的重视及广大观众的赞扬。1993年12月,万丰粤剧团受湖南省韶山市政府的邀请,参加毛泽东诞生100周年的盛典,演出的粤剧赢得当地领导和群众的赞赏。万丰粤剧团还成功地把潘强恩的小说《新桃源梦》改编为现代大型粤剧《大潮》。1998年10月24日,应文化部的邀请,粤剧《大潮》晋京向中央领导、军委和首都人民汇报演出,为祖国改革开放20周年献礼,受到中央首长的接见并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元旦,万丰粤剧团参加广东省粤剧演艺大赛,演出《放裴》、《断桥》等粤剧折子戏,获铜牌奬殊荣。

  由于万丰粤剧团负有到外地演出的任务,未能满足村民听曲,唱曲的要求,潘强恩提议成立“万丰新粤乐社”,得到广泛支持。2002年8月万丰新粤乐社挂牌成立,潘锡辉担任社长,请万丰粤剧团派陈铁贤老师协助辅导演唱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每逢星期二、四、六晚开展活动。一则可以满足村民的“戏瘾”,另则可以培养粤剧新人。社址设在万丰市场管理处二楼,社内陈列的乐器有:扬琴、色士、高胡、南胡、中胡、中园、三弦、边座、柳胡、洞箫、笛子等,击乐有:木鱼、沙的、堂鼓、京钹、高京锣、低虎锣、钹仔、大钹、文锣、水钹、碰铃、勾锣等23种,颇具规模。

  新粤乐社的乐师有万丰本村的潘榜筹、潘灿培、潘应钧等,来自万丰粤剧团的乐师则有:李大凡、孙笑明、李大群、林永、黄向明、李成田、黄太云、还有万丰医院的职员谢益茂等,他们义务协助新粤乐社演奏,成为新粤乐社的有力后盾。

  万丰的业余“唱家”,白天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逢二、四、六晚即汇集到乐社,当乐师们奏出袅袅音乐后,就有业余演员义不容辞地走上舞台。潘容欢是万丰村农民,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丈夫潘锡祥在香港务工,有二儿一女。早年以耕田为业,辛勤劳动。她从小爱好粤曲,但过去缺乏学曲的条件。自从新粤乐社成立后,她感到一股暖流在心胸流淌,她每次活动无故决不缺席。她跟着乐师的叮板全神练唱,在短短的时间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她演唱的“昭君出塞”粤曲,与红线女当年的唱腔十分相似,被称为“万丰村的红线女”。万丰一村潘爱祥的妻子潘爱兰,早年是种田农民,从文革时候起就很想学会唱粤曲,但由于当年孩子小,没有条件。自成立粤乐社后,她学曲干劲倍增,场场必到,鼓足勇气、大胆上台演唱,她的气质好,台风正,她采用“平喉”演唱,字正腔圆,被誉为“万丰村的穆桂英”。万丰粤剧团的文武生潘泽林先生、古达先生、陈源进先生,花旦罗惠芬小姐,市场管理处陈建媚小姐也经常莅临乐社献唱,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由于万丰粤乐社的名声在外,每晚演唱活动都吸引不少外村的“粤剧发烧友”开车赶来参加,其中宝安区的林彩婵女士、沙井镇的钟水祥先生都是常宾。(黎秀清)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