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河口演变规律及治理利用问题




  最近开展的珠江河口八大口门整治工作,一开始就抓了该河口水沙数学模型研究。同时似有必要补充做一些原型研究调查,为模型制作及整治措施的制定进一步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特别是对河口自然演变规律的认识,尤须从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得灵感、资料和数据,才有可能建立和提出来。而要搞好河口整治工作,不能没有一定的对于河口特性及其客观发展规律的瞭解。

  1 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发展特点

  现代珠江河口的演变过程要从距今5000~6000 年说起。因为此前为冰后期或全新世大海侵时期,那时(低海面位置时) 的河口三角洲因受海侵影响不断遭受淹浸和侵蚀破坏,海岸线位置节节后退。至5000~6000a B.P.海侵结束时,珠江河口已退缩到古海湾的尽头:那是一个地理面貌较复杂的地带, 该地带既有波浪作用形成的“滨线”或“古海岸线” (有浪蚀浪积地形遗迹), 也有进一步向陆深入的“海水进侵边界线” (无浪蚀浪积地形遗迹) [1]。现代珠江三角洲就是汇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条较大的河流及流溪河和潭江两条小河流的泥沙在此弱潮(平均潮差1.1m) 古海湾内淤积形成的 。珠江流域面积45126 ×104 km2 ,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3 086 ×108m3 和8 694 ×104t。由于各江河来水来沙条件的不同和不同发展时期与区域动力环境的差异,现代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发展有如下特点。

  1.1发展的阶段性

  许多珠江三角洲的研究成果[2~6] ,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在全新世海侵结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早期),现代珠江三角洲在古海湾头的淤积发展十分缓慢,在6000~2500a B.P.的历史长河里基本上仅限于湾顶区域发生淤积充填 ,珠江三角洲的“围田区”大致与此范围相吻合。自秦汉始,岭南逐渐开发和流域输沙量加大后,现代珠江三角洲才明显地向海突伸发展,这就是现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区的出现。唐宋以后“沙田”淤积发展加快,明清时期外伸速度每年达数十米,现今向海延伸的速度平均每年超过100m。因此现代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有两个不同的阶段:早期长时间停滞或缓慢淤积的阶段和近二千年来的快速淤积发展阶段。

  1.2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不同时期(或阶段)和不同区域动力环境的不同,现代珠江三角洲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潮成平原与潮汐优势型三角洲:  主要分布在现代三角洲北部地区,即早期淤积缓慢阶段在古海湾顶形成的三角洲平原,其次分布于流溪河下延段(广州至虎门)和潭江下延段(水口至崖门)的沿岸地带。主要特征是,沉积物以粘土或粉沙质粘土为主,其中含咸水或半咸水生物化石,平原上的水系网络(所谓“滘”)迂逥或蜿蜒。后一特征在航空相片上非常鲜明和独特,并在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很少见到。

  (2)河流优势型三角洲:分布于现代珠江三角洲的中部和南部,即近2000年来迅速向东南突伸发展的西、北江联合三角洲部分,如元明时期的东海十六沙和西海十八沙、现磨刀门口的灯笼沙、洪奇沥口的万顷沙和蕉门口的鸡抱沙等皆是典型的河流优势型三角洲平原。这一区域呈多汊分流形势,现分由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和虎跳门等六个口门入海,分汊水道旁的平原中有平行于河流的朵状或指状砂体发育,三角洲垂向沉积的三层结构明显[7]。

  (3) 河流—波浪型三角洲:  指现代珠江三角洲的最前端——西江磨刀门口最新淤出的三角洲平原,那里已伸至南海陆架北缘,面向开阔的外海,受到波浪动力的重要作用,该处新近淤出的三角洲平原已具反映波浪动力效应的滩脊平原(beach bridge plain) 的特征[8]。

  (4) 潮汐通道型三角洲:  如虎门峡口内外是较为开阔的海湾,此种地形条件产生潮汐通道(tidal inlet) 动力结构,相应出现潮汐通道沉积地貌体系[1],即通道峡口形成潮流冲刷深槽,深槽中被冲蚀的物质(晚更新统沉积物) 被涨、落潮流搬运至峡口内、外海湾堆积形成放射状潮成沙脊(浅滩) 。

  1.3淤积的不平衡性

  现代珠江三角洲的东江三角洲部分从东向西自成一局发展,而其主体三角洲——西江和北江联合三角洲部分却自西北向东南推进延伸。由于西、北两江的输水量和输沙量分别合占全流域的89.19 %和95.18 % ,而其左右两翼的流溪河和潭江输水输沙很微,这种强烈的反差造成了三角洲淤积发展的不平衡性:西、北江联合三角洲淤积发展快;而其两翼的流溪河和潭江下延部分淤积发展慢。前者表现为向海突伸的扇形三角洲;后者呈现为向陆凹入的三角港(或河口湾) 。西、北江联合三角洲愈是迅速向东南方向凸伸发展,这种不平衡性便愈是突出和得到加强。

  2 珠江河口演变规律

  2.1纵向上河口性质的转换

  近6000年来,现代珠江三角洲的主体——西、北江联合三角洲部分由里向外(即自西北向东南)推进发展时,经历了由“潮成平原”到“河流优势型三角洲”再到“河流—波浪型三角洲”的发展变化,则不同形式(或类型)三角洲发育时期的河口性质和特征也是不同的。

  (1)海侵结束时河口沿岸带面貌:  冰后期或全新世海侵过程中,河流动力退却,海洋潮汐和波浪动力向陆扩张,三角洲遭受侵蚀破坏,岸线后退。至5000~6000a B.P.海侵结束时,河口沿岸带的面貌,要么是由潮汐动力控制形成的三角港或河口湾——在强潮或潮差较大的地区,要么是由波浪动力作用改造原有沿岸带物质形成的沙坝(堡岛)—舄湖环境——在弱潮或潮差较小的地区。珠江河口属于弱潮(平均潮差1.1m) 地区,海侵结束后珠江古海湾头既有“滨线”或“古海岸线”,也有其后的“海水进侵边界线”的特点表明,这里基本上属于后一种情况,只是因古海湾头向里深入较远,加之湾内有诸多岛屿屏障,波浪动力较弱,浪积地形(沙堤) 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而成为连续分布的沙坝(堡岛) 。但海侵被淹水域的岛间海峡(如虎门等峡口)地段,因峡口效应潮流作用较强,潮流对原沉积物的侵蚀—堆积改造作用,使峡口形成冲刷深槽和峡口内外发育放射状的涨、落潮流沙脊或沙岛,这就是珠江三角洲不少岛峡地段出现“潮汐通道沉积地貌体系”的原因。

  (2) 过渡转变时期湾顶的缓慢淤积充填:  对于现代珠江三角洲在海侵结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淤积较缓慢的原因,李春初和杨干然(1981)曾经提出了这样的看法[2]:河口由海侵“后退阶段”向海侵结束后的“前进阶段”的转化,是河口过程的一个根本性质的转化,遭受了海侵灾难之后的河口演变,在新的海面较稳定的条件下,应有一个过渡性质的适应调整阶段,才能重新开始外伸和发展,在此阶段,河流泥沙特别是流域推移质输沙受回水顶托影响,主要在潮流界以上河床发生沉积,其时河口较少淤积变化,海岸线位置也相对比较稳定。由于此时河流动力未来得及大量下移成为河口的优势动力,入海泥沙(主要是悬移质泥沙) 主要在潮流作用下搬运和沉积,所成之平原自然具潮成三角洲平原的特色。这一时期的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古“滨线”(或“古海岸线”) 向里至“海水进侵边界线”之间的区域,沉积环境颇似弱潮废弃河口“坝(堡) 后舄湖”的环境。

  (3) 迅速外伸阶段的河流优势型河口和河流—波浪型河口:  近2000 年来,现代珠江三角洲迅速外伸并具河流优势型三角洲特点的实际情况表明,其时河流动力已下移成为河口的优势动力,河口过程及其演变亦主要在河流动力的控制作用下发展,则河口性质转换成河流优势型河口。今磨刀门河口外延至三灶—横琴列岛之外,更受波浪动力的重要影响,其河口特性开始表现出具河流—波浪型河口的特征[8]。

  2.2 横向上河流优势型河口与其两侧的潮汐优势型河口相依幷存,“河道”与“潮道”耦合共生

  现代珠江三角洲因各江河来水来沙条件的巨大反差造成的淤积的不平衡性衍生出一系列重要的现象:西、北江联合三角洲部分淤积发展快——迅速向东南推进,而其两翼(侧)的流溪河和潭江下延部分却淤积发展慢——基本上还龟缩在古海湾头而略有延伸;前者表现为向海凸伸的扇形三角洲,后者呈现为向陆凹入的河口湾;前者各分流水道的向海延伸是它们自己的径流(河流)动力作用及其携带的泥沙在那里沉积形成(属主动延伸),所成之水道属“河道”——河成水道性质,其分流河口亦以河流动力占优势,即属河流优势型河口,而后者的延伸水道即流溪河和潭江分别延伸至虎门和崖门,不是由流溪河和潭江本身径流动力作用及其携带的泥沙在这里淤积造成,而是身旁其他河流(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的泥沙再经涨潮流挟带向里搬运在其两侧淤积使之被“挟持延伸”的结果[9](为被动延伸),此种“挟持延伸”形成的水道不可能由流溪河和潭江本身径流来占据而只能由外海进入的潮水来充填,故其始终由潮汐动力控制,潮流上溯很远,性质属“潮道”——潮成水道[10],其河口即虎门和崖门亦为潮汐优势型河口。珠江三角洲的这种“河道”与“潮道”共生、向海凸伸的扇形三角洲及河流优势型河口与向陆凹入的河口湾或潮汐优势型河口相依幷存的局面,是现代三角洲形成过程中陆海动力相互作用的重要特征及表现。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正负、阴阳耦合现象竟然如此真切、生动地在珠江河口及其三角洲的特征上呈现出来,造化之妙、之美,让人称奇叫絶!1997年笔者在苏北废黄河三角洲考察时亦发现了与此类似的现象:废黄河三角洲在云梯关以下至河口的废黄河流经区为河流优势型三角洲平原,废黄河本身属“河道”性质;而其南北两侧(翼)弯曲的射阳河和灌河流域,却都属潮汐优势型三角洲性质,这两条水道的涨潮流上溯很远(分别至哈蜊港和响水),是典型的“潮汐水道”或“潮道”。干流河口侧翼出现表征海洋动力优势的潮汐(或波浪)优势型河口三角洲的现象,其实也在恒河—布拉马普得拉河[11]、尼罗河[12]、埃布罗河[13]、尼日尔河[14]和红河[15]等国外河口三角洲地区可以觉察到。可见,河口三角洲地区在横向上存在陆海动力及过程的分异作用,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及现象。

  2. 3 横向支汊对调节、减少“河道”与“潮道”间的水位差发挥重要作用

  现代珠江三角洲淤积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衍生的“河道”与“潮道”共生的局面,造成了三角洲上水流动力空间分布的巨大反差(特别是在洪季):如图2所示,主体三角洲上由西江和北江干流“河道”控制的区域因径流“堆砌”,水位高,形成明显的水流“高压区”,其中西江为“水脊”;而主体三角洲两侧(翼)流溪河和潭江下延谷地的“潮道”主要受潮流控制,水位低(接近海平面位置) 形成明显的水流“低压区”[16]。因此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横比降。主体三角洲愈是向东南推进发展,三角洲淤积的不平衡性愈突出,洪水时三角洲上水流(水位) 动力空间分布的这种差异性愈显着,亦即主体三角洲上的“河道”与其两侧(翼)“潮道”间的横比降愈益趋大。为了适应这种状况,或者说为了减少“河道”与“潮道”间的水位差,其间横向支汊应运而生,并不断得到发展。珠江三角洲的横向支汊皆自北江和西江分别向其左、右两侧的“潮道”分汊泄流。作者等曾将这些横向支汊区分为形成期、发育期、发展期、和衰亡期等四个发展阶段[16]。这是珠江三角洲水网稠密的重要原因之一,亦是珠江河口演变的又一鲜明特点与规律。洪水时,西江和北江两“河道”及其两侧横向支汊的任务是行洪;广州和新会以下的两“潮道”的功能则是承洪和排洪,即“潮道”通过承接各分汊水道注入的径流而容汇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洪水,同时又在半潮周期的时间内很快随潮将洪水排入大海,其承洪之数量可观,其排洪之速度,因有潮汐动力(落潮时)的帮助而可能较同一起跑线上“河道”行洪的速度为快。

  3 珠江河口的保护利用及治理问题

  现在大家都在说要对珠江八大口门进行整治。但八大口门整治什么、如何整治和按什么原则进行整治,未必每个人的考虑都很清晰和明确。本文主要依据对珠江河口特性及其演变规律的认识,在反思过去某些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后河口治理利用值得注意和重视的方面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

  3.1 河流优势型河口的整治利用及保护问题

  (1)口门宜通不宜塞:“口门宜通不宜塞”[17]是曾昭璇教授依据1959年白藤堵海工程的教训提出的治理珠江河口应当遵循的原则。河流优势型河口的作用和功能是要“泄”,即泄径流、泄洪水,因此口门必须保持畅通不能阻塞。修筑堤坝工程横向封堵口门,固然絶不可以再让它发生;在口门一侧或两侧的河岸构筑众多的丁坝等阻水建筑物也未必一定可取。我们不能一方面强调对这类河口进行清淤、清障,另一方面又设置人工障碍物,妨碍洪水的排泄。

  (2)应有计划地保护或开辟口外支汊水道:河流优势型河口常有天然的横向决口分汊支槽发育,这是该类河口为了适应洪水与大潮遭遇时,口门壅水(增水)纵比降减小而横比降加大的变化,河口体系自动调整其形态和比降产生的现象,其目的是利于洪水能畅通地排入大海,因此河流优势型河口以多汊道入海为特点[8]。作者等在参加磨刀门河口整治研究时(中山大学地理系、珠江水利委员会规划处,1985。珠江磨刀门口门治理开发工程规划专题报告之五:拦门沙形成和演变趋势的研究。),曾指出了这一点并呼吁对该口门外左侧新近出汊形成的分支河槽进行保护开发龢利用。可惜后来的实际治理开发工程没有理会这个呼吁,于口外左侧沿干流河槽方向修筑了一条长长的“导流堤”将这条支汊堵塞,这是十分遗憾的! 蕉门南支左侧的分汊河槽——“龙穴南水道”,也在20 世纪90 年代当它还处在形成时期就被消灭了。近一百多年来,下横沥以南的万顷沙大片平原上,再未留下一条分汊水道帮助洪奇沥分泄洪水,这是洪奇沥淤缩退化和上、下横沥冲刷扩大的重要原因。目前,洪奇沥口外左侧的万顷沙尾又有一新的决口汊道正在形成过程中,据说有关方面亦想将之围垦堵塞。洪奇沥外泄的洪水如果没有出路或不够畅通,对洪奇沥进行疏浚和对上、下横沥进行限流又有何作用?把河流优势型河口的所有横向决口分汊水道统统堵死铲除掉,让每个口门都呈单水道入海,这显然不符合这类河口的特性和演变规律,自然亦很不利于泄洪!

  (3)“导流堤“效益如何值得做一些调查研究:大约在10年前进行的磨刀门河口整治,于口外两侧修筑了两条长长的平行的“导流堤”,两堤间距2300m。修此双导流堤的原意是“引导”洪水迅速入海。不过,有下列问题值得提出:①过去洪水一至口门,就可以立即向口外各个方向分散排泄,现却被限制在指定的河槽范围内延长约10km后才能入海,这究竟是有助于泄洪还是妨碍泄洪?②河口延长后,一般要使上游方向河道水位抬高;③长达10km的导堤隔断了滩与槽之间的水沙交换,灯笼沙尾的淤积反而放慢形成积水洼地;④磨刀门下泄的泥沙特别是其中的底沙(细砂),无法再向西越滩在灯笼沙尾堆积,它们大量滞淤于堤外的河槽中,阻碍排洪。所以,磨刀门双“导流堤”的效益如何值得做一些研究调查。

  3.2 潮汐优势型河口与潮道的保护开发龢利用

  (1)伶仃洋不会变成“伶仃河”: 伶仃洋和黄茅海是今珠江河口东、西两个未被泥沙淤积填满的河口湾。有人曾经担心伶仃洋淤缩变窄后会变成“伶仃河”并呼吁“拯救”它(侯晖昌,1983.伶仃洋的作用、发展规律趋势和后果及其改善措施的分析,清华大学水利系泥沙研究室.),有的则忧虑伶仃洋淤成“伶仃河”后,会失去潮汐控制,广州出海水道将变成为“径流水道”[18]。作者不敢苟同这种见解。根据前述珠江河口在横向上河流优势型河口与其两侧潮汐优势型河口相依幷存和“河道”与“潮道”耦合共生的规律,可以断言,即使伶仃洋淤积变窄后,也不会变成“河”,因为其淤积延伸后形成的水道槽容积不可能被径流占据而只能仍由外海进入的潮水来充填,故它将仍由潮汐作用控制,潮流的往返运动使之能够保持良好的水深条件。广州入海水道“历三千年不衰”[17],如果不遭人为作用的严重破坏,相信再历许多年也不会衰落!当然这不是说伶仃洋可以任其淤积和随便围垦,保持伶仃洋,尽可能延长其存在的寿命,仍是伶仃洋整治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毕竟伶仃洋的潮汐优势型河口向“潮道”演变的性质已成为定局,它不会演变成径流型的“伶仃河”,人们不必太过担忧。

  (2)不断束窄江面的破坏行为危及潮道的生命和存在:  珠江三角洲的两翼流溪河和潭江的下延段,即广州至虎门和新会至崖门的潮道,是珠江河口极可宝贵的优良通海水道资源。但是近20年来,这两条潮道特别是广州入海水道,愈来愈多的各种形式的侵占江面的“建设型”破坏行为,使潮道的生命处于危机状态中。这就是大量侵占江面围垦潮道中的浅水区,使江面愈来愈窄,潮道的潮汐动力减弱。作者[10]曾研究过广州入海潮汐水道的动力特性,认为“潮道”与“河道”是不同的:“河道”为了保证上游方向来水能顺畅地通过,要与流域来水量相适应并保持一定的断面面积,即使人工束窄了河面,河道也要自动调整冲深河床以维持其固有的断面面积;“潮道”却由外海进入的潮水所控制,如果人为地将潮道断面面积减小,进潮量就要减少,若将潮道缩窄成一条小水沟,潮水也就近乎不大进来了,这将是极端危险和严重的局面!所以危及潮道生命和存在的关键因素不是泥沙的自然淤积作用,而是愈演愈烈的人为束窄江面的破坏行为。

  3.3修筑控制横向支汊的工程宜审慎

  珠江三角洲上的横向支汊不但对调节“河道”与“潮道”之间的水位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是连接“河道”和“潮道”间的交通孔道,不宜随便地筑闸控制和堵塞。然而有些重要的横向支汊已被筑闸控制(如甘竹溪、江门河、睦洲河、佛山涌等),另一些正在研议筑闸控制或削减动力的工程(如思贤滘、上横沥、下横沥、凫洲水道等)。不能说,控制横向支汊的工程没有一点益处,但从防汛排洪和确保西、北江大堤安危的大前提、大角度来讲,筑闸控制或甚至堵塞这些横向支汊,却不能认为是好事。珠江三角洲在防汛战略和策略上应考虑利用潮道具有的既承洪又排洪的功能,允许西、北两江“河道”的洪水通过横向支汊向“潮道”和潮汐优势型河口分泄。一味地引导洪水在“河道”的口门入海,拒絶或减少横向汊道向“潮道”和潮汐优势型河口分泄洪水,不符合珠江河口的规律,实际上也难达到设想的效果。

  4 结 论

  1)珠江河口为西江、北江、东江、流溪河和潭江等大小河流入海形成的复式河口。由于各江河来水来沙条件的差异,近5000~6000年来在此复式河口区形成的现代珠江三角洲具发展的阶段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淤积的不平衡性等三大特点。

  2)近5000~6000 年来珠江河口演变有如下特征和规律: ①在纵向上,主体三角洲——西、北江联合三角洲上河流的河口性质逐渐发生转换变化,即由湾顶潮成平原充填时期的废弃河口向海逐渐转变成河流优势型河口和河流—波浪型河口(磨刀门);②在横向上,扇形主体三角洲的各分流河口皆为河流优势型河口或河流—波浪型河口,而其两翼弱小河流入海延伸段形成的河口却为潮汐优势型河口,它们一个向海凸伸、一个向陆凹入呈相依幷存的关系,随之三角洲平原上衍生出现“河道”与“潮道”共生的现象,这些都是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发展过程中陆海动力耦合和相互作用的生动表现;③随着三角洲的向海推进,主体三角洲上的“河道”与其两侧的“潮道”之间的横比降愈来愈大,因此连接两者之间的横向支汊河道应运而生并得到发展。横向汊道对调节、减小西、北江的高水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3)当前珠江河口治理应强调保护利用问题。河流优势型河口的特性及其行洪功能要保护,包括“口门不宜塞”、刚形成出现的横向支汊要有计划地保护开发龢利用、大规模的“导流堤”工程要注意是否影响洪水外泄。潮汐优势型河口及其顶端的潮汐水道(潮道)是珠江河口极可宝贵的航道资源,更要保护利用好,应下死命令制止任何人工束窄江面对潮道的“建设型”破坏行为。潮道的“承洪排洪”功能要加以利用,即应允许横向分汊河道向潮道和潮汐优势型河口分泄洪水,以利用潮汐动力迅速将洪水排出外海。珠江三角洲上的众多支汊河道由于有良好的调节水位和水量的功能及航运交通价值,亦应加以保护,非不得已一般不宜进行控制或将之堵塞。总之,珠江河口整治应重视原型调查研究工作,有关治理措施的制定要考虑河口的特性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李春初,1987.全新世河口三角洲形成发展的若干问题——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3) :9~16.

  [2]李春初,杨干然,1981.珠江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形成过程的几个问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编辑,海洋与湖沼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15~122.

  [3]黄镇国,李平日,张仲英等,1982.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演变.广州:科学普及出版社, 1~278.

  [4]龙云作,马道修,霍春兰等,1985.珠江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的一些认识.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5 (4) :44~57.

  [5]李平日,乔彭年,郑洪汉等,1991.珠江三角洲一万年环境演变.北京:海洋出版社, 1~154.

  [6]龙云作等,1997.珠江三角洲沉积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1~165.

  [7]李春初,1983.珠江磨刀门的河口动力与沉积.热带地理, 3(1) :27~34.

  [8]李春初,田向平,罗宪林等,1993.西江口磨刀门拦门沙的形成演变及口门整治问题.海洋工程学会等编,第七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172~181.

  [9]李春初,1988.珠江三角洲的地质构造背景与地貌.缪鸿基等,珠江三角洲水土资源.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8~31.

  [10]李春初,雷亚平,1998.认识珠江,保护珠江——试论广州至虎门潮汐水道的特征和保护问题. 热带地理,18 (1):24~28 ,65.

  [11]Allion, M. A.,1998 .Geologic framework and environmental status of the Ganges – Brahmaputra Delta.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14(3) : 826~836.

  [12]Stanley, D. J, and Warne, A. G.,1998.Nile Delta in its destruction phase.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14(3) :794~825.

  [13]Sanchz~arcilla, A., Jimenez, J. A., and Valdemoro, H. I., 1998.The Ebro Delta: morphdynamics and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14(3) :254~772.

  [14]Sexton, W. J., and Murday, M,1994.The morphology and sediment character of the coastline of Nigeria~the Niger Delta.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10(4) : 957~977.

  [15]Mathecs,S, Zalasiewica,J.,1999.Holocene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of the Red River Delta, Vietnams.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 15(2) : 314~325.

  [16]李春初,杨干然,1981.珠江三角洲的河网特征及演变.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编,中国地理学会一九七七年地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 67~75.

  [17]曾昭璇,黄少敏,1987.珠江三角洲历史地貌学研究.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201.

  [18]徐君亮,李永兴,蔡福祥等,1985.珠江口伶仃洋滩槽发育演变. 北京:海洋出版社, 1~182.

  原载:泥沙研究,2002,(3):44~51.合作者:雷亚平,何为,戴志军。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