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 言



  以2008年3月22日马英九当选为标志,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历史转折,一个和平发展的令人憧憬的时代正在降临,一个统独剧斗的令人厌恶的时代似在远去。

  这是两岸善良的人们的衷心期盼。

  这是台湾的历史转身,也是大陆的历史转身,更是两岸关系的历史转身,也可能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历史转身。只要转过去了,辉煌的时代就将来临。但是,任何一副身躯都是无比沉重的,要完美地做好世纪转身,与过去相比,更可能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千倍的艰辛。

  也就是说,斗争的时代殊为艰苦,建设的时代可能更为艰苦。对抗是容易的,合作是难为的;自立是简单的,共构是复杂的;和顺是单一的,和平是多元的。天下分久必合,但两岸分易合难。和平相处很容易实现,和平发展就不是容易做到的了,和平统一则更为艰难。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永远是一个背负沉重的人类历史使命的民族,这个民族因为曾经在全世界放出过伟大的光辉,所以,在未来的岁月,没有更大的荣耀,没有历史的超越,这个民族就没有更大的兴奋和自豪,也就意味着没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折射到两岸关系,历史期盼中华民族创造奇迹。两岸需要的不仅仅是和平,不仅仅是相安无事,两岸需要携手共进,合二为一,同创辉煌。这是发展,更是融合,是一个伟大民族的重新崛起。

  然而,2008年3月22日不能注定就是这样的历史目标的终点,这或是一个起点,能否达到最终的目标,谁也不知道。因为今后的路程太复杂、太麻烦、太多意外、太多不可能,这是新征途的起点,也有可能是划了一个圈之后的重归旧辙的终点。

  所以,在2008年3月22日到2009年1月22日这十个月中,是两岸领导者、两岸执政当局、两岸执政党追求历史超越的关键时刻,也是各种思潮最为活跃的时刻,两岸思想者罕见地为两岸新的前途共同谋划的时刻。用一句话来概述,这是一个用思想力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激动时代。思维、思辨、思想、思潮,与时俱进。

  作为一个普通的传媒人、一个耗20多年光阴关心两岸关系并力求做一点事的中国人,没有理由在这个激荡的伟大时刻放弃自己的关心和思考。一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一个人的才智更是不足一提的,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思考,都在付出,都在行动,那就是改变历史的时候到了,历史离不开英雄,但历史是人民写的,这是自我激励的话。

  在这样的时代中,也在这样的心情下,我为中国评论通讯社和中国评论新闻网写了一些分析和议论两岸关系的新闻评论,今次选择其中部分结集为《两岸巨变  寻找历史新坐标》一书,既是为了记录两岸关系的重要步伐,也是为了对重大历史时刻的缅怀与期待,更是要为前进的两岸关系今后排除万难及和平发展贡献一点个人的思考和感悟。两岸关系前途是明亮的,但进程是迷雾重重的,千变万化的,没有整个民族的思考,要做到万无一失的把握,太难!需要乐观的预测,也需要忧郁的沉吟。人生有百味,何况两岸乎!

  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并不精准,会有失误,但是相信读者朋友会体谅和容忍的。

  

  郭伟峰           

  2009年1月22日写于香港中国评论总部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