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胡六点启示 台需把握好国际关系



  胡锦涛的六点意见中,第五点专门论述两岸如何在国际上互动的规律,这对台湾今后的国际空间是否可以打开问题,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这段论述当中,对台湾今后需如何把握与国际的关系,特别是两岸与国际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启示。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3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六点意见,其中第五点是: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我们一贯致力于维护台湾同胞在国外的正当权益,我们驻外使领馆要加强对台湾同胞的协助,我们瞭解台湾同胞对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感受,重视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讧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对于台湾同外国开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往来的前景可以进一步协商,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的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国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  

  从胡锦涛的具体意见中,可以首先看到三个重视:一,重视台胞在国外的正当权益。二,重视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三,重视解决相关的问题。其次可以看到解决问题目的的三个有利于:一,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二,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三,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最后可以看到三个划清底线的「不」:一,避免不必要的内讧。二,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三,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 

  从三个大层面九个具体方面的论述来看,胡锦涛的思考缜密、逻辑清晰、概念明确。如果从两岸关系与国际关系的互动角度来考察,可以引用这一句话来概述:两岸关系大于国际关系。

  两岸关系趋于稳定才短短的七个多月,台湾与国际的关系却获得大幅度的改善,台湾的国际空间视野越来越开阔。我们不怀疑,如果国民党长期执政,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会得到重大的改变,突破性的解决。但是,台湾的国际空间不是独立的、不是孤立的,其与两岸关系密切相关,形成了共生结构。 

  在台湾,无论是谁,无论是哪一个党执政,都要面对三大关系。一是蓝绿关系,二是两岸关系,三是国际关系。如何妥善处理这三大关系,实在考验执政者的政治智慧。而且,这三大关系互为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三大关系中,蓝绿关系是执政的基础,处理不好,连上台的机会都没有,遑论执政了。至于两岸关系则是执政的关键,执政之后可否稳定政权,关键又在于此。而国际关系的重要,则体现在能否更好地执政的层次上,是执政的面子。 

  回顾陈水扁与民进党执政阶段,我们可知他们犯下了大错,在于他们对三大关系认识不清楚,没有妥善地、辩证地处理好三大关系。他们的手法是割裂所有关系,走边锋、走极端。 

  第一,割裂蓝绿关系。选举过后,陈水扁、民进党已经执政,但是他们没有抓住机会推动大和解,仍把蓝绿阵营进行对峙分裂的操作,最后导致中间力量式微,没有达到中间大,两头小的最佳政治效果。在蓝大绿小的相对固定板块中,民进党吃尽苦头。 

  第二,割裂两岸关系。陈水扁及民进党执政8年,最大的努力就是推动台独运动,而非为民谋利,是极端的意识形态作祟,处理两岸关系手段粗暴且不符合实际。导致两岸之间的最大的互信基础「一中」原则彻底崩盘,没有一点缓冲的空间,两岸关系激烈动荡,没有宁日。

  第三,割裂国际关系。台湾与国际的关系、特别是美国的关系,从来就处在不平等的地位,台湾必须为维护美国利益、国际的利益而承担不平等的责任。如在美台关系中,必须以美国利益为重。陈水扁及民进党采取利用美国和国际空间,来为自己的极端意识形态服务,也就是为一己私利服务,结果失败了。 

  事实充分说明,忽视三大关系,践踏三大关系,破坏三大关系,不管是谁、是哪一个党,最终就会被民意抛弃、黯然下台。

  马英九及国民党执政之后,我们发现,其立即就抓住了三大关系,处理得心应手。其做法是: 

  一,尽量弥合蓝绿矛盾,至少避免刺激绿营支持者的情绪。马英九对此思考得很早,一上任及着手安排绿营人士参与政府运作。尽管因为蓝营不支持,绿营不配合而打折扣,但是,不挑唆人民之间产生激烈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政策仍在逐步落实之中。这是有效的。 

  二,最快速度改善两岸关系、构建两岸关系新局面。在2005年胡连会的基础上以及早已构建的国共平台基础上,两岸关系几乎没有停滞,立即就启动起来,发展速度是惊人的。马英九对两岸关系政策的思考胸有成竹,而且证明是对的。 

  三,及时地修补美台关系,并向全世界发出了维护和平的声音。美国对陈水扁恨之入骨、对民进党不做支持,最大的原因是他们的独立运动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利益。马英九、国民党关于「一中各表」的承诺,取信美国。美国已经明确支持马英九和国民党的政策,不会动摇。 

  我们深信,马英九、国民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上述的把握三大关系健康发展的措施,这对台湾是利好的,对两岸、对国际社会都是利好的。 

  但是,我们认为,在三大关系中,两岸关系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正在考验马英九以及国民党。 

  台湾竞争力论坛秘书长、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副研究员彭锦鹏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若两岸关系和谐进展,又兼顾台湾国际空间发展,这样的突破会让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层次。台湾不需要自我设限国际空间,二次大战后,东、西德的分裂到统一,不管用任何角度去看,国际上双重存在,绝对无碍最后的统一。 

  彭锦鹏的这番话仍可能引发争议,但他与两岸很多学者专家一样,都在高度关注两岸关系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关系把握问题。如何让两岸关系和谐进展,又兼顾台湾国际空间发展,是新课题、也是新的难题。我们大胆预测,如果今后两岸还会有更多的摩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方面的。 

  在此,我们作为关注两岸关系的媒体人,有义务也有责任提醒: 

  一,两岸关系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存在主次问题、主次矛盾。钱复对马英九先生说:「两岸关系位阶高于外交工作」,这就是两岸关系为主论,两岸关系核心论。以此推理,只要先处理好两岸关系,国际空间大门就一定会打开。这七个多月来的变化,是不是在证明这样的理论呢? 

  二,如果可以把两岸关系置于国际关系之下,把两岸关系作为国际空间的「敲门砖」,那么。我们要严肃指出,错了,会出大问题,会发生关系的错乱。 

  三,国际关系中也有不同层次的关系组合,有些是与两岸关系对撞的,但是有些与两岸关系是不矛盾的、是可以互动互利的。在和谐的关系方面,台湾可以积极思考,分出层次来。 

  什么是关系,从哲学范畴来说,关系是客观的,为事物所固有,存在于相应的事物之间。陈水扁、民进党不作哲学思考,看不见三大关系的客观面,一定要用主观意图去冲撞之,结果血流满面。对此,马英九、国民党必须引以为戒。 

  胡锦涛立足于两岸关系基础,从三个大层面九个具体方面的对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进行阐述,划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切实可行的空间,值得台湾各界深刻领会。

  2009年1月7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