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胡锦涛问候马英九 两岸关系亮点



  尤为瞩目的胡锦涛与萧万长博鳌会,出现了一道至为闪亮的风景点,那就是:胡锦涛请萧万长代为转达对马英九的问候。在此,既有人情味,也有政治意涵,非常值得琢磨。结合胡锦涛的讲话,可知,中共与大陆对在今后开拓两岸关系新局面是寄予了高度期望的,对马英九也是有高度期望的。

  中评社记者现场报道说,胡萧会历时20分钟,胡锦涛在会晤即将结束时,请萧万长代为转达对台「总统」当选人马英九、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及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问候。

  我们知道,胡萧会是在举行中的国际会议中进行的,并不是专门的、专题的两岸会谈,所以,时间有限、内容有限、人员有限,很难展开及深入地讨论两岸问题。正如我们事先的预测一样,主要是双方表达善意,表达决意,表达敬意。重要的是营造友好的、和谐的、平等的气氛。事实证明真是如此。

  自萧万长决定赴博鳌以来,在民进党的蛊惑下,台湾舆论一度担忧被欺负、被矮化、被丑化。结果如何呢?我们看得清清楚楚,萧万长今次的博鳌之行,受到礼遇,受到尊敬,受到欢迎。更重要的是,萧万长在博鳌会见各国元首政要,如鱼得水,活跃得很。这样的待遇与空间,当使人受到更多的启发。

  胡萧会见时,在听取了萧万长的意见后,胡锦涛做出了回应。其实,这就是胡锦涛、中共以及大陆对马英九及国民党、台湾的一次郑重表态,更是表达了高度的期望。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胡锦涛希望马英九、国民党和台湾能够认清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作用,抓住机遇,加强合作。为此,胡锦涛一连用了4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来做强调。

  胡锦涛表示,早在30年前,我们就主张开展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取得了显着成就,形成了互惠互利的良好发展局面。事实充分证明,开展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因素,是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扩大两岸共同利益的有效途径。近8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关系屡屡出现波折,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也因此受到严重干扰。这种局面是两岸同胞都不愿看到的。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更为激烈的形势下,两岸同胞应该抓住难得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切实加强合作、努力共创双赢。 

  第二,胡锦涛希望马英九、国民党和台湾能够重视和平发展的方向,能够积极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为此,胡锦涛一连用了3次「和平发展」来加强表述。

  胡锦涛强调,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所繋、共同利益所在。当前两岸关系正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两岸同胞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愿望进一步增强。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的前途应该掌握在两岸同胞自己手中。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念不会动摇。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努力,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第三,胡锦涛希望马英九、国民党和台湾能够理解和支持大陆推动两岸发展的具体措施。为此,胡锦涛一连用了4个「继续」来加重语气。

  胡锦涛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

  胡锦涛最后请萧万长代为转达对马英九、吴伯雄及连战的问候。此举就是表明,胡锦涛的上述期望,当然是寄托在以马英九为首的台湾政府以及国民党身上。在此,不仅仅是问候,更多的是拜托。

  吴伯雄、连战是胡锦涛与中共的老朋友,国共两党关系深厚,托转问候是理所当然的,不为奇怪。而胡锦涛主动问候马英九,则有不一般的意义。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胡锦涛表示了对马英九的尊重。马英九排在了吴伯雄、连战的前面,当然不是排辈份,而是对他即将就任的职务表示尊重。

  二,胡锦涛表示了对台湾新政府的善意。马英九毕竟是台湾新政府的代表人物,实权在握,两岸事务需要在马英九的执掌之下向前推进。

  三,胡锦涛表示了两岸高层接触意愿。胡锦涛会见萧万长,已经用行动做出了表示,问候马英九,就更明白地表示,大陆高层不会拒绝与台湾高层接触。

  陪同萧万长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台湾前「陆委会主委」苏起相当开心地表示,两岸的春天来了,列车要启动了。我们不必怀疑,通过胡萧博鳌会,两岸在融冰,春天会来临,满载两岸共同利益的时代列车,即将鸣响启动的汽笛声!

  2008年4月13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