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胡布共识 中美制衡台独机制初现



  悉尼的「胡布会」达成了反台独的共识是无疑问的,如何落实下去,则要看双方主管官员的推动了。日前,赖斯与杨洁篪利用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机会举行双边会谈。两人在会谈前面对媒体时都强调,必须贯彻双方领导人在悉尼「胡布会」中达成的共识。这是一大讯号,说中美两国正在磋商和采取更严厉的、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对付严峻的台独形势,制衡台独的机制呼之欲出。

  我们可以猜测,胡锦涛与布什的会晤,最主要的是达成制衡台独的共识,至少在这几个层面要取得一致的意见:一,台独是否严重损害了两岸关系、一中原则?二,台独是否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对台政策?三,台独是否严重损害了亚太地区的安全?四,台独是否严重损害了中美的共同利益?在这些问题上,胡锦涛与布什不会有分歧、不会有争议,必然达成共识。

  接下来,就要讨论具体的制衡台独的措施了。赖杨会表明,这一阶段的政策议论与落实,胡布已经交办,也就是说,具体措施可能在「胡布会」中并无具体涉及。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一,中美联手反制台独、打击「入联公投」的更有效更具威力的措施尚在策划之中。二,制衡台独的大方向已定,中美目标可能有不同,但是利益是共同的。三,美国必须采取更具威慑力的动作。

  如是,我们可以发现,中美制衡台独的机制就基本呈现出来了。与过去历次的「胡布会」不同,过去主要是由美国总统布什当场表态不支持台独就可以了。今次悉尼「胡布会」的最大不同是:一,布什不吭声。二,胡锦涛轻描淡写,一句带过。当时看来,极为反常。现在来看,个中奥秘才大白天下。

  中美制衡台独的机制如何就呈现出来了呢?两大因素:

  一,出现了中美共同落实的特征。长期以来,中美反台独都是各说各话,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商量,更加不要说落实什么共识了。后来,中国采取了通报制度,及时向美国沟通,使得美国能够掌握中国的判断与意图,大大推进了中美达成共识的进程。现在,水到渠成,是到了建立互信合作的机制的时候了。

  二,出现了中美国家利益交集的特征。过去,美国坚持冷战思维,拒绝与中国就台湾问题达成密切互动。而中国亦坚定地认为台湾是内政,美国不得染指。现在,中美之间的战略对峙,日益让位于中美国家利益的交集。中美国家利益的保证,就是战略安全,这样思维日益在美国膨胀。这样的话,台湾问题就得以在中美两国之间摆上桌面来。

  很有可能,假以时日,中美之间会正式成立处理台湾问题、制衡台独的沟通机制。中国外长杨洁篪话中有话,他在会见赖斯时表示,中美就台湾问题加强协调配合,防止台海局势失控至关重要。美国国务卿赖斯回应说,美国布什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今年的两次会晤中就两国关系达成很好的共识,我们要认真加以落实。两人的对话,充分表明了中美对建立机制的意愿极足。

  加强协调配合,防止局势失控。这12个字其实就是中美制衡台独机制的宗旨。

  当然,我们不能肯定中美有关的机制能够非常顺利地构建起来,但是这个方向是一定会走下去的。特别是如果民进党继续执政,陈水扁继续在政治上发挥影响力,台独威胁长期保持,中美的制衡机制一定会加速完成。如果是国民党执政,两岸危机大大缓和,台独势力受到有效压制,中美机制的构建速度就会放慢。

  目前民进党停留在非常天真的阶段,其政治天真特点在于:一,以为美国会永远的无条件地保护台湾,甚至不惜采取武力来护台。二,以为台湾是美国维护亚太安全的不变的战略基地,美国无法放弃台湾。三,以为自己是民主的榜样、自由的典范,美国没有理由不捧着自己。

  美国是什么国家?一,利益主义。美国利益永远优先。二,强势主义。承认强者,欺负弱者。三,现实主义。在所谓的理念与现实的选择中,美国首选的是现实。

  学者指出,「美国主义」(Americanism)中的「例外主义」(Exceptionalism),在外交政策上,是一个危险的神话,因为它建立在四个不正确的论题上:一,美国政府在道德上和政治上优于其他政府。二,美国对世界和平及繁荣是不可缺少的(indispensable)。三,为了美国国家利益,其他国家必须配合美国的政策。四,如果有任何国家拒绝配合,美国在道德上有权去经济制裁和武力干涉。

  对此,民进党应该充分地研究和全面地认识。民进党对美国主义真的有所瞭解吗?其表现令人存疑。

  目前,陈水扁推动的极端意识形态以及「入联公投」活动,在在强烈冲击美国的对台政策底线,完全违背了美国「例外主义」(Exceptionalism)中的外交政策,美国决不可能容忍下去。如何利用中国大陆来遏制有关挑衅,也是美国认真在考虑的问题。

  中美加大制衡台独的力度,为此构建机制,有什么不可能呢? 

  2007年9月2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