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马英九勿畏 开放才是硬道理



  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预定在10月底11月初访台,进行「陈江会谈」,民进党可能发动大型群众运动。民进党的动作有多重含义,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竭力阻挠马英九的开放政策,尤其是对大陆的开放政策,甚至是经济政策也不能容忍。开放与反开放,成了目前台湾政党政治斗争的主轴之一。

  消息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指示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分三阶段展开行动。第一阶段搞论述、营造所谓「全民抗议的正当性」;第二阶段民进党中央与党团分进合击展开政党攻防;第三阶段若马政府不做出厘清「主权」的政治宣示或动作,民进党就上街头抗议。这是民进党对抗开放政策的三部曲。

  马政府自「5 ·20」上任至今,已经超过了120多天。对于马英九的各种政策,台湾内部意见非常不一致,争议很多,分歧很大。马英九政府在政治方面与大陆的互动,是保守的。但是,在推动与发展两岸经济贸易关系方面,尽管对手阵营阻力很大,主流民意非常支持。马英九对大陆的经济贸易政策以开放为主轴,实在是难能可贵,值得肯定。我们深知,马英九的开放政策每一步都来之不易,但是无法退缩,因为开放才是硬道理。

  从马英九政府在经济上的对大陆开放措施来看,可知呈现了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竞选时的关于重要项目的开放承诺优先兑现。最典型的是7月4日包机直航及陆客赴台。为实现此一目标,马英九上任之后,「行政院」加快落实了多项两岸经贸项目,包括推动小三通往来正常化、松绑大陆地区人民来台限制、开放人民币在台兑换等。

  第二,新经济政策凸现「经济解严」特征。「行政院」院会通过「大陆投资上限松绑及审查便捷化方案」,把台湾企业赴大陆投资40%的上限,一律放宽为60%为上限,至于对于在台设营运总部的企业,则不予设限。于是乎,长期束缚台资发展的旧政策被废弃。

  第三,努力去除经济政治化的因素,大胆思考引进大陆资金。据知,陆资入台投资项目为马政府下一波的松绑重点,其中包括开放陆资入台投资不动产、台股、生产事业、服务业等,各部会已积极研拟中,有一部分项目可优先推动。

  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到,马政府正在稳步有序地推动经济大开放的政策,这些政策中,很多是治本的,而非仅仅是治标的。这些政策一旦推动落实,将从根本上改变台湾的固步自封、日趋弱小边缘的经济状态,一个具有两岸经济深层次合作的、利用大陆面向全球的新的开放经济体系,有可能在台湾出现。

  这样的对大陆开放的经济体系,对台湾有什么样的特殊作用和影响呢?

  第一,只有开放,才能重新壮大台湾的经济实力,推动台湾在开放中得到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的时代,避免逐步沦落为经济边缘化的弱小地区。马政府很清楚,台湾之强大,首先必须经济实力壮大,否则,在世界舞台永远不可能发出声音来。

  第二,只有开放,才能稳定两岸关系、维护两岸关系的现状,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先经济、后政治,经济是两岸的政治基础。台湾的安全不在于闭关锁岛,不在于锐矛尖甲。对抗,永远是危机。开放,永远是先机。

  第三,只有开放,通过与大陆的密切合作才能在更高层次进入全球经济体系。台湾对大陆的经济开放,岂止是大陆而已,大陆已经是全球开放的典范,经济全球化,没有大陆谈何容易?不与大陆打交道,台湾的经济开放就不是真的开放。

  第四,只有开放,才能更加符合美国、日本乃至全世界对台湾的期望。马英九信誓旦旦,台湾不做麻烦制造者。既然不做麻烦制造者,那就要做和平制造者。如果海峡两岸通过经济合作,成为了亚洲的经济繁荣区,对和平的贡献则非同小可。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马政府的经济开放政策有三符合规律:一符合台湾发展的趋势;二符合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三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但是,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民进党及反对势力不愿意看到这些有利的因素,他们的政治视野不够宽,他们的政治胸襟不够大,他们的政治意识不够新,他们的政治利益不够广,因此,他们的内心发生了极大的恐惧。

  从马政府上任之后,民进党及反对势力基本上处在等着看笑话以及唯恐经济不乱的心态中,高度期盼经济的混乱导致马政府威望的下跌,通过民意倒阁,造成马英九、国民党执政的混乱,为在野党及反对势力今后的重新崛起制造政治机遇。

  所以,民进党及反对势力即用了这么三种手段:一,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也就是不愿意面对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的现实,只要经济不好,就是政治不好。二,将经济问题失败化。对马政府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视而不见,一早就断定经济问题会无法收拾,会全面失败。三,将经济遗留问题国民党化,从不反省民进党执政8年来在经济政策和措施上的缺失,把原来留下的经济问题全部推给刚刚执政的国民党。

  比如,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批评说,国民党的执政,将台湾导向危机。政府在经济上沉迷于扩张性政策,无视通膨问题;股市政策造成投资者过度期待,无视国际走势,让市场信心溃散;执政者执意将农保与「国民年金」脱钩,更种下失败因数。

  这一段话,其实就是上述三种手段的全面运用。对此,国民党文传会主委李建荣曾指出,蔡英文的立论完全不像出自一个有过执政经验的在野党,事实上,对于台湾现在面临如此恶劣的大环境,整体经济竞争力衰退,执政了8年的民进党不应推卸责任。

  中评社记者分析指出,民进党正在密切观察挑战马英九两岸开放性政策的后续发展,基层及民间社会对西进政策反弹到什么程度,抑或支持者比民进党更激进,逼迫绿营政治人物站出来反对,值得观察。

  但是,我们认为,在经济开放符合全体台湾人民的最大利益时候,还以反对经济开放为政党斗争的目标,恐怕民进党及反对势力最后会因此沦落到得不偿失的彻底泡沫化境地。须知,人民的利益最大,当开放的大门打开,人民尝到了开放的甜头之后,任何人、任何力量、任何政党,如果要阻挡开放的时代洪流,最终必然是失败的下场!这是历史的真理。

  中央日报网路报的社评指出,中国大陆所以能够在30年之内,从民穷财困的第三世界国家,一跃成为影响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角色,所秉持的就是开放的政策。台湾具有许多高素质的人才,过去也经历各种大大小小的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所以能够持续维持成长,所秉持的也是对外松绑与开放。如今大陆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唯有对大陆实行开放政策才能为台湾经济注入新的活水,「开放是硬道理」足堪借鉴。 

  「开放是硬道理」,今天必须在台湾进行一场新的实践!马英九必须拥有大无畏精神!

  2008年9月27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