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马英九力撑赖幸媛,两人都变了?



  在绿营一片讨伐赖幸媛、逼迫她下台的政治声浪之中,马英九做出了力撑赖幸媛的大动作。与上任伊始面对蓝营的质疑不同,今次马英九全力支撑赖幸媛,是在两人都变了的大前提上发生的。

  昨天下午,马英九「访视」「陆委会」,创下「总统」亲访「陆委会」的纪录,并且发表了谈话。从其动作以及言论来看,最明显的意图是在力撑「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早在马采取行动之前,府方人士不讳言,即使在野党有不同意见,马英九仍高度肯定赖幸媛,前往访视「陆委会」并发表谈话,就是要给赖幸媛打气,公开表达对「陆委会」的肯定。

  解读马英九在「陆委会」的讲话,更可以清楚地知道马英九此举的最主要意图。

  第一,充分肯定赖幸媛、「陆委会」付出的努力以及理想的收获,力撑赖幸媛,为之打气的意图非常明显。马英九说,他这次到「陆委会」,主要是感谢过去两个多月「海陆两会」同仁的工作成果,也不过两个月多一点而已,已经把过去10年停顿的两岸协商恢复,并且完成周末包机和陆客来台观光两项重要工作,也把实施7年的小三通扩大,同时开放县市长赴大陆参加有关地方自治范围内的活动。诸如此类,对两岸关系是石破天惊的变化,也引起全世界的瞩目。马英九说,「陆委会」在赖幸媛领导下,非常稳健推动工作,海基会也在江丙坤领导下将士用命,展现出高水准的执行力。 

  第二,明确表示马政府的大陆政策符合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马英九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不论是在大陆、美国、日本、东南亚地区都有无数次的研讨会在描述、评估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以及可能对他们产生的冲击,就他所接触到的资讯,大部分都是正面的。 

  第三,间接回应民进党对马政府大陆政策的批评,表明了马政府大陆政策绝对不会动摇的态度。马英九指出,政府现在做的事,在民进党政府时期曾经试图想要推动,但没有成功,政府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完成,其实是做了过去8年应该做,却没有完成的工作,往后可能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从简单的交通到比较复杂的经济,乃至于更困难的国际空间和两岸的和平协议,在在都需要两会人员努力以赴。 

  由此我们得知,不管马英九找赖幸媛出掌「陆委会」的初衷是什么,是刹车抑或是调控,经过近70天的磨合,在两岸政策的思考与落实方面,马英九与赖幸媛都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变化在于:

  第一,马英九由空想向现实变化。在执政之前,马英九的大陆政策框架思考是非常缜密的,方方面面都涉及,但是,更多的是空想,是想像之中的思考。执政之后,历史与责任双双降临,现实最大!如何面对现实,处理好对大陆的政策,是马英九的当务之急,把原来的计划,化为具体的政策,有利、有理地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的有序发展,为此,马英九动了不少的脑筋。

  第二,赖幸媛由务虚向务实变化。赖幸媛上任初期,最大的意图当然是要管理好两岸关系,防止冒进的政策出现。但是,上任之后她发现,根本就没有冒进的说法,前「陆委会」留下的大陆政策,都是枷锁。如果不把枷锁打开,两岸关系根本就是死路一条,遑论配合马英九做一些具体的有利执政的动作。于是,赖幸媛由务虚走向务实,配合马政府的要求,不断把不利两岸关系的政策死结打开。两岸关系有今天的变化,赖幸媛是有付出的。

  回头一看,我们不能不承认,两岸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统独斗争的严峻局势变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格局呼之欲出。二,两岸民意的敌对情绪变了,两岸人民的理解与感情都在加深。三,两岸经济的单赢局面变了,两岸经济双赢合作的架构开始形成。

  如此两岸关系的变化,原因众多,其中当然离不开马英九、国民党政策的变化。马英九的变化,至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赖幸媛与「陆委会」没有形成阻力,而是成为了助力,这是有目共睹的,马英九因此大加表扬,情有可原。要指出的是,与时俱进也是马英九的施政特点,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不断地向前迈出步伐。

  对于两岸关系发展前景极为担忧的李登辉、民进党,由此发生情绪反弹,并把矛头对准赖幸媛,这是可以想像的。李登辉、民进党的如意算盘是:一,通过打赖来打马,事半功倍,简易可行。二,通过打赖来表明绿营的立场,可以较明朗地与马英九的大陆政策划清界限。三,通过打赖可以有效挫伤马政府的士气,制造一定的思想混乱。对于赖幸媛的政治价值何在,李登辉、民进党的考虑都不过是一个政党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唯李登辉马首是瞻的台联,也开始表现出与赖幸媛切割的态度。日前,盛传台联已对「陆委会主委」赖幸媛下达辞官的最后通牒,台联党主席黄昆辉受访时表示,赖幸媛出任「陆委会主委」是马英九自己找的,不是台联推荐,这种情况犹如陈水扁任命国民党籍唐飞担任「阁揆」,这是借将,不是联合政府。黄昆辉说,赖幸媛出任「陆委会主委」之后,未再参与任何与台联有关的党务活动,她跟台联已经没有往来。很明显,黄昆辉已经板起了脸孔。

  赖幸媛目前堪称举步维艰,进退两难。如果辞职不做,返回台联,个人的政治抱负毁于一旦。如果继续留下去,也有可能是里外不是人,蓝营不欢迎,绿营不高兴。更难的是,两岸关系发展到现在,有三个不可以:一,不可以停止。二,不可以放慢。三,不可以无效。要通过赖幸媛制约两岸关系的发展,根本就是笑话。即使赖幸媛可以扮演「刹车皮」的角色,也得驾车的人愿意刹车才可以呀!驾车的人拼命踩油门,「刹车皮」又有何用?

  目前看来,马英九对赖幸媛、「陆委会」近期来的表现是十分肯定的。马英九深知,赖幸媛、「陆委会」不能出现问题,人心不可以乱,政策不可以乱。唯一的办法,就是出面表态,支持赖幸媛、「陆委会」,而且调子越高越好,态度越明确越好。昨天,马英九高调「访视」「陆委会」,起到的效果一定是好的。新的两个方面的变化因此发生:

  第一,国民党及支持者对赖幸媛的态度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的不理解、不支持,变为逐步理解和支持。蓝营的排斥性将大大降低,这将使得赖幸媛、「陆委会」在今后的政策制定与落实上的阻力大幅减少。

  第二,李登辉以及台联主动与赖幸媛切割的话,等于解开了长期压在赖幸媛身上的政治压力,使得赖幸媛可以减少政治顾虑,可以更加放手地推进对大陆政策。李登辉以及台联从右变为左,才有出掌「陆委会」的赖幸媛,李登辉以及台联又要从左变为右,当然会失去「陆委会」主委赖幸媛。

  马英九、赖幸媛,台湾的大陆政策正在变化之中,期盼的是,越变对两岸关系越好。

  2008年7月30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