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马英九为何高度肯定胡锦涛十六字



  经过赖氏风波之后,马英九对两岸政策的言论明显带有释疑、释义的味道,重新做一些阐述,以打消社会的忧虑。日前,马英九高度评价胡锦涛的十六字方针,并把它提到了重要方针的高度,何故?

  台湾的「总统」当选人马英九日前邀宴多名退役军方大老,并向他们重申蓝绿和解、两岸和解的政策。马英九又高度肯定日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会面时所提「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十六字,认为这是开启两岸关系新页极为重要的方针。 

  胡锦涛的十六字箴言,意涵相当丰富,我们试逐字解读如下:

  一,建立互信。这主要是指两岸政府而言,而非国共两党。国共两党的互信早已建立,胡锦涛指出,「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是国共两党向两岸同胞作出的庄严承诺。所以,两党已不需要再从头开始建立互信了,如有需要,可以提巩固互信。因而,胡锦涛在十六字方针中首先表明建立互信,显然是指两岸政府之间。「5 ·20」之后,两岸政府如何建立互信,是头等大事。

  二,搁置争议。两岸关系下一步的发展,势必要走出民间的、党与党的局限,发展到两岸官方的、政府与政府的交流合作。两岸官方的关系要得到发展,谈何容易?到处都是分歧,都是争议。如果两岸政府没有搁置争议的心态,一起步就要吵,一吵就什么也做不下去了。比如说,如果非要凸现「一中各表」不可,必然马上发生意识形态的严重冲突。

  三,求同存异。两岸关系就算克服重重困难,大步迈进,两岸之间的各种差异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消除了。没有什么其他办法,两岸只能把异存起来,当然,仅仅存异是不够的,求同应该是最主要的目标。两岸之间同的因素太多了,需要巩固、需要发现、需要发展。在此,「九二共识」是最为有用的求同存异基础。

  四,共创双赢。两岸之间谁也不吃掉谁,不是零和游戏,不是谁兼并谁的问题,而是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共同努力,合作发展。两岸都因此得到巨大的发展动力。这是非常美好的理想。这样的理想由胡锦涛表述出来,弥足珍贵!

  由此看来,这十六个字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善意的,没有哪一个字是刺伤台湾人民感情的,也没有哪一个字是刺伤台湾执政者的,更没有哪一个字是不符合大陆民意高度期待的。字字如金,价值无限。十六个字,代表了中共与大陆前所未有的对台善意!

  二,包容的,不是以排斥为主,更不是以斗争为主,没有什么不可以包容的,一些严重的差异、冲突,都可以搁置,这也是包容,这是新的开始。长期以来,尤其是陈水扁执政以来,两岸的政治思维都以分歧为主,以针锋相对为主。何时有过真正的包容?

  三,可行的。十六个字不是高高在上的云彩,可见而不可触。十六个字个个朴实无华,但句句都是可以实行的,可以做下去的,可以见效的,是行动纲领。尤为重要的是,是两岸都可以做到,不是一方可做,一方不可以做。

  胡锦涛的十六字方针,其实已经明确了今后两岸政府打交道的指导方针、两岸关系从民间到官方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

  马英九见到了胡锦涛的十六字方针后,心中一定欣喜。马英九邀宴多名退役军方大老时说,他高度肯定「博鳌论坛」上萧万长所提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以及近日「连胡会」上胡锦涛所提「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两项十六字,认为这是开启两岸关系新页极为重要的方针。

  中评社记者林淑玲曾撰文指出,回顾胡与萧万长4月12日在海南博鳌论坛举行的「胡萧会」,萧当时也曾提出十六个字「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做为对两岸关系的期许。胡锦涛的十六字方针,和老萧的十六字箴言,后面的字义是相同的。至于另外的「建立互信,求同存异」这8个字,胡锦涛在马受困于「陆委会」人事案时提出,格外有意义。

  林淑玲的分析看到了同,很对。还有很多人饶有兴趣地在分析萧万长十六个字与胡锦涛十六个字的差异。当然有差异,但是同是基础,两个十六字,合共32个字,本身就是求同存异的产物,要看到,马英九与胡锦涛之间,应该存在大量的求同机遇。关键在于需要及时抓住!

  马英九说,台湾要长治久安,一定要走和解的路,不分「蓝绿」、「省籍」、「南北」,共同携手迈向康庄的未来;两岸和解也是必走的路,只要双方多来往、多瞭解,两岸自然降低敌意;两岸七月「包机」及「观光客来台」,他一定尽最大努力促成实现。 

  我们不会怀疑,胡锦涛的十六字方针,已经使得马英九有所悟,使得马英九看到了大陆求同的真心,因而对在今后推动两岸关系充满了信心。马英九赞扬这是开启两岸关系新页极为重要的方针,应该是由衷的,是发自内心的。 

  2008年5月5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