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与马英九同读孟子 悟两岸之道



  日前,在台北一场记者茶叙会上,马英九回答中评社记者的问题时,特别提到,他重视《孟子梁惠王下篇三》的政治智慧。看来,古为今用,《孟子梁惠王下篇三》中透露的政治思维是马英九欣赏的,甚至是要模仿的,意义很重要。既然是马英九提出的,那么,我们就与马英九一起,重温《孟子梁惠王下篇三》吧。

  马英九前天在回答中评社记者关于两岸关系的问题时说,他过去经常提到《孟子梁惠王下篇三》,来说明他的态度。不过他打趣的表示,过去已讲过很多次,所以不再提内文;但他认为,过去古人都有这样的智慧,身为现代人的难道没有这样的智慧吗?那么,我们好奇,究竟是什么智慧能得到马英九如此之高的评价呢?

  《孟子梁惠王下篇三》的内文抄录如下: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马英九对这段文字的喜爱,的确不是偶然,因为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两个大小「国家」(在中国的战国时代,所谓的国,其实是地区,下同)的相处之道。大国强国应如何自处,小国弱国又当如何自处。大与小应该怎样做才能和谐相处,讲得很是透彻。用当前两岸关系来对照,不无启发。

  一,两岸有强有弱,差距很大,但是,只要有爱心、有智慧,一定能互相帮助,和谐相处。这就是孟子说的: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大国的身份侍奉小国,所以商汤侍奉葛,周文王侍奉昆夷。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够以小国的身份侍奉大国,所以周太王侍奉獯鬻,越王勾践侍奉吴王夫差。

  二,两岸之间有天命吗?有,那就是和平。和平相处、和平发展,拒绝分裂与战争。只要放弃台独,两岸之间必能安定。这就是孟子说的:以大国身份侍奉小国的,是以天命为乐的人;以小国身份侍奉大国的,是敬畏天命的人。以天命为乐的人安定天下,敬畏天命的人安定自己的国家。《诗经》说:「畏惧上天的威灵,因此才能够安定。」 

  三,两岸之间最忌讳的就是单方逞匹夫之勇,这是最为鲁莽的行为,对大陆来说,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匹夫之勇,对台湾来说,以台独来分裂两岸,更是匹夫之勇。这就是孟子说的:「那就请大王不要好小勇。有的人动辄按剑瞪眼说:『他怎么敢抵挡我呢?』这其实只是匹夫之勇,只能与个把人较量。大王请不要喜好这样的匹夫之勇!」

  读到此处,我们已知马英九为何如此喜好《孟子梁惠王下篇三》的这一段文字了,孟子提出大小和谐相处论,跨越了时空,能够为今天的两岸关系服务。中国古人的政治智慧,能成为解开两岸关系主要症结的智慧钥匙。从马英九参选到当选,许多言行的痕迹,都是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篇三》的政治智慧。

  但是,我们认为,仅仅靠《孟子梁惠王下篇三》的几句对话,充其量也就是维护好两岸关系而已,未必可以真正地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既然马英九如此喜爱孟子,我们建议马英九跳出《孟子梁惠王下篇三》的格局,进一步研究孟子的政治思想,以孟子的政治思想来审视、解决两岸关系存在的问题,这就更有可能开创两岸的崭新格局。

  孟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什么呢?对两岸关系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仁政。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执政者彼此关爱两岸人民,以此为出发点,两岸关系中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谈的,不可以解决的,这是正道。

  二,「以民为本」。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目前,两岸准备恢复协商,实现直接通航,并且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提高两岸人民的生活水准,为两岸民众创造祥和的关系。这都是「以民为本」思想在两岸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在今次四川大地震中,马英九及台湾政府对灾区的关心,就是「以民为本」的思想的一次重要体现,这是正道。

  三,「和平发展」。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颂扬王道,反对霸道,认为霸道是「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詹也」,而王道则是「以德服人者,心中悦而诚服也」。因此,孟子认为只有实行王道,也就是仁政,才能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这就是今天的「和平发展」的意思。总之,两岸之间的问题,绝对不可以用战争手段来解决,和平发展是唯一可取的途径,这是正道。

  四,「性善」。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两岸当前及今后,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厚植、发展两岸人民友情,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过去民进党时代以分裂族群,增强两岸人民之间仇恨意识来维持政权,实在是令人不齿。今天马英九格外看中两岸人民的情感交流,这是正道。

  这四个方面的政治思想、政治思路、政治思考,是不是远远地超越了《孟子梁惠王下篇三》的思想范畴呢?可供马英九参考。瞻望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仅靠《孟子梁惠王下篇三》,可能会力不从心了。事实上,马英九已在不断地超越中。

  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当前两岸执政者都是以「仁政」来对待、来处理两岸关系的。我们认为,和平发展主张对现阶段的两岸关系最有利,和平发展把两岸关系带到新的发展阶段。和平发展是当前两岸之间最具体、最有效、最具正面意义的「仁政」!然而,目前两岸仍处在构建互信的初期,搁置争议至为重要,借鉴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正道,实在有必要。

  2008年5月24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