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杭州会议新气象 我的几点意见



  台湾政局发生巨变,两岸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积极的变化,面对形势的变化,大陆应该如何因应、如何协调、如何准备、如何抓住机遇?日前,国务院台办在杭州举办了一场颇具规模的研讨会,召集了171名来自两岸四地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共商大计。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副主任孙亚夫及各局局长、副局长等亲自到会,全面倾听意见。会议气氛热烈,与会者无不畅所欲言,踊跃提出建议。在气氛的感染之下,我也对大陆今后的决策思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7月9日至10日,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在杭州举办了两岸关系研讨会,会议主题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王毅主任在开幕式致辞时提醒说,今年以来,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和积极的变化,两岸关系的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今次的研讨会就具有不同以往的特殊意义。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是两岸关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对于王毅的话,与会者均表赞同,蓦然回首,讨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竟然是20多年来两岸关系研讨会中的第一次。

  与会期闲,我十分兴奋,两岸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在此聚集一堂,会下最大的乐趣是老朋友之间叙友情。很多从事两岸关系研究的老朋友,都是「二」字头的了,即从事相关研究工作超过20年的意思。我扳指头一算,自己涉及台湾及港澳的新闻报道及研究工作时间也达到26年之久了。两岸之间的专家学者,早已度过20多年之间的各种阶段:初期的对骂,前期的猜忌,中期的协商,后期的互动。一步一步,两岸的专家、学者就与两岸关系一起走过。是两岸关系带动了专家、学者的脚步,抑或专家、学者带动了两岸关系的脚步。两者的关系,应该是难分难解的吧!

  在小组会上,我也提出了意见。我认为,在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新时期,大陆必须具有更加宽阔的胸襟、更加远大的目标、更加宏大的气魄。因此,必须从三个角度和三个时代背景来思考两岸关系政策。

  第一,要从未来的角度思考政策,要注意两岸关系与现代化及民族复兴互动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说,要明确这样的问题:一,分裂不是目标;二,统一不是终极目标;三,大中国的现代化以及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大目标;四,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不可能没有目标。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大背景,还是要放在中华民族的未来之上。

  第二,要从全球的角度思考政策,要注意两岸共同利益与全球化发展体系互动的时代背景。我始终认为,台湾方面所需要的国际空间,不只是一些伤害主权的事,更多的还是生存与发展的事。台湾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体系,如今的现实表明,单靠台湾自己是很难冲出局限的。比如说,在中国加东盟自贸区,如果没有大陆的鼎力协助,台湾将会无力跻身其中,经济会受到严重伤害。两岸共同的利益,必须放到一起来思考。

  第三,要从现实的角度思考政策,要注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应该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互动的时代背景。这一个意思,其实是胡锦涛提出的,我深以为然。什么是和平发展的成果呢?我的理解是,一定包括这么几个大的方面:一,国际政治地位的成果;二,国际社会尊严的成果;三,经济发展进步的成果;四,两岸和谐相处的成果;五,中华文化创新的成果。其中当前特别要重视的是,大陆经济发展的成果要与台湾人民共享。

  我的这几点意见,实在不过是小儿科而已。「惊天动地」的意见多得很,专家、学者的意见之大胆、热辣,令人称奇,也令人感动。比如老朋友、台湾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甚至起草了一份《台湾海峡两岸和平合作协议草案》,列出了11个条文,内容涵盖方方面面。邱进益先生说:两岸断无再行坚持敌对,走向战争以致祸延子孙之理。希望两岸抓住最好的机遇,从此终止敌对,相互合作,和平携手,共同追求未来。听他发表完见解,我上前去握住了他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一位年已73岁的长者,白发银眉,和蔼可亲,一片丹心在民族,永远是两岸和平的使者,可敬可亲!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王毅主任、孙亚夫副主任对专家、学者意见之重视,深得人心。老朋友、澳门的新华澳报社长林昶近距离观察王毅,很为佩服。9日晚王毅约了几位台港澳专家、学者在西湖游船河,我和林昶也在其中,在船上,林昶抓住机会向王毅进言说,倘接触到「海峡中线」概念时,可参考澳门现时使用的国务院对「澳门习惯管理水域」的文字表述的模式,来处理未来两会谈判。今后当海峡两会协商中触及到「台海中线」的概念时,就以「两岸原有的习惯水域管理范围」来代替之,或简称为「习惯管理水域」,就可「求同存异」地解决一个棘手问题,争取「共创双赢」了。王毅当即表示,需要认真研究。林昶很是高兴。

  船上的人都在积极进言,窗外的夜西湖是什么样,谁顾得上看一眼!难得的是,王毅和孙亚夫认真地听、深入地答,互有交集,推心置腹。

  王毅说,对台研究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既要开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又要加强前沿性、动态性问题的研究,瞭解台湾社情民意的实际状况,把握台海局势发展的趋势,探索两岸关系发展的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贡献。通过今次的杭州会议,我们看得到,国务院台办及大陆的专家学者正在这样做。

  2008年7月1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