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谢长廷要出头 须比陈水扁更激进



  当前台湾最苦恼、最痛苦的政治人物可能是谢长廷。最近一段时间来,谢长廷近乎消失,言行吸引不了媒体。岛内岛外,尽是陈水扁的影子。终于,日前谢长廷喊了一嗓子,引起了舆论的关注。谢喊的是什么呢?他要选「台湾国总统」!这一句话的效果,充分表明,谢要盖住陈水扁的风头,惟有比陈水扁更加激进!

  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谢长廷日前在彰化回应支持者表示,他要选的就是「台湾国总统」。谢长廷在彰化和花农座谈,花农当场要谢长廷大声说出自己选的就是「台湾国的总统」,谢长廷回应说,台湾就是一个「国家」,他要选的就是「台湾国的总统」,如果台湾不是「国家」,那他出来选的是什么?他又不是在选董事长,他也跟美国说,他出来选「总统」,台湾就是一个「国家」。

  从这样的一个简单事件中,从谢长廷说的简单一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深层次的问题:

  第一,在极端意识形态的捆绑之下,在激进的民进党支持者的逼迫下,谢长廷不能不随波逐流,必将更积极迎合过激言行。要谢长廷大声说的花农岂止是一个花农,他是一种势力的代表。在这样的顽固的深绿支持者面前,谢长廷不敢说理、无法说理。极端的民意,已经左右了谢长廷。

  第二,在陈水扁的主导之下,民进党的选举政策完全走上了制造对峙情绪、制造紧张气氛,制造分裂仇恨的道路,谢长廷无力拉住,只能抛弃自己过去一直在努力营造的偏向理性的选举策略。谢长廷必须放弃个人形象、个人主张,要死心塌地站在陈水扁的影子之下,只有这样,谢才不至于被民进党抛弃。

  第三,谢长廷如果要发挥个人的影响力,主导选举,唯一的办法就是表现得比陈水扁还要激进。这一次谢公开宣称要选「台湾国的总统」,绝对不是一时兴起之言,更不是「说溜嘴」,这已经表明谢在思考如何才能表现得更加激进。这是不可不重视的迹象。也许,谢长廷在下一阶段会有更多的激进言辞说出来。

  但是,谢长廷还是有所顾虑的,这样的极端,其实对深绿来说是无用的,因为本来就是一回事,谢再极端,不过尔尔。但是对浅绿、浅蓝来说,则可能是晴天霹雳,吓跑了。所以,谢长廷又不敢做得过份,只好采用「补锅」的办法来弥补损失。

  比如谢长廷口出极端的言辞之后,谢长廷竞选办公室执行总干事李应元出面打圆场说,谢长廷这个说法,是要凸显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事实。发言人赵天麟也表示,谢长廷的立场很清楚,就是基于「台湾前途决议文」以及现行「宪法」,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现在的「国号」叫做「中华民国」。

  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解释是无济于事的。这样做,凸现了谢长廷的政治窘迫危机。

  当前的形势,对谢长廷非常不利,形成了三大障碍。

  一,陈水扁对民进党、对台湾政治、对台湾民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以往,几乎达到顶峰状态,这一障碍谢长廷无法超越。长期以来,人们以为陈水扁离卸任期越近,跛脚现象就会越严重,影响力就会越小。现在看来未必,因为陈水扁成功炒作「入联公投」议题,使得他的政治人气更趋旺盛。

  二,美国、大陆、国民党三方力量近期都把注意力放在陈水扁身上,对谢长廷几乎没有关注,这是谢的悲哀。谢的影响力急剧式微,这一障碍谢长廷难于超越。在谢长廷参选之初,美国、大陆都在观察,考虑是否以谢为主要打交道对象,现在已经没有这回事了。如果谢在今后继续被陈水扁、民进党驾驭,完全失去个人影响力,美国、大陆也未必会因为选举逼近而把专注力重新放在谢的身上。

  三,谢长廷以前拿出来的比较温和的思维理念,在极端意识形态冲击下已经完全泡沫化、过时化,不可以再使用了。但是新的思维理念又无法产生。谢长廷如何跨越障碍?大陆的研判是,谢今后无论说什么,都不可能有公信力,因为他没有能力摆脱陈水扁的钳制,也没有能力改造民进党。

  目前来看,谢长廷要摆脱陈水扁的钳制,唯一的办法就是更加激进。只有更加激进,才可能与陈水扁平分秋色,形成影响力的平衡。如果是这样,台湾政局将更趋危殆,民进党将更趋极端,两岸关系更趋紧张,台独危机更趋接近!

  2007年9月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