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骚扰联合国 陈水扁乐此不疲



  陈水扁与联合国算是杠上了,致函一封,退回,再致函一封,再遭退回。陈水扁还会致第三封函吗?不好说,完全有可能。除了致函的方式之外,陈水扁必定还有其他方式,总之,如何刺激联合国,是陈水扁当前费尽脑汁的,有什么办法,都会用的。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8月1日针对陈水扁再度就「入联」致函一事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他已于一天前以安理会主席的身份将该函退回。王光亚说,十多天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已拒绝并退回了台湾当局领导人的所谓致函。陈水扁搞再次致函把戏,是极为严重的「台独」分裂行径,再次暴露了他是彻头彻尾的国际麻烦制造者。中国政府对此坚决反对。

  可以说,陈水扁致函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联合国的退函,退得越快越好。这本来是极不正常的事情。按照正常的国际惯例或者国际礼仪来说,这样做,与自取其辱无异。明知不符合规章制度,偏偏执意而为,不讲道理。这本不是任何一个正常的领导者的行为。尤其是遭受退函待遇之后,仍然不顾一切再次致函,的确有极大的骚扰之嫌。

  国民党政策会副执行长张荣恭日前指出,陈水扁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并首度致函大陆籍的安理会主席王光亚,自鸣为杰作,其实是使台湾遭受更大羞辱,无顾人民尊严。他认为,陈水扁上个月首度致函潘基文,促使潘基文以文件发布说「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项说法超过了联合国2758号决议的内容,使台湾地位在联合国遭到空前打击。

  张荣恭的看法是中肯的。函件被退回,不是什么赚到便宜的事,不是什么可以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事。从国际社会角度来看,一次被退回则罢了,第二次继续来,则是过度了。至少有三个被指责的漏洞:一,故意骚扰联合国。二,居心叵测。三,故意扰乱国际规则。陈水扁目前仍代表着台湾,陈水扁受辱,则是台湾受辱。陈水扁这样做,有故意寻辱的企图。

  陈水扁执意要这样做,意图相当明显。

  第一,借此激怒台湾民众,激发极端意识的飙扬。拓展更大的国际空间是台湾民众的期盼,但是如何合理拓展,则是执政者需要加以把握的和引导的。陈水扁玩致函与退函的游戏,其实是完全不负责的,要把责任推到大陆、推到联合国,以更大刺激民众的不满。

  第二,借此把统独斗争推向国际舞台,博取国际社会同情。东森新闻报道,张荣恭认为,「总统府和外交部」洋洋自得向媒体宣称,致函王光亚是创意,把两岸关系拉到国际舞台,可是这种作法完全没有吸取执政7年来外交惨败的经验,不仅无知,还推台湾人民去给车子撞。

  第三,借此强化陈水扁个人的「英雄」色彩,塑造自己不畏国际强权,敢冲敢打,敢为台湾代言的形象,以换取更大的继续操纵台湾政治的民意资本。这对陈水扁来说,是花费最小,成本最低,但效果最好,影响最大的一招。一封短短的信函,被联合国退回,国际瞩目,台湾民众义愤填膺。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陈水扁当然乐此不疲。

  过去台湾有十几次「入联」申请,都是由「邦交国」以提案形式呈交联大,但均遭联大总务委员会封杀而不得列入议程。陈水扁今次以个人名义写信,难道他会相信自己比「邦交国」的份量更重吗?非也!陈水扁不是不自量力,反而是量力而为。如果看不到这一层,就是不懂得陈水扁。

  原因何在?一,陈水扁明白,继续由「邦交国」以提案形式呈交联大,一样没有结果,意思不大。二,陈水扁清楚,由其本人致函,可以使得「入联」申请为己所用,凸显自己的形象。三,陈水扁瞭解,只有亲自致函,再遭退回,才能把这股力量运用到岛内的政治斗争。有媒体指出,陈水扁的如意算盘是:以「公投」谋求「台湾独立」,以「入联」吸纳「绿色」选票。所言不差。

  张荣恭指出,今年5月,陈水扁也致函世卫组织秘书长,但造成表决时,支持台湾的比去年减少两国,反对台湾的更增加20国之多,顿时失去22国友好票。这也是鲁莽行事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正是陈水扁所急迫需要的。当前,陈水扁需要委屈、需要受压、需要受气、需要可怜。陈水扁更加需要的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紧张危险的两岸关系、极端激荡的台湾政局。乱是其最大的追求,不乱不利,不乱不立。这样的心态,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王光亚说,陈水扁是彻头彻尾的国际麻烦制造者。我们相信,陈水扁绝对不会因为两次退函就会收手,反而可能会有更加多的骚扰策略继续实施。潘基文、王光亚可能会不胜其烦,难于忍受。陈水扁则是乐呵呵的。

  联合报的专栏文章说:陈水扁硬推以台湾名义入联,大张旗鼓地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却遭潘「拒绝受理」,径交联合国法律事务所退回信函。潘不啻给了扁当头一棒。

  问题在于,陈水扁愿意挨这一棒子,更愿意告诉他的支持者们,自己受重伤了!陈水扁的政治谋略,非常人可为!

  2007年8月3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