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布什会亲自对扁施压反入联公投?



  陈水扁当局执意要把「入联公投」推动下去,但是心有忧焉。美国政府会不会施加更大的压力,特别是美国总统布什会否亲自出面表态反对「入联公投」,是当前台湾执政当局高度忧虑、极为担心的严峻问题。 

  千万不要以为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日前在台湾放的一通炮毫无意义,这一通炮,炸得陈水扁摇摇欲坠,平添万分风险。薄瑞光具有代表性:一,代表美国政府立场,当然也代表布什总统的态度。二,代表美国在台的势力与影响,以及巨大的利益。三,代表美国驾驭台湾政局的决心与信心。所以,薄瑞光放炮,必能轰出一个新的效果,令很多浑浑噩噩的人警醒过来,对「入联公投」的作用与效果要重新思考。这当然是陈水扁不愿意看到的。 

  据报道,外传美国国务卿赖斯将施压反对以台湾名义「入联公投」,谢长廷在20日更称,「我听说布什总统也要出来反应」。谢长廷似在为美国下一步可能的更强硬表态提前消毒。谢长廷日前在「逆中求胜」新书发表会上,也曾针对薄瑞光来台表达反对入联作新的「预告」:「美国还会有一系列对公投表态」。 

  谢长廷当然是一个极为灵通的政治人士,有可能事先听到了有关消息。但是,即使听不到,凡政治敏感性强的人,猜也猜得到,美国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继续施加压力。 

  布什会不会出面亲自向陈水扁施加政治压力,我们认为不无可能,因为有如下的先决条件: 

  一,要看危机的程度。台湾选举政治的脚步越走越偏,摇摇晃晃,随时有跌倒的可能,美国为之提心吊胆。台湾如果跌一个大跟斗,坐在台湾肩膀上的美国会吃大亏。对于台湾的政局,美国将从可控变为不可控,如果进入了不可控阶段,美国利益将受到严重冲击。所以,美国绝对不愿意听之任之。也就是说,当美国发现巨大的危机即将发生,布什不出面不足以遏制的时候,布什一定会出来。 

  二,要看大陆的压力。美国反对「入联公投」,本来就是自上而下的决策,布什的态度最为坚决。因为美国一早就已经判断:「入联公投」将导致单方面改变海峡现状的巨大风险。加上大陆施加了巨大的压力,美国无法回避,所以,布什不断部署政府要员通过舆论打压「入联公投」。如在9月6日,胡锦涛在悉尼会见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美国总统布什的时候说,今明两年是台海局势高危期。台湾当局无视各方警告,肆无忌惮地推动「入联公投」等「台独」分裂活动,必须提出更加严厉的警告。布什则表态,美国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关于「入联公投」问题,内格罗蓬特副国务卿已代表美国政府迅速、明确地表明了反对台湾当局推动「入联公投」的立场。在此,布什反对「入联公投」的立场表露无遗,如果有需要,布什亲自出面打压也毫无奇怪之处。 

  三,要看布什的性格。布什有过出面直接打击陈水扁的经历。2003年12月,面对陈水扁欲于次年「公投绑大选」,布什总统派遣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亚洲部门资深主任莫健访问台北,亲自交付布什致陈水扁的信函,表达美国的严重关切。但是,莫健台湾行未能改变陈水扁的态度,于是布什不久后即在白宫椭圆型办公室,当着到访的中国总理温家宝的面痛批陈水扁。布什的性格决定了他如果非做不可就一定会做,不会不做第二次的。 

  但是,可做不意味着一定做,布什是否出面批扁、对「入联公投」施加更大的压力,端视乎台湾政局的变化而定,布什能够容忍的一定会忍。毕竟,布什要考虑几个无法回避的棘手问题:一,对维护美国的利益是好或是不好,是利大或者利小。二,对台湾选举是有助力或者是有阻力,对台湾的民主是打击或者是支持。三,对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是有效果或者无效果。总之,布什也有重重的顾虑。 

  尤其是陈水扁当局对美国的劝告、批评均置之罔闻,摆出了无所谓的架势,布什如何下手真的需要思量。 

  联合报报道,对于美方可能会提高层级,出手反对台湾推动的入联公投,陈水扁当局涉外高层日前表示,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日前来台,已经把美方态度表达得非常清楚,因此即使层级提高,也没有太大意义。这番意思,看似强硬,但如果布什真的发威,陈水扁当局说起话来就不会那样的老神在在了。  

  对于布什是否出面对「入联公投」施加更大的压力,大陆当然是乐观其成的,是希望布什与美国政府发挥更大的遏制台独的作用的。但是,大陆不可能天真地以为布什一出面两岸就太平。遏止台独,始终是大陆肩膀上的重担,自己不挑,没有人可以分劳。

  2007年12月2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