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奥运期间 哈珀孤零零呆在家



  昨日的消息称,将有80多位外国政要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而英国的布朗首相看来也有意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闭幕会。此刻,不禁想起了那位决心抵制的加拿大总理哈珀,他是否陷入了进退不得的苦恼中? 

  哈珀坚持的抵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动作,看来的确是越来越孤立了。原来以为会与他站在一起的盟友已经纷纷倒戈,哈珀怎么办?不久前,加拿大的媒体呼吁哈珀北京奥运期间「别孤零零地呆在家里」。现在看来,哈珀不呆在家里,还能待在哪里?

  我们注意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不久前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会见加拿大总理斯蒂芬 ·哈珀,就双边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这则消息特别简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内容。由此可知,双方主要是礼貌性的会见而已,加拿大总理哈珀对是否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或相关活动与过往没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加拿大《环球邮报》不久前说,加拿大总理哈珀在4月表示他不会参加北京奥运开幕式,在那个时候,他似乎有人作伴。但眼看奥运就要举行了,我们的总理看起来越来越孤单。可能是时候重新考虑他的决定了。在过去3个月,中国的环境发生了多大的变化确实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加拿大《环球邮报》的话堪称为苦口良药,说得不好听,但是十分中肯。西方国家对华的态度,说穿了,不过是功利主义思想为上者。一旦发现抵制北京奥运会是徒劳的,毫无意义的,对中国的发展轨迹是毫无影响的,西方国家就会细加盘算,就会明白,如果坚持抵制下去,损害了与中国的关系,会增加很多麻烦,这是值不得的。 

  18世纪末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边沁创立了功利主义,边沁的功利原理有两个出发点和前提:一,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二,自利选择原理。关于功利原理,边沁认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取决于是增进幸福抑或减少幸福的倾向。不仅私人行为受这一原理支配,政府的一切措施也要据此行事。 

  加拿大《环球邮报》显然也是从这样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批评哈珀,劝说哈珀。文章说,哈珀之前坚称他计划的缺席和人权无关,这种说法很可疑,特别是因为他在宣布决定的当天阐述了他的关切。但他出席与否对北京的大戏而言没有多大关系;如果说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只能是令加拿大与世界一个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关系紧张,从而损害加拿大的利益。而且当中国奋力调和它的自由市场经济转变与专制管治的关系,当其他世界领导人试图在关键时刻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哈珀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加拿大《环球邮报》这一段话提出了严厉的警告,就是说,如果哈珀违反了功利主义的原则,一味地固执己见,将会导致三大恶果的产生:一,所谓的价值观严重损害了中国与加拿大的关系。二,中加经济贸易关系也会受到冲击,加拿大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三,哈珀被甩出西方国家与中国打交道的有力量的大圈子。说来说去,哈珀的行为对加拿大是有百害无一利的。 

  加拿大《环球邮报》指出,其他西方国家的领导人似乎得出以下结论:接触中国比孤立中国好。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参加奥运开幕式。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今年春季的时候似乎还准备抵制,但他现在也参加。虽然并非所有的欧洲领袖都确认自己会出席,但发送集体信息的希望不大了。如果哈珀还有别的理由缺席奥运开幕式,他应该清楚说出来,而不是任由别人猜测。否则,他就应该加入布什、萨科齐及其他世界领袖的行列,出席开幕式。孤立中国的希望已经消散,他反而可能孤立加拿大。如果他要传达信息,他最好在北京传达。 

  加拿大《环球邮报》的担忧跃然纸上。孤立中国,最后自己被孤立了。因为全世界都要接触中国,谁不接触中国,谁就会遭遇损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不久前指出,布什和福田的确认出席肯定会对其他国家元首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我们应该记住,一些国家领导人出席北京奥运会,他们并不是给中国面子,而是有他们自己的利益出发点。永远要认识到一点:政治家的重大举动,终究考虑的还是利益。布什为什么早早就表示会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细数其8年来的外交政策,大部分是失分的,得分的最重要一项就是对华外交政策,是其为数不多的外交亮点之一。在这8年间,美国和中国稳定的关系对美国的经济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他保持这种与中国的关系对美国自身有好处,所以他来出席这个开幕式以示友好。」 

  对照哈珀,执政以来最为失分的就是对华政策。他只有两条路,一是干脆一直错下去,二是改弦易辙,尽管不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但在今后的对华政策上回归理性。 

  早在5月5日,加拿大西部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英文日报《温哥华太阳报》(The Vancouver Sun)就在显着位置刊登评论员文章,敦促总理哈珀重新考虑不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决定。据悉,这是加拿大主流传媒上首次出现要求总理出席京奥开幕式的声音。文章最后说,「总理,去中国吧!这是好的外交,好的政治。归根结底,这是将温哥华、加拿大,以及我们成为亚太地区贸易中心的雄心,重新映入中国眼帘的时候。而现在我们是被忽视的。」 

  对于这些理智的思考与声音,哈珀无动于衷,充耳不闻。早在2006年11月,哈珀对中国放出了一连串的「狠话」,他说,加拿大不会因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而降低抨击中国人权状况的声音。尽管遭到中国的冷遇,他的政府也不会放弃「重要的加拿大价值观」。他甚至用上了「我们不会向万能的金钱出卖自己」这样口号性的话语。事实证明,哈珀虽然摇摇摆摆,但是一直没有放弃对华的不友好情绪。由此,我们对哈珀主政期间的中加关系,只能抱着审慎的乐观。 

  反观中国,对哈珀的反华言行不会姑息,但是,也不至于仇恨之。来不来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实在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但是,借不来北京参加奥运会开幕式以表达反华的或者是抵制的意图,那就太不该了。胡锦涛于2007年6月8日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会见哈珀时语重心长地说,由于国情不同,中加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是正常的,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对于胡锦涛如此温和的、期待的话,如果哈珀根本没有听进去,在北京奥运会之后,仍是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即跳出来,对中国极尽无礼之事。这样做,真的令人遗憾!令人为中加关系的前景担心!

  2008年8月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