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什么样的人在叫嚷抵制北京奥运?



  北京奥运会是夏天的热浪,任何冷风都吹不垮的,但是的确有那么一些人不自量力地想把2008年的夏天改变为冬季,不断叫嚷抵制北京奥运会,咝咝吐出冷言冷语,就想把天给颠覆了,诚为可笑之至!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 

  一,日本的极右分子、反华分子,中日必有一战的鼓吹者。他们主要的论调是中国用武力威胁亚洲、日本的安全,所以日本与世界必须联合抵制北京奥运会。 

  日本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早在2005年6月在东京接受英国《泰晤士报》专访时,就解释他主张抵制北京奥运会的理由,是基于日本足球队在中国参加亚洲杯赛时曾遭到中国球迷攻击。石原说,在国际政治上,北京奥运会具有与1939年德国柏林奥运会同样的重要性,在柏林奥运会上,希特勒意在向盟国炫耀武力,而北京亦打算做同样的事情。 

  日本右翼政客、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昭一在2007年3月也曾说:「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时,由于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年末)的野蛮行径,日本和美国等多个国家一起对莫斯科进行了抵制。现在日本也面临着同样的选择。虽然目前考虑拒绝参加北京奥运会还为时尚早,但是如果在今后的一年之内,中国通过武力进攻台湾,或者进行大规模的人权打压,那就要另当别论了。我不知道日本是否真正拥有这样的勇气,但有必要经常意识到这个选择的可能性。」 

  二,美国的右翼政客、反华分子。他们视北京奥运会为一大机会,借政治问题对华施压,企图改变中国的外交策略。 

  2007年3月28日,美国女演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米亚 ·法罗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苏丹达尔富尔问题联系起来,诋毁北京奥运会。该文以社论形式发表的,原题是《种族灭绝的奥运会》。该文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现在有另一个口号在流传,不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是『种族灭绝奥运会』」。 

  5月,108位美国国会众议员发表抗议信,要求中国向苏丹施加压力,否则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能会变成中国形象的灾难;6月3日,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候选者之一、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森公开鼓吹如果中国不在达尔富尔问题上有更多作为,就应抵制奥运。 

  三,欧洲的无聊政客。他们最大的意图是通过张扬极端的对华政策,吸引舆论眼球,以实现个人政治目的。 

  如欧洲议会副主席麦志德在9月27日甚至建议,如果中国不干预缅甸,欧盟各国应抵制北京奥运。他称自己将会写信给英国首相和葡萄牙轮任主席,要求开会讨论运动员该否抵制明年北京的奥运。他对路透社称,中国是问题的关键,缅甸是中国的「傀儡」,奥运会成了中国采取行动的杠杆,文明社会必须认真考虑抵制中国。 

  又如在3月21日,法国民主联盟主席、总统候选人贝鲁在参加总统选举的一次集会上突然放言:「要想解决(苏丹的)这个问题,如果这场『闹剧』不停下来,那么法国应该不参加(北京)奥运会。」 

  四,极端的台独分子。 自李登辉开始,如何利用北京奥运会机遇施展台独策略,一直是民进党的思考重点。抵制奥运圣火的措施已经实施。最终是否拒绝派团参加比赛也可能在研拟之中。苏贞昌在任「行政院长」时曾称,台湾不接受「中国台北」的名称,如果大陆坚持台湾使用「中国台北」,台湾将不派人参加比赛。 

  两岸奥运组织经过反覆协商产生了奥运圣火入台路线,但后来台湾的大陆事务主管部门、「体委会」、「中华奥会」又对外表示,拒绝奥运圣火入境台湾。陈水扁、吕秀莲、苏贞昌、游锡堃也以政治为理由反对奥运火炬传递进入台湾。另外,民进党人士也纷纷表示,这次奥运火炬传递的安排是企图「矮化」、「统战」台湾,所以一定要坚持宁弃圣火,也不容所谓的「台湾主权」被弄走。实际上台湾已经在实施抵制或干扰北京奥运会的具体动作。 

  综上所述,叫嚷抵制北京奥运会的人具有如下的政治特征:一,极端的意识形态拥有者。二,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三,极端的反华、仇华、恐华者。四,极端的分离主义者。换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四种人还具有这样的共同的政治特征:一,反奥运精神的;二,反和平理念的;三,反人类文明的;四,反政治秩序的。 

  但是要指出的是,这些极端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所以,注定所谓的抵制北京奥运会言行是微弱的、不堪一击的。 

  奥运会是什么?奥林匹克精神又是什么?在此我们不妨重温: 

  奥林匹克精神是皮埃尔 ·德 ·顾拜旦提出的,资料介绍,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获得极大成功。奥林匹克精神诞生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的精神发展,以此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它的意图是教育人,锻炼人的性格,培养人的道德,发展古希腊人的理想——「美丽、健康」。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对象不只是那些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还包括人民大众。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大奇迹。它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培养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承认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的公平竞争,为人们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树立了一个独特而光辉的榜样。 

  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国际体系,它是完全独立的。因此,他从一开始就不允许任何来自政治、经济或社会的因素对其进行干涉。他还为此创建了一个独立的国际奥委员,规定了国际奥会的主要职责是,用其忠诚和献身精神来保证奥林匹克理想和原则的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奥林匹克精神的自主独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保证。 

  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公正原则使奥林匹克精神具有了极大魅力。友谊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其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瞭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奋斗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重要品质,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赛场的奋斗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由此可知,声言抵制奥运的那些人强调的所谓原则与国际公认的体育非政治化不符,与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也违背世界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愿望。 

  我们应该重申:奥运会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奥运会不应该受政治的影响,而应该是超越政治分歧。奥运会应促进人类和平进步,共建和谐世界。

  2007年10月30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