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胡锦涛表负责任决心 G2不可为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充分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决心。 

  胡锦涛在启程赴伦敦前即表示,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始终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中方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同出席会议的有关各方一道,努力使这次峰会取得积极务实的成果。 

  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看到,胡锦涛在落实他的承诺,他与奥巴马的会见,展示了中美两个大国决心携手合作、对抗危机的决心,为世界经济打下了强心剂。而胡锦涛临时安排与萨科齐会晤,及时扭转了中法关系,也为中国与欧洲加强经贸合作扫除了障碍。胡锦涛还给G20峰会带来资金厚礼。英国首相布朗宣布,中国将向国际货币基金会(IMF)注资400亿美元,而欧盟和日本分别注资1000亿美元。多国注资后,IMF的规模将新增5000亿美元。 

  胡锦涛在G20峰会上的言行表现,应该打高分。 

  胡锦涛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则是中国面对世界的一份庄重承诺,其中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注意: 

  胡锦涛非常注意在措辞中把中国融入世界,把「我们」这一个辞汇放大,「我们」不仅仅代表中国,还成为G20的代名词,这是中国的世界观更宽阔更自信的具体表现。 

  在对G20的建言方面,胡锦涛提出了五点意见:第一,进一步坚定信心。第二,进一步加强合作。第三,进一步推进改革。第四,进一步反对保护主义。第五,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胡锦涛在这五点意见中,一共使用了21个「我们」,在「我们」中,中国与G20联结为一体,不分你我,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结为一体,都是「我们」。胡锦涛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度过难关,实现我们共同确定的目标。」从「我」到「我们」,中国的不仅要对自己,也要对世界负责任的决心跃然而出。 

  正因为中国是G20的一份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美国、欧洲遇到的问题,中国也不可避免。所以,胡锦涛坦诚地谈到了中国面临的危机和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进出口继续下滑,工业生产明显放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难度加大。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不期而遇,新的挑战与既有矛盾相互交织,加大了我们解决问题的难度。」一句话,世界难,中国也很难。 

  但是,中国实在太大,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对世界经济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全世界都知道,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实体,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只要中国经济不乱套,世界经济的稳定就有一定的保障。所以,胡锦涛明确宣示了中国要稳住自己、要向世界负责任的决心。 

  胡锦涛说:「中国正在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他还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坚信,一个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中国,不仅有利于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而且有利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既然要对世界负起责任来,中国就必须付出,要为稳定世界金融体系做实事。胡锦涛提醒G20注意,中国已经在踏踏实实地做着。 

  胡锦涛提示,中国在金融与资金方面正在做的是:一,中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并决定提供首批15亿美元的融资支持。三,中国尽最大努力向有关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四,中国组织了大型采购团赴海外采购。 

  中国正在毫不吝啬地为世界经济危机买单。这不是向世界负责任又是什么? 

  对于中国的举动,国际舆论也高度重视,予以高度评价。 

  当然,对于中国负责任的决心和表现,西方媒体在惊奇之余,也免不了存在过渡的焦虑或过高的期盼,如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过分夸大为G2就是一个问题。 

  如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报道说,「这场金融危机可能会是『中国崛起』的历史性转捩点。在伦敦的G20上,人们将会比以往更加清晰地感觉到权力的推移。许多观察家不再将这次峰会称为G20,而是G2,即中国和美国」。又如美国《福布斯》发表评论文章称,G20会议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是中国和美国,中国在全球经济上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作为伦敦G20峰会的预备,主办者乔治 ·布朗谈到要拟定一项「全球新政」来对抗经济危机。但是当G20碰头的时候,实际上是美国和中国的G2会议。美国和中国是会议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 

  对此我们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国经济总量(GDP)不到美国的1/4,大约相当于美经济的23%,占全球份额约6%。即使再大的刺激方案,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毕竟有限。因此切不可过于高估中国刺激计划对全球的影响。所以,G2对中国来说,是不可能的话题。中国有自知之明,西方媒体不需要过份地夸大。 

  对此,胡锦涛十分冷静,丝毫没有夸大中国的作用,也没有以为中国加美国的所谓G2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胡锦涛更加看重的是G20的整体作用和能力。他说:「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合作应对是正确抉择。我们应该认清形势、加强沟通、相互支持、携手合作、共克时艰。我们应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总体上的一致性、时效性、前瞻性。作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重要有效平台。」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不可能会思考催生什么G2机制。 

  事实上,中国有为世界负起自己的责任来的决心,但是中国不会夸大到不能认清楚自己目前的实力仍然有限,而去做出什么力不从心的事来,如果这样做,不仅害了自己,也将害了世界。中国合适地、恰如其分地、全心全意地为世界负起责任,则更加有利。

  2009年4月4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