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温总理推崇三不足 道尽肺腑之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上午召开中外记者会,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温总理对「三不足」论情有独锺 ,因为这正是他心中的无限感慨。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为反对因循守旧,而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今天,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温家宝,对这一论断身同感受,由衷佩服,并以此作为政治座右铭,甚至推而广之,认为领导者应该具备「三不足」的精神与气质。 

  2007年9月6日,温总理出席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当问到:您认为全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温总理回答有四点,其中第三点是:「有改革的精神。要做一个勇于创新的领导者,做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由此可见,「三不足」受到了温总理至高的推崇。 

  在出任总理5年后,在出任新一届政府总理伊始,温总理正式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为立志,可知他心中的无限感慨。 

  在过去的5年,以疫情为启端,以雪灾为尾声,5年来,中国天灾层出不穷,这是自然的规律。我们看到,在胡锦涛、温家宝的领导下,每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到来,都能凝聚全国民心民力、共御危机,力保平安,胡温更是不顾自身安危,亲临灾区第一线。「天变不足畏」,中国人民不可能被什么天变所压倒。但是,作为总理,温家宝承受的天变压力之大,常人不可想像。推而进之,天变不仅仅是自然的变化,也可能是社会规律的不利变化,无论什么变化,都不足畏,这是一种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

  在过去的5年,中国政府推出了大量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力求深入推动改革。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是什么?只有两个字:改革!不改革,就停滞,不改革,就麻烦。然而,深化改革,就需要大量改变固化的、落后的、有碍的旧思维、旧政策、旧方法,甚至被封为金科玉律的经典,一旦重创发展,也得放弃。然而,改革力度越大,阻力也就越大,改革不易为,没有「祖宗不足法」的精神,是坚持不下去的。对此,温家宝最懂得其中千滋百味! 

  在过去的5年,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迅速提高,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公认的事实。胡锦涛、温家宝的治国才能,也得到了举世公认。中国比什么时候都理性、中国比什么时候都和善、中国比什么时候都公平、中国比什么时候都热情、中国比什么时候都稳定。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有利中国发展的措施出台,不可避免地要破中有立,难免不得罪利益集团、难免不得罪特殊人士、难免不会引起误解与反对,舆论未必不汹汹,对此,只有做到「人言不足恤」,既能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蜚语所动,才可能抓得住发展的脉络。温家宝很明白。 

  展望今后5年,中国处在最为关键的时期,各种问题时刻都在考验着中国政府。温家宝在记者会上娓娓道来,如叙家常,但是,却道尽肺腑之言。 

  第一,关键在于,世界经济不稳定,风险大增,中国经济如何化凶趋吉,时刻考验着中国政府。 

  温总理在记者会上说:最近因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造成美元贬值,几次降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已经达到每桶110美元,这对世界的股市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出现了震荡。我对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十分关注,而且深感忧虑。中国经济已经走入全球化,世界经济的各种变化不可能不反映到中国经济上来。我曾经讲过,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局势的变化和走势,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并且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经济既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又能解决大约1000万的就业人口问题,还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 

  用灵活措施来化解风险,这是肺腑之言。 

  第二,关键在于,国际政局更麻烦,国际关系中的危机没有破解的可能,反而积累更深,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北京奥运会面临国际势力纠缠就是一例,如何应对,时刻考验着中国政府。

  温总理在记者会上说: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国家,举办奥运会是多少代人的梦想。我们希望通过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加强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我们希望把奥运会办得更好一些,让运动员满意,让世界人民满意。但是我们还是一个不发达的国家,我们难免在筹备奥运会的工作中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是,中国人想把奥运会办好这颗心是真诚的。 

  用真诚心态来应对国际政治麻烦,这是肺腑之言。  

  第三,中国社会发展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阶段,社会问题也到高度积累的时期,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如何将和谐精神真正贯彻下去,时刻考验着中国政府。 

  温总理在记者会上说:我去年曾经说过,我这个人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人。我认为忧患生志。未来的5年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充满机遇和希望,但也面临着困难和艰险。 

  用忧患意识来防范未然,这是肺腑之言。 

  第四,国际反华势力与国内的分裂势力不断制造麻烦,外损形象,内耗元气,如何更加有效地遏制分裂势力,时刻考验着中国政府。 

  温总理说: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广的博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 

  用中华文明来加强凝聚力,这是肺腑之言。  

  第五,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两岸关系何去何从?对于台湾政局的演变发展,大陆到底有没有信心?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维护台湾海峡的稳定与安全?时刻考验着中国政府。 

  温总理在记者会上说:我所关心的就是要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两岸的共同发展,这应该成为两岸关系的主题和主旋律。我还想强调,我们希望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尽早地恢愎两岸和平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这样重大的问题。 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用兄弟情感来遏制台独意识,这是肺腑之言。 

  温总理在昨天的记者招待会上,解答了许多国内及国际关心的重大问题,很可贵的是,在言辞之间,我们看见了这样的一个总理:富有激情,饱含感情。 

  「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温总理这一句话,是他对「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之「三不足」精神最好的补充。不足畏则需不避难,不足法则需勇担当,不足恤则需勇向前。如此,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2008年3月19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