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腊岭顶
李 鼎
本诗原载《粤北历代名人诗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6月出版。
作者:李鼎,字福明(生卒年月不详),原籍湖南,后室居乐昌,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任乳源县令。
披云千仞顶,纵目万重山。
归鸟来三楚,飞霞出百蛮。
南经秦代郡,北是汉时关。
今古兴亡事,纷纷一梦间。
坑冶附
张 子
本诗原载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
作者:张子,粤尉、岑参。
此乡多宝玉, 慎勿压清贫。
乳为粤边幅, 山岗地明珠。
锺乳岩
王大用
本诗原载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
作者:王大用,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十六年(1521年)任南韶道副使,历官员外郎擢广东按察司佥事兵备,官至南京刑部侍郎。
乳源石窦昼阴阴,为惜春归着意寻。
宿雨初收岩雾显,寒霏不断洞天深。
鹅毛蝉翅真灵液,竹杖芒鞋称野心。
餐玉仙人渺何处,紫芝歌 白云岑。
双峰叠翠*
顾应祥
本诗原载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
作者:顾应祥,任佥事,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曾到乳源。
邑治西边两个峰,亭亭苍翠起层空。
双龙远跃南溟水,二柱高联北斗宫。
烟锁峨眉增窈窕,云开半剑倚雌雄。
有时雨过晴虹见,疑是仙桥絶顶通。
*双峰叠翠,指今县城西的南水电厂后山,名双峰山,山中旧有双峰寺,乳源古八景之一。
香炉烟篆*
胡之宾
本诗原载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
作者:胡之宾,简介见本书第326页。
郁郁炉溪径,滔滔緑绕廊。
峨浮石似鼎,宛在水中央。
烟云时作篆,山花不断香。
岂与波流逝?砥柱镇长江!
* 香炉烟篆:旧县志载,乳源县城东15里有香炉石,生水中,形如香炉,四时有轻烟,乳源古八景之一。
天南第一峰
张宏达
本诗原载1993年2月21日《韶关日报》刊登杨立秋、卢中强撰写的《南岭森林探秘》文中。
作者:张宏达,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
深秋结袂石坑崆,俯瞰天南第一峰。
千山蔼蔼飘烟雨,万壑沉沉拂晚风。
松杉傲雪踞极顶,古蕨惊寒围谷中。
武江百转东流去,掠过长滩万千重。
清平乐·登天井山电视转播塔
卢仲山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卢仲山,广东清远人,历任乳源瑶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韶关市国际贸易促进会秘书长。
顶峰絶峤,俯瞰千山小。
溪水鸣琴云缭绕,林海山花窈窕。
长空隐约天声,嫦娥舒袖娉婷。
巧手输将万户,人间欢乐荧屏。
登石坑崆
黄志辉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黄志辉,广东连州人,韶关学院教育督导员,《韶关市志》副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韶关诗社常务副社长。
乳阳石坑崆,南国最高峰。
车上周行道,身临世纪风。
千山香雾里,万籁锦涛中。
五岭同朝拜,参天第一松。
游乳源大峡谷
邹德濂
以下两首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邹德濂,广东揭阳人,历任军队团政委、韶关市公安局副局长、政治处主任等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韶关诗社副社长。
陡壁悬崖鬼斧工,山乡深处锁朦胧。
天开一线迎红日,地让双边架彩虹。
妙得香炉千尺练,胜临黄果半溪风。
岭南新絶惊游界,遐迩争来踏险踪。
游通天箩
邹德濂
夺路寻天险,临渊鬼亦惊。
断崖开陷阱,寒雾吐长鲸。
峻峭禽狸絶,幽深草木冥。
岭南亘古谜,中外赋游情。
乳源大峡谷
张焕文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张焕文,广东英德人,中共英德市委党校高级讲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韶关诗社理事。
混沌初开地不平,巉岩凹凸总关情。
悠悠亘古轮成序,荡荡长天赋与灵。
挂壁涓泉鸣静谷,凌霄翠盖啭流莺。
游人探此原生境,顿觉因缘接太清。
登九仙山仙岩顶
邓松生
本诗原载《韶关历代旅游诗词精选》,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作者:邓松生,简介见本书第104页。
仙岩古迹久闻名,吉日邀朋喜两晴。
苦竹林中随鹤走,悬崖壁上作猿行。
兴高采烈登峰顶,干劲冲天望曲城。
踏遍石花寻洞庙,回程空谷共留声。
仙桥烟雨
项若驹
本诗是项若驹珍藏诗,写于1969年春。
作者:项若驹,乳源瑶族自治县农业局干部。
千峰万壑相对峙,幽岩絶壁浮翠紫。
空山寂寂野径横,熏风习习迷烟雨。
仙桥飞架兀空中,雄狮回首霞光里。
日照春光香满地,云携清气沁新蕊。
仙 人 桥
潘启养
本诗原载潘启养着《瑶山情丝》,乳源云峰诗社2000年11月编印。
作者:潘启养,中国农业银行乳源支行干部。
岩溶天险化康衢,安得云梯塞外通。
试问仙人何处去?留下双虹返汉宫。
緑树青山开画本,水远天高贯长空。
万古山川连峡谷,四时景色翠苍茏。
